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农村初中;历史教学;问题;对策;
【正文】笔者在农村中学从事历史教学已经多年,深深体会到农村中学历史教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农村历史教师,要更新观念,努力拓展知识面,潜心钻研教学,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现针对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1. 历史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的地位是很尴尬的,尤其是初中历史。历史占中考分数比例很低,一直以来作为语、数、外等大科的陪衬而被视为“副科”。这导致有些学校尤其是有些农村学校历史科目开课不足,且缺乏师范院校历史专业的教师,不少是由其他科目老师改科而来,对历史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和研究热情,无法从专业角度解读课本知识。
2. 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亟待改进
有些农村历史教师年龄偏大,对教材的认识更新不及时,教学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重成绩、轻方法,忽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和情感价值观渗透。教学过程中不讲求方法和趣味,还是采用老一套的“满堂灌”方式,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不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和成就感,学习历史形同嚼蜡,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必然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3. 教学设备短缺,条件简陋
部分农村初级中学教学条件简陋是众所周知的。由于缺乏资金投入,有的农村学校设备简陋,有些学校甚至连历史挂图也不全。同时,多媒体设备短缺,电教器材落后,有些学校即使有一到两个多媒体教室,也因缺乏操作人员,使用的频率不高。这种情况下,很难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二、应对的策略
面对新一轮的历史教学改革,身为一名农村历史老师,深感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性。只有积极投入、不断充电,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楼,才能使新课改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树立自我发展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新课程改革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良好机遇,也是一个严峻挑战,如果不能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紧跟新课改步伐,很快就会在教学中处于落后状态。我们应该顺应时代要求,主动学习课程标准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进行改革实践,寻找适合自己的教育之路。要重视自我水平的提高,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参加函授、自考等学历教育,加强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扩大知识面,对那些与历史紧密相关的地理、政治、文学、民风民俗等知识也要不断吸收消化,做到“专博结合”。更要经常读书,订阅历史类杂志,及时把握新课改动向,了解学科热点,进行自我反思。这样,才能使自己逐渐成为“科研型”“复合型”“学习型”教育人才,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2. 把握学生特点,寻找突破之路
现在的初中学生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得到的信息也是日新月异的,网络、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等给了他们多方面获取信息的途径。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看问题往往似是而非,注重于表面而不能深入分析,容易被表面事物所迷惑。所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现在学生的特点,寻找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是新课改历史教学的切入点。
3. 把自主权还给学生,打造高效课堂
鉴于现在学生鲜明的时代特点,以往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其实,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通过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来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里的关键,是要求教师要还给学生自主权。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科书为参考工具,充分运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基本知识的点拨,诱导学生发挥想象,思考分析问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引导学生自己找到答案。
4.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组织有意义的课堂活动
多媒体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导入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等资料可以在上课之初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电影《甲午风云》的片断。当看到邓世昌下令致远舰撞向日军吉野舰时,学生们脸上神情激动,深深为邓世昌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所感染。一个好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由教师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组成的。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营造出一种使学生身心愉快、无忧无虑的学习氛围。
总之,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作为农村历史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切实提高专业素质,拓展知识面,潜心钻研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在新课改的浪潮中不被淘汰,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齐健.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魏宇嘉.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07).
[3]罗景来.让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J].时代教育,2011(06)
一、存在的问题
1. 历史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的地位是很尴尬的,尤其是初中历史。历史占中考分数比例很低,一直以来作为语、数、外等大科的陪衬而被视为“副科”。这导致有些学校尤其是有些农村学校历史科目开课不足,且缺乏师范院校历史专业的教师,不少是由其他科目老师改科而来,对历史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和研究热情,无法从专业角度解读课本知识。
2. 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亟待改进
有些农村历史教师年龄偏大,对教材的认识更新不及时,教学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重成绩、轻方法,忽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和情感价值观渗透。教学过程中不讲求方法和趣味,还是采用老一套的“满堂灌”方式,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不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和成就感,学习历史形同嚼蜡,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必然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3. 教学设备短缺,条件简陋
部分农村初级中学教学条件简陋是众所周知的。由于缺乏资金投入,有的农村学校设备简陋,有些学校甚至连历史挂图也不全。同时,多媒体设备短缺,电教器材落后,有些学校即使有一到两个多媒体教室,也因缺乏操作人员,使用的频率不高。这种情况下,很难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二、应对的策略
面对新一轮的历史教学改革,身为一名农村历史老师,深感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性。只有积极投入、不断充电,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楼,才能使新课改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树立自我发展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新课程改革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良好机遇,也是一个严峻挑战,如果不能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紧跟新课改步伐,很快就会在教学中处于落后状态。我们应该顺应时代要求,主动学习课程标准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进行改革实践,寻找适合自己的教育之路。要重视自我水平的提高,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参加函授、自考等学历教育,加强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扩大知识面,对那些与历史紧密相关的地理、政治、文学、民风民俗等知识也要不断吸收消化,做到“专博结合”。更要经常读书,订阅历史类杂志,及时把握新课改动向,了解学科热点,进行自我反思。这样,才能使自己逐渐成为“科研型”“复合型”“学习型”教育人才,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2. 把握学生特点,寻找突破之路
现在的初中学生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得到的信息也是日新月异的,网络、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等给了他们多方面获取信息的途径。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看问题往往似是而非,注重于表面而不能深入分析,容易被表面事物所迷惑。所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现在学生的特点,寻找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是新课改历史教学的切入点。
3. 把自主权还给学生,打造高效课堂
鉴于现在学生鲜明的时代特点,以往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其实,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通过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来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里的关键,是要求教师要还给学生自主权。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科书为参考工具,充分运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基本知识的点拨,诱导学生发挥想象,思考分析问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引导学生自己找到答案。
4.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组织有意义的课堂活动
多媒体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导入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等资料可以在上课之初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电影《甲午风云》的片断。当看到邓世昌下令致远舰撞向日军吉野舰时,学生们脸上神情激动,深深为邓世昌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所感染。一个好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由教师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组成的。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营造出一种使学生身心愉快、无忧无虑的学习氛围。
总之,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作为农村历史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切实提高专业素质,拓展知识面,潜心钻研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在新课改的浪潮中不被淘汰,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齐健.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魏宇嘉.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07).
[3]罗景来.让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J].时代教育,2011(06)
- 【发布时间】2018/5/4 9:32:22
- 【点击频次】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