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语文趣味教学
【关键词】 初中语文;趣味教学;兴趣;
【正文】一、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
所谓“从兴趣出发”就是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设计好开篇导语,为学生提供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好的开端给充满好奇心的学生以启迪,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活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全神贯注听课。在此列举几种好的开篇方式供教学工作者们参考:
1、音乐熏陶
优美动人的音乐可以给人带来心灵的宁静和享受,学生可以从心里深受感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讲父爱的《背影》一文,可以给学生欣赏歌曲《儿行千里》,歌词中“衣裳再添几件衣裳,饭菜多吃几口……”感人肺腑,贴切地描述了儿子即将远行时,母亲的担忧与牵挂,她的唠叨和课文中的父亲沉默寡言都是对儿子爱的体现,按照歌词的思路可以把学生的思路带入到课文当中,帮助他们熟悉场景。
2、用事实和问题引出主题
好奇心可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很多学生会因为知道了问题然后本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对一个问题刨根问底,弄个明白。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文中,文中说明了罗布泊从前的美丽和纯净,所以在授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搜索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对罗布泊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而学生查找到的资料往往说罗布泊是杳无人迹的荒漠,是骇人听闻的无人区,接下来教师给学生看一组罗布泊昔日的美景,学生无不诧异惊奇,此时,再开始告诉学生这其中的原因就在课文当中,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这无疑是一节充满魅力的激情的课堂。相似地,在讲《化石吟》之前,教师可以找一些动植物化石的样本或图片给学生参看,同时提出相关问题,例如“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这样让学生带着求知欲和好奇心去学习课文,找出答案。
二、用灵活的方式丰富课堂过程
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组织生动的竞赛或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挑战欲,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常用的形式有:
1、表演,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在课堂上让他们各小组分工改变课文内容,让课文以剧本的形式出现,由学生来分角色表演,不仅能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字,而且巩固了课文内容,加强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可以用角色演绎的文章体裁比较多,可以是戏剧,可以是诗歌,也可以是小说。如《范进中举》一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上台表演胡屠户两次给女婿贺喜的神态动作,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一人物的认识。
2、角色换位,有时候可以让学生当一回老师。比如对于课文中生字的正音,可以让学生到讲台前来完成。有些自读课也可以让学生试讲,不过应选择一些行文浅显,结构清晰的自读课文。试讲前,老师应当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学生也可以自己搜集,由试讲者自己备好课,写出详细的教案,老师再检查,指导修正不足之处,然后由学生进行讲课。讲完后,组织全班学生互动,从讲课内容和讲课技巧两方面进行做出评价。经过“备课—讲课—评议”的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感。
3、开展辩论,学生之间互相辩论,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逻辑能力,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让学生们在辩论中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展现自己的才华,同时还可能让老师发现一些新的答案,新的理解。如学习《杨修之死》一文时,可组织一场辩论,探究杨修之死的原因。辩论题如下:关于杨修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有人说另有他因。你持何种观点?正方: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反方: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
4、运用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走入课堂,录音、录象、幻灯以及多媒体等现代电化教学手段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事、景、物等活起来,动起来。有利于引起审美愉悦,增强学习兴趣。高尔基的《海燕》是在俄国革命黑暗年代的历史背景下写出来的,和我们的实际生活与时代都有较大差距,学生不会一下子就领悟到作者想表达的意义,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效果来展示暴风雨来之前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场面,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当时的自然背景而且被海燕的勇敢高傲所折服,也很容易就学习到海燕、海鸭、企鹅的艺术形象,这样的学习比教师口头的讲解要生动传神许多。在了解到背景之后,教师再讲解海燕和这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的引申含义,从而揭示出本文的主旨。这种学习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印象深刻,还能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寻找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联系社会知名人物
知名人士通常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他们的粉丝甚至会将其所有行为都变成自己学习的榜样,作为教师,要告诉学生哪些是值得学习和模仿的,哪些是应该摒弃和改正的。由学生对偶像的兴趣转变为学生对课文的探讨不失为一种点亮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文言文《伤仲永》中的仲永,从小就是远近闻名的小神童,然而长大之后泯然众人,王安石在文中的议论发人深省,但由于是文言文,不少学生有着惧怕和抵触的心理,教师可以联系现实,例如张含韵在05年的时候唱片大卖,但因为她的名气和疯狂的粉丝,很多学校都将她拒之门外。这样一位天资聪颖的女孩没有好好的接受正规教育,没有把基础文化知识的底子打牢,在观众面前闹了笑话,很多网友希望张含韵能够把学习文化课和艺术平衡好。学生们对张含韵的了解肯定比对仲永要多,在讨论完她的故事后,老师带领学生回到课文中,仲永为什么最后会变得普通寻常也容易理解了。
初中时代的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极强、对外界社会缺乏认知的年龄,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乐趣并把它们带入到语文课的学习当中来,更好地领会作者的意图,也为他们整个人生的文化素养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鲍先学.有效的课堂对话,才能引导有效的阅读——对初中语文教学案例的剖析[A].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 2013
[2]曹洪娟.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知识观与语文知识教学探究[J].山东师范大学.2008
[3]宁志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化策略研究[A].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江西卷)[C]. 2013
[4]梁忠球.试论提高初中语文课堂趣味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7)
所谓“从兴趣出发”就是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设计好开篇导语,为学生提供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好的开端给充满好奇心的学生以启迪,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活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全神贯注听课。在此列举几种好的开篇方式供教学工作者们参考:
1、音乐熏陶
优美动人的音乐可以给人带来心灵的宁静和享受,学生可以从心里深受感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讲父爱的《背影》一文,可以给学生欣赏歌曲《儿行千里》,歌词中“衣裳再添几件衣裳,饭菜多吃几口……”感人肺腑,贴切地描述了儿子即将远行时,母亲的担忧与牵挂,她的唠叨和课文中的父亲沉默寡言都是对儿子爱的体现,按照歌词的思路可以把学生的思路带入到课文当中,帮助他们熟悉场景。
2、用事实和问题引出主题
好奇心可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很多学生会因为知道了问题然后本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对一个问题刨根问底,弄个明白。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文中,文中说明了罗布泊从前的美丽和纯净,所以在授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搜索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对罗布泊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而学生查找到的资料往往说罗布泊是杳无人迹的荒漠,是骇人听闻的无人区,接下来教师给学生看一组罗布泊昔日的美景,学生无不诧异惊奇,此时,再开始告诉学生这其中的原因就在课文当中,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这无疑是一节充满魅力的激情的课堂。相似地,在讲《化石吟》之前,教师可以找一些动植物化石的样本或图片给学生参看,同时提出相关问题,例如“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这样让学生带着求知欲和好奇心去学习课文,找出答案。
二、用灵活的方式丰富课堂过程
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组织生动的竞赛或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挑战欲,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常用的形式有:
1、表演,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在课堂上让他们各小组分工改变课文内容,让课文以剧本的形式出现,由学生来分角色表演,不仅能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字,而且巩固了课文内容,加强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可以用角色演绎的文章体裁比较多,可以是戏剧,可以是诗歌,也可以是小说。如《范进中举》一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上台表演胡屠户两次给女婿贺喜的神态动作,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一人物的认识。
2、角色换位,有时候可以让学生当一回老师。比如对于课文中生字的正音,可以让学生到讲台前来完成。有些自读课也可以让学生试讲,不过应选择一些行文浅显,结构清晰的自读课文。试讲前,老师应当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学生也可以自己搜集,由试讲者自己备好课,写出详细的教案,老师再检查,指导修正不足之处,然后由学生进行讲课。讲完后,组织全班学生互动,从讲课内容和讲课技巧两方面进行做出评价。经过“备课—讲课—评议”的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感。
3、开展辩论,学生之间互相辩论,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逻辑能力,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让学生们在辩论中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展现自己的才华,同时还可能让老师发现一些新的答案,新的理解。如学习《杨修之死》一文时,可组织一场辩论,探究杨修之死的原因。辩论题如下:关于杨修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有人说另有他因。你持何种观点?正方: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反方: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
4、运用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走入课堂,录音、录象、幻灯以及多媒体等现代电化教学手段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事、景、物等活起来,动起来。有利于引起审美愉悦,增强学习兴趣。高尔基的《海燕》是在俄国革命黑暗年代的历史背景下写出来的,和我们的实际生活与时代都有较大差距,学生不会一下子就领悟到作者想表达的意义,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效果来展示暴风雨来之前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场面,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当时的自然背景而且被海燕的勇敢高傲所折服,也很容易就学习到海燕、海鸭、企鹅的艺术形象,这样的学习比教师口头的讲解要生动传神许多。在了解到背景之后,教师再讲解海燕和这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的引申含义,从而揭示出本文的主旨。这种学习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印象深刻,还能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寻找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联系社会知名人物
知名人士通常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他们的粉丝甚至会将其所有行为都变成自己学习的榜样,作为教师,要告诉学生哪些是值得学习和模仿的,哪些是应该摒弃和改正的。由学生对偶像的兴趣转变为学生对课文的探讨不失为一种点亮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文言文《伤仲永》中的仲永,从小就是远近闻名的小神童,然而长大之后泯然众人,王安石在文中的议论发人深省,但由于是文言文,不少学生有着惧怕和抵触的心理,教师可以联系现实,例如张含韵在05年的时候唱片大卖,但因为她的名气和疯狂的粉丝,很多学校都将她拒之门外。这样一位天资聪颖的女孩没有好好的接受正规教育,没有把基础文化知识的底子打牢,在观众面前闹了笑话,很多网友希望张含韵能够把学习文化课和艺术平衡好。学生们对张含韵的了解肯定比对仲永要多,在讨论完她的故事后,老师带领学生回到课文中,仲永为什么最后会变得普通寻常也容易理解了。
初中时代的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极强、对外界社会缺乏认知的年龄,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乐趣并把它们带入到语文课的学习当中来,更好地领会作者的意图,也为他们整个人生的文化素养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鲍先学.有效的课堂对话,才能引导有效的阅读——对初中语文教学案例的剖析[A].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 2013
[2]曹洪娟.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知识观与语文知识教学探究[J].山东师范大学.2008
[3]宁志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化策略研究[A].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江西卷)[C]. 2013
[4]梁忠球.试论提高初中语文课堂趣味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7)
- 【发布时间】2018/5/3 19:56:19
- 【点击频次】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