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作者】 李智聪

【机构】 广西北流市六靖镇第二初级中学

【摘要】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必须努力营造民主环境,培养学生提问题意识,同时倡导多向怀疑,鼓励大胆提问,及时评价激励,让学生乐问。

【关键词】 物理;问题;意识;培养;
【正文】

  一、营造民主环境,培养学生提问题意识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充满信任的氛围.。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心态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才有自觉主动参与的欲望,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真正体验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情感.所以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前提.。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我主要从如下几点入手:
  (1)热爱学生,正确评价学生,这是达到民主和谐的基础。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就像一杯没有倒满的水,在许多教师眼里,通常看到“一半是空的”,但如果换一个角度去看,却可以看到“一半是满的”.正是后一种评价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一个学生如果总是受到负面评价,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自暴自弃.这早已被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所证明——仅仅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一部分学生就会比另外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真正由权威的讲授者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尽力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和压抑感.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可能没有切中要害,甚至带几分幼稚,他们的猜想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且缺少逻辑性,对此教师不能轻视、不能嘲笑、不应该求全责备.而是要满腔热情地接受和喜爱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要想尽办法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于问题中的“合理”成分要及时给予肯定,哪怕只有一点点闪光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验思索、提问的乐趣,从而从爱问、好问发展到乐问。  
  二、倡导多向怀疑,鼓励大胆提问,  
  教材上的阅读材料、注释、插图、思考和讨论,学科间交叉的知识等都可能存在或隐含着“问题”、理论、概念、原理等等,往往因为其高度的概括、抽象,有些学生会感到难以理解而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学习平面镜成像时,有的学生提出:家里的玻璃窗,晚上在房间里面能看到屋内物体的像(屋内开灯),而看不到外面的景物,白天能看到外面的景物,而看不到屋内物体的像,为什么?再如:为什么冰棒周围有时有“白气”,有时看不到“白气”,为什么冰棒周围的“白气”向下飘?等等。自古就有勤学好问之说,让学生学会提问,引发学生“问”的兴趣,教给学生“问”的方法,是物理教学中应该注重的。在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物理教学中应该使学生敢说、敢做、敢疑、敢议,让学生内在潜能充分展现。  
  三、及时评价激励,让学生乐问
  追求成功之心,人皆有之。对学生提出质疑的问题,及时予以恰当的激励性评价,既有助于学生发现不足,继续探究,更能激发其奋发向上的信心和不断努力获得新的成功的决心,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因此,对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尽管有的是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老师都应该尊重这些异想天开的想法,在教学中加以修正与提高,决不可不予理解,更不可讽刺嘲笑,甚至一棍子打死,而要把精力放在如何启发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方面。教师可以变换所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接受合适挑战的机会,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际调查等作出自己的判断,培养其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样,通过评价的杠杆调节作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问难,训练思维独特性,让学生在体验成功过程中不断进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自然水到渠成。
  四、课堂上质疑能力的培养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教给学生进行质疑的基本方法,才能尽快地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在质疑过程中,教师既要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创设问题情境,悉心爱护学生主动发问的积极性,使学生敢于质疑;更要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边读边思边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予以肯定,并及时让它展示自己的思索和提问的过程,使学生善于质疑。质疑缘于认知和思维的矛盾、困惑或对自己的新想法、观点寻求确认的期待,因为它们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状态。利用课堂这个教学主阵地进行质疑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寻找一些具体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①利用学生理解误区引导学生质疑
 在物理教学中有很多物理概念学生并不能深入理解。学生在死记概念的基础上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会产生疑问,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抓住这种关键时刻,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思考,深入理解物理问题。摩擦力的方向往往是学生难以判断的,学生在“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的趋势”存在理解误区。例如:如图人加速跑下斜面,若要保持光滑斜面上的木板保持静止,人和木板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如何。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学生回答:“人相对斜面加速跑下,他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与他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马上就有学生质疑:“木板若要保持静止,必定受到人对木板的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与人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以人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很多概念模糊的学生皱起了眉头,也有些学生开始争论。抓住这样一个常规的错误,让学生充分质疑,不但能够彻底解决学生对摩擦力方向的理解,而且加强了学生的辨正思维方式。




  ②合理论证引发质疑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很多时候总是觉得自己经经过了详细的论证,可是没有得到正确的结果,产生了疑惑,并合理质疑。利用物理知识间的因果关系来思考,能使许多被“正常化”的物理事件再次遭到质疑。如图所示,水平抛出一个小球,绳子绷直以后小球做圆周运动,求小球到达最低点所具有的速度。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学生都经过详细的论证:首先小球做平抛运动,绳子绷直后小球受到拉力和重力作用,拉力不做功,整个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看似严整的分析过程,却隐藏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让学生按照整个过程机械能守恒的思路将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然后又将正确的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学生马上质疑:“老师,你沿绳子方向上的速度怎么突然消失了?”。学生看似合理的推导往往是“想当然”的,习惯于运用机械能守恒来解决常规问题,碰到一些特殊问题则出现了错误。通过类似问题的锻炼,加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培养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合理质疑。
  总之,提问、质疑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提提问、质疑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必须靠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教师应从日常教学中做起,重视对学生提问、质疑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

  • 【发布时间】2018/5/3 17:13:03
  • 【点击频次】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