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高中古诗词体验式学习探索

 

【作者】 倪美森

【机构】 福建省仙游金石中学

【摘要】 古诗词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思维活动受制于教师预设好的思维和环节,以至于学生无法独立弄清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本文从四个方面探索古诗词体验式教学这种方式,意在让学生能根据现有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验,实现自我学习和领悟。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体验;学习;
【正文】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古典诗词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老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教学,学生也做了大量相关的训练题目,但多数学生学完古诗词后,眼中只有文字没有“诗情画意”,表情木然,完全缺乏领悟和激情。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在教学中过分偏向于老师讲读词句和分解归纳诗歌的思想感情,造成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受制于教师预设好的思维和环节、学生获得的是教师隔靴搔痒似的情感体验的结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在高中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结合近几年古诗词教学实践,我思考并探索了古诗词教学这个问题,觉得应该让学生走出教师的重重包围,回归到古诗词文本中。基于此,我认为古诗词的鉴赏不应采取讲授性学习方式,而应该实施体验性的学习方式。
  体验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征,让学生根据现有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验,实现自我学习和领悟,在反思中重组自己的情感和经验,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从而获得知识。我国古诗词自身的特点也证明了实施体验式学习的可行性,因为古诗词蕴含了丰富精粹的、需要个体主动去意会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探索古诗词体验性教学这种方式的过程中,根据入选教材的许多古诗词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包含相对稳定的人性美、人情美的特点,尝试了以下这样的做法:
  一、学会创设情境,体验诗人情感
  入选高中教材的古诗词是典范佳作,的确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引导学生如临其境地体验作者传递的情感。而创设情境的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具体方法是:
  1、调动学生多重感官,变抽象的语言为形象生动的画面。古人作诗,往往诗中传情,而更多的是因景而生,寓情于景,因此在领悟古诗词思想情感时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诗画转化”,即借助想象力循着诗词的语言文字,让学生自己在脑海中想象出一幅幅生动可感的画面,甚至可以让学生画出一幅幅简图。然后依照画面回想诗词的内容,反复诵读体验。例如杜甫《登高》可想象出两幅画面:一是萧萧的秋景图,画面应包含啸猿、飞鸟、落木、长江等意象;二是杜甫孤病登高图,画面应呈现诗中应有的详尽意象。我曾作过一个实验,将学生分成两组,A组看文字诵读这首唐诗,B组通过“诗画转化”诵读全诗。结果一周后抽查:B组大部分学生熟记全诗,而且对意象、意境、表达的情感或诗歌主旨了如指掌;A组不足一半学生能记住全诗。可以说“诗画转化”创设情境能为学生进一步鉴赏诗歌奠定了基础。
  2、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尤其是多媒体信息资源。网络、动画、音频等媒体资源是创设情境的最直观可感的手段,将其恰当运用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产生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本人在教授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诗时,一方面要求学生自行在课外为诗词配上与诗词感情相关的音乐,辅助学生进入动情的境界;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画面的声光形影激发学生的感情,让学生仿佛融入诗词的那个“情境”。豪壮的感情基调表现了作者忧愤深广、忠义无限之心,若配上豪壮乐曲,甚至动感激越的战争兴衰的画面,学生情感一旦与诗词贴近,就必然获得共鸣,为进一步鉴赏此词铺垫了深刻的基础。从而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找到贴近作者作品的感情的契合点,为共鸣奠定基础。
  二、学会美化吟诵,体验诗歌语言
  优秀的古诗词音韵和谐,琅琅上口,经常诵读,能陶冶情操,感人肺腑,激人奋发。古诗词独具一格的语言特征和情感形象,颇具启迪心智的功能。学习古诗词,应该指导学生美化吟诵,感受其中美的境界。因为循声入情、声情并茂可以自然而然地把诗人内心思想情感揭示出来的,也可以让读者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诗作的情感境界里的。为了达到此目标,要尊崇美化吟诵这一说法,美化吟诵不同于一般的字正腔圆的诵读,它应该是在有充分的情感酝酿准备前提下进行的。可以群体吟诵或个体吟诵,可以示范吟诵或竞争吟诵,也可配乐吟诵或表演吟诵。利用多种形式让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舞台”。尽情让学生吟诵,体验古诗词的语言美感。
  三、学会品评交流,体验诗歌内涵
  普通高中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表达和交流”。教学实践中,可让学生走进自己的情感世界,体悟自己的与诗人相关的情感,或借助与师长的沟通中获得间接情感经历,进而在鉴赏古诗词时找到某种类似的感情。这种教学方法,简单说来就是帮助学生找到感觉。在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兴趣和真情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开放自己,通过学生的“写和说”互相品评交流,共同分享经验、体会诗词优美的意境和形象等特征。引导学生品评交流,可以是主题集中的,也可以是主题开放的。其关键在于要求学生一是有充分“备讲”,写好讲稿,二是大胆“敢说”,态度真诚,仁者见仁、知者见智。大家在彼此认同或求同存异的过程中产生思维互动,发表意见。整个过程可以将学生分散的、静态的知识和体验转化为系统的、动态的知识和体验。它会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个性化,可以充分把思想智慧展示出来,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最具有生成性和建设性的,它往往会冒出和形成很多有价值的新见解。
  四、学会比较反思,体验博大精深
  古诗词的学习鉴赏不能停留在“这一首”,而要延伸到“那几首”;不能停留在现在的认知理解,还要升华到发觉过后的认知理解。据此老师必须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反思,在比较中发现异同,发现认知的多少和深浅。具体可划分成两种主要形式:自我反思和相互反思。自我反思是学生对自己学诗前后的认知进行比较思考,学生是参与这个过程的主体。它应该发生在学生的经历和体验之中,不是强加于学生的,如李商隐《锦瑟》给人一种迷惘的感觉,对本诗的解读,众说纷纭,是写诗人还是写佳人,感慨“年华”抑或“旧情难忘”,莫衷一是。学生学习时有这样的理解,学习后有那样的理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鼓励。
  相互反思则应体现在学生的品评交流中,即可对这首诗求同存异,又可延伸反思到相关或相对的其他古诗词佳作当中。如学习《定风波》(苏轼)后联系《锦瑟》(李商隐)确定“人生困惑与旷达”为话题进行反思品评,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和《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以确定“报国明志”为反思话题。经过比较反思,学生明白了两个作者“壮志难酬”的不同点,一个是“羽扇纶巾”的宦海感慨;另一个是“把吴钩看了”的战场激愤。总之,古诗词教学中组织引导比较反思能使教学与探究“共生互补”,时间和空间“相互交融”,扩大了学生视野,体验到古诗词的博大精深。
  总之,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欲望,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到研读诗词的过程中来,才能高效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兴举. 知识、学习与教学——论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J]. 课程.教材.教法, 2003(1)
  [2]廖小兵. 三维目标是实施教学互动的根本依据[J]. 教育导刊, 2013(4)
  [3]张蔷. 提高大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的策略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 2012
  [4]郑宏玲. 网络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34)
  • 【发布时间】2018/5/3 19:44:05
  • 【点击频次】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