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关于低年级情趣阅读策略的研究

 

【作者】 张海燕

【机构】 广西博白县菱角镇山蕉村小学

【摘要】 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从孩子年龄实际出发,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注重语言、思维、情感的同步发展,教学时,要注意处理好“重点”与“基础”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做到合理优化,策略教学。阅读教学的关键是教学思想的转变,变“教本”为“学本”,注重学生生成知识、能力、情感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个性体验。

【关键词】 低年级;情趣阅读;
【正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是母语教育起步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一学段的阅读教学将为孩子今后语文能力的发展和各种潜力的发挥起到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发挥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奠基作用,为孩子的持续发展夯实基础,为孩子的美好人生打好底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从孩子年龄实际出发,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注重语言、思维、情感的同步发展,教学时,要注意处理好“重点”与“基础”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做到合理优化,策略教学。阅读教学的关键是教学思想的转变,变“教本”为“学本”,注重学生生成知识、能力、情感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个性体验。
  【操作要点】
  主要通过初读、精读(包括读思结合、读讲结合、读写结合、读画结合)、诵读、读好来具体体现,交织着各种朗读方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教学活动来完成。
  【通用模式】
  本人联系教学实践,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落实“以读为本”的思想,从优化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程序入手,采用“读通→读熟→读懂→读好”的教学程序,探索读的策略,优化低年级阅读教学。
  一、读通
  “读通”,即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读课文,口齿清楚,声音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唱读,不重复字词。这是指导低年级学生阅读的首要环节,一般可分为以下四步:
  第一步:学生试读。在学生自由试读前,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明确“读通顺的朗读目标”,自主思考“达成目标的方法”。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试读”的方法,养成试读的好习惯:(1)边看拼音,边读汉字。(2)读正确每字、每词、每句,一句一句慢慢地读。(3)试读课文至少两三遍。随着学生“试读”能力的发展,自主性的养成,教师可逐步培养学生“课前试读”的好习惯。
  第二步:合作对读。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逐个试读。因此,为了能达到全体学生读通的目的,进一步激发学生试读的兴趣,可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合作对读,让他们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快乐,体验到试读成功的喜悦。
  第三步,汇报反馈,教师指导。在学生自己试读,伙伴合作对读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促使学生体验读书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在班内自愿示范试读。待学生试读后,教师组织学生评议反馈,再相机纠正指导那些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易读破的句子、难读的长句、词语间停顿等学生不易把握的句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示范。
  第四步:学生再读,达到“读通”要求。通过“反馈、矫正、训练、示范”可以相信,即使那些出错较多的学生也会尝到成功的快乐。学生把课文读通了,一可以减缓识字教学的坡度;二可以为“读熟”作铺垫。
  二、读熟
  “读熟”是在“读通”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朗读时做到通顺流畅,有一定的速度。通过充分熟读,让学生走进语言文字,进入课文情境。“读熟”的教学步骤一般也分为四步:
  第一步:示范朗读。教师可以抓住重点句段自已亲自示范,也可让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示范朗读。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示范朗读时都要注意速度和节奏感,便于学生在阅读时模仿。
  第二步:学生自读。学生自读时,要求学生只看汉字,不看拼音,并注意读出一定的速度。
  第三步:合作对读。
  第四步:汇报反馈。
  通过充分地熟读,让学生走进语言文字;通过充分地读,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为“读懂”课文铺路搭桥。
  三、读懂
  所谓“读懂”,就是要求学生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做到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为此,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激发孩子的思考;具有开放性,能引起孩子的思维兴趣;具有趣味性,有引起孩子对话的魅力。《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然而文字毕竟比较抽象,对初学的儿童来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可借助课文插图、实物、音像手段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带着向往进入阅读,引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如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根据课题,结合插图,可引导学生质疑:邓小平爷爷是怎样植树的?这一问题就激发学生再读课文的二、三、四段,抓住邓小平爷爷植树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来体会邓爷爷植树时严肃认真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教师在教学当中,还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课堂的每一次提问都具有一定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双方的创造性。如教学《四季》一课,在引导学生体会四季的特点之后,教师可请小朋友结合课前收集的有关四季的图片,通过图片和自已对四季的了解,想想还知道四季有什么特征?能否也用文中形式来说一说。学生一边结合图画联想,一边创造性地将所想到的内容以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粉红粉红的桃花开了,他对小朋友说:“我是春天”;西瓜圆圆,他得意地说:“我是夏天”;枫叶红红,他对游人说:“我是秋天”;北风呼呼,他张着大嘴说:“我是冬天”正因为这一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启发性、趣味性,既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又引导学生体会了诗歌的韵律美,激发出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得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每个学生都是作为独立的个体进入教学过程的。每个正常的儿童都有相当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认识特点,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抓重点词、重点句”、“从课题入手”等方面质疑问难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带着向往进入阅读,引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培养学生掌握“读、思、划、议”等解疑释难的策略,在自主探究中读懂课文。
  四、读好
  “读好”就是要求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再次回读课文,做到读出感情,读出语气,读出语调。在倡导多元化朗读的今天,更有必要引导学生读出自已的理解,读出自已的感悟,读出自已的个性,达到熟读成诵。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然而文字毕竟比较抽象,对初学的儿童来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更需注意巧妙运用“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表演体会情境”等方法,借助课文插图、实物、音像等手段,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儿童精神世界的强烈需要,激发孩子们大胆地发现,自由地探索,尽情地体验,快乐地诵读。今天的孩子,有今天孩子思维的敏锐;今天的孩子,有今天孩子看问题的视角。为此,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地鼓励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用自已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读出各自独特的体验。摇头晃脑地读,行;眉飞色舞地读,好;个人读、小组读、配乐读、表演读、轮读均可自由选择。以多彩的形式,释放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激发学生创新的精神;以不同的语调、语速、语气,喷涌出学生们富有个性的感受,激活学生的多元理解。
  在这一环节中,对于那些难读的句段,教师必须亲自点拨、示范。然后让学生练读,直至读出语调,读出感情。随着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即时评价。如:朗读的人自己可以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读?”其它同学可以评价“读的好,好在哪?”“你认为不好,为什么?你想怎样读?”使学生从课堂富有针对性、导向性的即时评价中受到启发,明确今后朗读的努力方向。
  读通→读熟→读懂→读好的教学程序,既重视了学生的朗读,又提高了学生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应该是提高低年级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 【发布时间】2018/5/3 19:39:49
  • 【点击频次】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