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利用地方少数民族彝族学生的民族性格特点因材施教
【关键词】 地方少数民族;彝族学生;民族性格特点;因材施教;
【正文】永平县地处云南省西南边陲,是一个山区民族县。截止 2016 年底,全县总人口为
18.5 万人,其中:少数民族 8.1 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 43.71%,有 22 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县[1]。永平二中位于杉阳镇仁寿村,是一所地处乡镇的完全中学。学校学生以汉族为主,同时还有彝族、回族、苗族和傈僳族等,在这些少数民族中, 彝族学生所占比例最大。彝族学生主要来自于厂街乡、水泄乡和北斗乡,他们具有典型的地方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特点,学校在进行教育培养过程中,针对他们的民族性格特点,因材施教至关重要。
一、案例简介
1、参与打架学生
这是一起学生群体斗殴事件,参与斗殴的学生共 10 人,其中初三有 6 名学生,都
是永平县杉阳镇本地学生。高一有 4 名学生,都是彝族,来自永平县北斗乡,具有典型的地方少数名族学生的民族特点。
高一(2)班学生(化名):阿正明 杨迪 毕建华 常建国
九年级学生(化名):吴小凌 郑成洪 段小灵 赵正杰 刘明 刘海
2、事件经过简介
2017 年 6 月 21 日早餐时间,我校高一(2)班男生阿正明与九年级男生吴小凌因口角争执,在食堂餐厅里发生打架事件。事件发生后,值班老师将情况报告到学生处,学生处领导协同班主任立即对打架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和心理疏导。
当天下午打饭排队时,九年级学生段小灵去餐厅打饭故意冲撞正在排队的阿正明和杨迪,当场挑衅二人,后进行口角争执,随后九年级其他几名学生冲进餐厅和高一年级四名学生打架。学校工作人员立即进行制止,防止事态扩大严重化。
3、事件后果(建议 3、4 换一下位置)
此次斗殴事件双方都没有使用工具,整个事件从发生到结束不超过一分钟,造成个别学生受轻伤,性质十分恶劣,后果比较严重。
4、事件处理
对此次事件的处理有两个过程,第一次是对早晨两人打架事件的处理,第二次是对下午斗殴事件的处理。早晨的打架事件只涉及两名学生,情况并不复杂,学校领导配合班主任主要对吴小凌和阿正明进行批评教育和心理疏导。下午斗殴事件的处理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处理小组,全面梳理了此次斗殴事件的前因后果,通知学生家长,并从治疗费的赔偿,学生的学校处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全面地进行教育转化。最终,斗殴事件妥善解决,没有留下任何弊端。
二、案例分析
1、事件的复杂性
此次斗殴事件更具复杂性。首先,参与斗殴的高一年级学生全部是外乡镇(永平县北斗乡)学生,而初三学生是本地(杉阳镇)学生。学生心理上存在着心理偏差,九年级的学生认为本地人存在地域优势,决不能让外地人小看了他们。而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自永平县北斗乡,他们认为自己是外地人必须要团结,双方学生从心理上认可了此次斗殴事件的“合理性”。其次,此次斗殴事件的高一学生全部是北斗乡彝族学生,他们具有典型的地方少数民族学生的名族特征,他们有自己的民族荣誉和名族性格,因此在事件发生时,他们是绝对不会退让的,导致事件进一步的升级演化为群斗。
2、学生心理分析
九年级斗殴学生心理分析。参与斗殴的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对周围事物的不断认识,他们的思维能力空前提高。对于周围的一切不仅仅停留在认识水平,而且带有个人的理解和思维。但由于客观条件和他们自身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限制,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及问题的处理,包括人际关系的处理,又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2]。因此,他们在面对争执时,自以为是,不能理性的思考,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在不顺心时,往往冲动,急于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出来,导致斗殴事件发生。
高一年级学生心理分析。参与斗殴的高一学生全部是外乡镇彝族学生,他们既具有地域意识,同时更加怀有地方彝族学生的民族特点和性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北斗九年制学校初中毕业到永平二中读高中,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学习深造,他
们从内心里对地域进行了划分。来自同一个地方的新生必须团结,在面对外来挑衅时, 要齐心协力。这样,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就埋下了不能积极适应新环境的种子,和新同学的交流不太融洽,形成所谓的“小圈子”。
陈年旧账给外地学生造成了心理影响。学校曾经发生过本地学生和外地学生斗殴的情况,虽然学校妥善的处理了,但是没有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民族团结教育,没有正面的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新情况和适应新环境。因此,在这些外地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高一的四名学生他们都来自永平县北斗乡,同属彝族,他们具有典型的地方彝族学生的民族特点和性格。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少数民族之一,彝族生息的黑土地上,天空翱翔着矫健的黑鹰,山林中活动着有“野兽之王”之称的黑虎。彝族先民为了表达对黑土地的热爱,对黑鹰身姿的钦羡,对黑虎的敬畏,因而演变为对黑色的崇尚。黑色在彝族是象征庄重、严肃、深沉,包含了高、大、深、广、密、强等意义,因而以黑色为贵[3]。其次,彝族人崇尚火和太阳,造就了他们的性格似乎也如火一般热烈,像艳阳一样直接。在交流之中我发现彝族学生为人耿直、自豪、团结、有担当、有民族意识:彝族学生耿直,他们从不在乎金钱,只要是朋友有难,他们都慷慨相助;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以诚相待,并且非常热烈地对待,有一种梁山水泊的冲天豪情。但是,彝族学生的这种民族性格也具有两面性,他们的率真耿直、冲天豪情,往往转变为盲目自大、冲动不计后果。并且,在这种民族性格的熏陶下,部分彝族学生存在固步自封不求上进,缺乏恒心和毅力的性格特征。
正是这些心理特征,特别是他们的彝族民族性格,让高一的四名学生在面对这次斗殴事件时心理上出现了异化。在面对他人的挑衅时,情绪激动,固执的认为这是地域上的歧视,绝不退缩;在斗殴过程中一致对外,盲目自大,不计后果;并且,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求上进。
3、事件处理分析
事件发生后,学校积极负责任的对相关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但是,我们从教育的大局进行思考,不难发现,事件的处理治标不治本。从教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理论可以看出,教育转化的过程,就是心理机制和行为过程相互联结和发展,由不平衡到平衡,由不适应到适应的矛盾运动过程。这就要求不仅要重视行为过程的引导,更要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和训练[4]。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仅仅停留在对学生行为过程的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认知的正确引导和发展。同时,学校在问题处理上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性格特点缺乏预知和更为深刻的拓展教育。
三、案例反思
这个案例,引人深思,给我们教育人当头棒喝。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方, 云南教育必须重视地方少数民族学生,充分挖掘他们的民族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对于永平县地方彝族民族学生,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民族性格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1、端正教育思想,重视彝族学生的教育培养地位。我们对待民族学生的态度存在固定思维,常常以“落后”、“封闭”、“原始”、“愚昧”等字眼来形容。在民族教育实践中,能否正确看待、评价民族学生是一个关键[5]。对待民族学生的教育,我们不能用汉族学生的标准去要求他们。有的教师冷落、埋怨甚至歧视彝族学生,试问这样的教育态度能培养出优秀的彝族学生吗?
2、重视彝族学生的民族化和区域化特点是提高彝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教育的民族化必须适应当地少数民族的特殊性,然后再去根据这种特殊性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彝族学生多数来自于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山区,他们同样对学习抱有期望, 但是受自身素质条件的限制,因此在相同的教育环境下,他们需要更长时间来适应学习生活环境,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可以帮助彝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彝族学生在面对挫折时,情绪波动大,容易冲动走极端, 如果教育方式不当,更容易和教师学生发生矛盾。因此,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心、信任和爱护。如果教师能够对他们坦诚相待,他们就能视老师为朋友和知己,更容易敞开心扉。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最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充分利用地方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性格特点,扬长避短,建立学校民族学生教育的长效机制。任何一种民族性格特点都有两面性,彝族学生同样如此。
首先,彝族学生热情、纯朴,有责任心,同时更具有奉献精神。研究结果表明,彝族学生奉献性特质的平均分比汉族学生高,说明彝族学生的社会奉献精神更强烈,关心集体,积极参加活动,敢于和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作斗争,不计个人得失,心中有他人, 同情并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6]。这些都是班级和学校的正能量,我们应鼓励这些行为,发扬这种精神,树立彝族学生的自信心。
其次,克服彝族学生遇事冲动,行为偏激,不计后果这些性格弱点,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文素质。彝族学生的这些性格弱点,和他们的生存生活环境密不可分。时代的进步日新月异,文化的发展突飞猛进。如何加强彝族学生的人文教育,快速让他们融入和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是摆在学校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学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自我成长。因此,面对这群少数民族学生,学校要建立长效机制,将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
最后,针对彝族学生固步自封,学习消极的特点,鼓励他们认真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学校、教师要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树立竞争意识,不满于现状,努力拼搏,力争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永平概况》,永平县人民政府网站,www.ypx.gov.cn/ypgov/1。
[2]丁学芳,《九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解决对策》,教育教学论坛,2011 年 23 期。
[3]黄瑾,《浅谈彝族的服饰与民族心理》,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6 年 6 月,第 14 卷,第 3 期。
[4]曹焜纯,《浅谈违纪学生的教育转化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 年 05 期。
[5][6]钱波,《农村彝族中学生性格特征及其与学业成就的相关关系的比较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 年 2 月,第 21 卷。
18.5 万人,其中:少数民族 8.1 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 43.71%,有 22 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县[1]。永平二中位于杉阳镇仁寿村,是一所地处乡镇的完全中学。学校学生以汉族为主,同时还有彝族、回族、苗族和傈僳族等,在这些少数民族中, 彝族学生所占比例最大。彝族学生主要来自于厂街乡、水泄乡和北斗乡,他们具有典型的地方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特点,学校在进行教育培养过程中,针对他们的民族性格特点,因材施教至关重要。
一、案例简介
1、参与打架学生
这是一起学生群体斗殴事件,参与斗殴的学生共 10 人,其中初三有 6 名学生,都
是永平县杉阳镇本地学生。高一有 4 名学生,都是彝族,来自永平县北斗乡,具有典型的地方少数名族学生的民族特点。
高一(2)班学生(化名):阿正明 杨迪 毕建华 常建国
九年级学生(化名):吴小凌 郑成洪 段小灵 赵正杰 刘明 刘海
2、事件经过简介
2017 年 6 月 21 日早餐时间,我校高一(2)班男生阿正明与九年级男生吴小凌因口角争执,在食堂餐厅里发生打架事件。事件发生后,值班老师将情况报告到学生处,学生处领导协同班主任立即对打架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和心理疏导。
当天下午打饭排队时,九年级学生段小灵去餐厅打饭故意冲撞正在排队的阿正明和杨迪,当场挑衅二人,后进行口角争执,随后九年级其他几名学生冲进餐厅和高一年级四名学生打架。学校工作人员立即进行制止,防止事态扩大严重化。
3、事件后果(建议 3、4 换一下位置)
此次斗殴事件双方都没有使用工具,整个事件从发生到结束不超过一分钟,造成个别学生受轻伤,性质十分恶劣,后果比较严重。
4、事件处理
对此次事件的处理有两个过程,第一次是对早晨两人打架事件的处理,第二次是对下午斗殴事件的处理。早晨的打架事件只涉及两名学生,情况并不复杂,学校领导配合班主任主要对吴小凌和阿正明进行批评教育和心理疏导。下午斗殴事件的处理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处理小组,全面梳理了此次斗殴事件的前因后果,通知学生家长,并从治疗费的赔偿,学生的学校处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全面地进行教育转化。最终,斗殴事件妥善解决,没有留下任何弊端。
二、案例分析
1、事件的复杂性
此次斗殴事件更具复杂性。首先,参与斗殴的高一年级学生全部是外乡镇(永平县北斗乡)学生,而初三学生是本地(杉阳镇)学生。学生心理上存在着心理偏差,九年级的学生认为本地人存在地域优势,决不能让外地人小看了他们。而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自永平县北斗乡,他们认为自己是外地人必须要团结,双方学生从心理上认可了此次斗殴事件的“合理性”。其次,此次斗殴事件的高一学生全部是北斗乡彝族学生,他们具有典型的地方少数民族学生的名族特征,他们有自己的民族荣誉和名族性格,因此在事件发生时,他们是绝对不会退让的,导致事件进一步的升级演化为群斗。
2、学生心理分析
九年级斗殴学生心理分析。参与斗殴的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对周围事物的不断认识,他们的思维能力空前提高。对于周围的一切不仅仅停留在认识水平,而且带有个人的理解和思维。但由于客观条件和他们自身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限制,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及问题的处理,包括人际关系的处理,又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2]。因此,他们在面对争执时,自以为是,不能理性的思考,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在不顺心时,往往冲动,急于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出来,导致斗殴事件发生。
高一年级学生心理分析。参与斗殴的高一学生全部是外乡镇彝族学生,他们既具有地域意识,同时更加怀有地方彝族学生的民族特点和性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北斗九年制学校初中毕业到永平二中读高中,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学习深造,他
们从内心里对地域进行了划分。来自同一个地方的新生必须团结,在面对外来挑衅时, 要齐心协力。这样,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就埋下了不能积极适应新环境的种子,和新同学的交流不太融洽,形成所谓的“小圈子”。
陈年旧账给外地学生造成了心理影响。学校曾经发生过本地学生和外地学生斗殴的情况,虽然学校妥善的处理了,但是没有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民族团结教育,没有正面的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新情况和适应新环境。因此,在这些外地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高一的四名学生他们都来自永平县北斗乡,同属彝族,他们具有典型的地方彝族学生的民族特点和性格。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少数民族之一,彝族生息的黑土地上,天空翱翔着矫健的黑鹰,山林中活动着有“野兽之王”之称的黑虎。彝族先民为了表达对黑土地的热爱,对黑鹰身姿的钦羡,对黑虎的敬畏,因而演变为对黑色的崇尚。黑色在彝族是象征庄重、严肃、深沉,包含了高、大、深、广、密、强等意义,因而以黑色为贵[3]。其次,彝族人崇尚火和太阳,造就了他们的性格似乎也如火一般热烈,像艳阳一样直接。在交流之中我发现彝族学生为人耿直、自豪、团结、有担当、有民族意识:彝族学生耿直,他们从不在乎金钱,只要是朋友有难,他们都慷慨相助;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以诚相待,并且非常热烈地对待,有一种梁山水泊的冲天豪情。但是,彝族学生的这种民族性格也具有两面性,他们的率真耿直、冲天豪情,往往转变为盲目自大、冲动不计后果。并且,在这种民族性格的熏陶下,部分彝族学生存在固步自封不求上进,缺乏恒心和毅力的性格特征。
正是这些心理特征,特别是他们的彝族民族性格,让高一的四名学生在面对这次斗殴事件时心理上出现了异化。在面对他人的挑衅时,情绪激动,固执的认为这是地域上的歧视,绝不退缩;在斗殴过程中一致对外,盲目自大,不计后果;并且,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求上进。
3、事件处理分析
事件发生后,学校积极负责任的对相关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但是,我们从教育的大局进行思考,不难发现,事件的处理治标不治本。从教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理论可以看出,教育转化的过程,就是心理机制和行为过程相互联结和发展,由不平衡到平衡,由不适应到适应的矛盾运动过程。这就要求不仅要重视行为过程的引导,更要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和训练[4]。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仅仅停留在对学生行为过程的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认知的正确引导和发展。同时,学校在问题处理上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性格特点缺乏预知和更为深刻的拓展教育。
三、案例反思
这个案例,引人深思,给我们教育人当头棒喝。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方, 云南教育必须重视地方少数民族学生,充分挖掘他们的民族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对于永平县地方彝族民族学生,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民族性格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1、端正教育思想,重视彝族学生的教育培养地位。我们对待民族学生的态度存在固定思维,常常以“落后”、“封闭”、“原始”、“愚昧”等字眼来形容。在民族教育实践中,能否正确看待、评价民族学生是一个关键[5]。对待民族学生的教育,我们不能用汉族学生的标准去要求他们。有的教师冷落、埋怨甚至歧视彝族学生,试问这样的教育态度能培养出优秀的彝族学生吗?
2、重视彝族学生的民族化和区域化特点是提高彝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教育的民族化必须适应当地少数民族的特殊性,然后再去根据这种特殊性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彝族学生多数来自于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山区,他们同样对学习抱有期望, 但是受自身素质条件的限制,因此在相同的教育环境下,他们需要更长时间来适应学习生活环境,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可以帮助彝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彝族学生在面对挫折时,情绪波动大,容易冲动走极端, 如果教育方式不当,更容易和教师学生发生矛盾。因此,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心、信任和爱护。如果教师能够对他们坦诚相待,他们就能视老师为朋友和知己,更容易敞开心扉。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最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充分利用地方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性格特点,扬长避短,建立学校民族学生教育的长效机制。任何一种民族性格特点都有两面性,彝族学生同样如此。
首先,彝族学生热情、纯朴,有责任心,同时更具有奉献精神。研究结果表明,彝族学生奉献性特质的平均分比汉族学生高,说明彝族学生的社会奉献精神更强烈,关心集体,积极参加活动,敢于和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作斗争,不计个人得失,心中有他人, 同情并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6]。这些都是班级和学校的正能量,我们应鼓励这些行为,发扬这种精神,树立彝族学生的自信心。
其次,克服彝族学生遇事冲动,行为偏激,不计后果这些性格弱点,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文素质。彝族学生的这些性格弱点,和他们的生存生活环境密不可分。时代的进步日新月异,文化的发展突飞猛进。如何加强彝族学生的人文教育,快速让他们融入和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是摆在学校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学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自我成长。因此,面对这群少数民族学生,学校要建立长效机制,将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
最后,针对彝族学生固步自封,学习消极的特点,鼓励他们认真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学校、教师要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树立竞争意识,不满于现状,努力拼搏,力争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永平概况》,永平县人民政府网站,www.ypx.gov.cn/ypgov/1。
[2]丁学芳,《九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解决对策》,教育教学论坛,2011 年 23 期。
[3]黄瑾,《浅谈彝族的服饰与民族心理》,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6 年 6 月,第 14 卷,第 3 期。
[4]曹焜纯,《浅谈违纪学生的教育转化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 年 05 期。
[5][6]钱波,《农村彝族中学生性格特征及其与学业成就的相关关系的比较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 年 2 月,第 21 卷。
- 【发布时间】2018/5/18 17:22:34
- 【点击频次】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