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高效体育课堂的构建

 

【作者】 刘 彬

【机构】 广西玉林市福绵区福绵镇第二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体育教师面临的课题。
  一、体育教学的宗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具备终身体育的理念。反思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造成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校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体育器材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参与积极性不高。
  2、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单纯注重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体育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3、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广大教师、家长、社会对学生考上重点高中,考高分上大学寄予厚望,认为非中考科目的体育可有可无,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是浪费时间。又因其它文化课课业负担重,学生几乎把体育当成一种被动的不得不做的任务与负担。
  当然,随着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的深入落实,体育教学呈现出了新的教学面貌,体育教学充分落实“育人为本”教育方针,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需求,让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各种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现把本人构建高效体育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总结,期盼各位读者指导。
  二、重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要避免“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首先要让学生懂得体育的重要性,并产生体育的兴趣。笔者注意做好了以下几点:
  (1)讲述健身佳话。利用身边经常参加锻炼的生动实例鼓励学生。如学校里王老师天天坚持晨跑,黄昏坚持投篮,周末参加骑行,身强力壮,生活愉快。也拿网上一些反面例子介绍:某个科学家或企业家忙于工作,无暇锻炼,英年早逝。
  (2)笑谈体育趣闻。任何教学都可以是灵活的,初中生更喜欢老师把他们当成朋友,而不是一味板着面孔训斥他们。有时候,老师可以和学生聊聊体育趣事:谈1952年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聊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拿下第一枚金牌;谈中国女排的五连冠,也谈体育明星喜好。
  (3)观看体育赛事。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室内观看适量的体育赛事。体育教学主要是一项技能性教学,很多时候,需要教师的反复讲解示范。有时,一些疑难性的体育动作,总不能要求教师一再重复做瞬间动作,而且学生观察也不够形象具体,借助一定的教学辅助手段,可以增强演示和观察模仿效果,使体育室内课教学充满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
  (4)定期举行竞赛。体育科组定期向学校提出举办校运会或各种体育赛事,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各种体育技能。学生通过平时的训练,会特别渴望在比赛时与对手斗智斗勇顽强拼搏,使自己的高超技能得到发挥。取得比赛胜利后,会得到一种特别欣慰的满足和快感,增强个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改革体育课堂教学,落实新课程理念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的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教师无论是在教材的理解、教学的组织,还是教学过程、教学风格上都应强调个性风格,不能千篇一律。课堂教学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激励、参与、协作、体验、感悟、提高,构成了教学的主旋律,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这也是新课程所追求的课堂。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构建和谐课堂。
  新课程理念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开放的,充满着民主、和谐、轻松的气氛中,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自主选择、独立思考、主动学习,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教师在上课前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精心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程序,鼓励学生大胆地去选择,去发现,去感悟。例如,在田径课教学中,我淡化技术教学,突出学生的身体锻炼和身心的愉悦,设置了负重奔跑和障碍跑练习,两人双足行,各种姿势的跳跃练习,课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点组成练习小组,并要求学生边练习边探讨哪一种动作能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更远、合作得更默契,最后由每个小组组长进行小结、评价,使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不同的发展。
  学生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改变传统一刀切的教学,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让其都学有所获,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进行分层,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各自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有效地解决学生中“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区别对待和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达到充分发挥和挖掘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促进良好运动习惯的形成。
  体育教学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体育也是一门科学,不是简单的跑与跳,看似简单的动作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在对体育知识的积极探索中,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创新能力。学生通过体育知识的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从而运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受益一生。如单手肩上投篮动作,许多学生的动作是“一小、二大、三上冲”,学生认为不走步,能把篮球投进篮筐即可。但通过比较分析,这种做法是有许多缺点的,第一步跨得小,第二步跨得大,最后跳起投篮时,身体不是上跳,而是前冲,投篮命中率相当低。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一大、二小、三上跳”。通过细心体验,学生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意识。一个小小的投篮动作,就有这么多的科学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和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了解到科学知识的学习,需要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总之,教师应该根据现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生理特点,紧扣教学大纲,精心组织教材,认真备课,课上讲解力求精炼、生动,示范要准确、恰当,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体验“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 【发布时间】2018/5/4 9:07:10
  • 【点击频次】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