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美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作者】 罗太宏

【机构】 贵州省都匀市墨冲镇沙寨中心完小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美育。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分割的重要任务。语文课文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教育力。教学时,要设法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蕴含着的美,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美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子系统,寓于小学语文教育之中,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语文课中的美主要有:自然美的事物与自然现象的美两大类。自然界固有美.自然风光旖旎。教学时要把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淡几点体会。
  一、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美育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美育是培养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要了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美育的关系,就要先了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美育的定义及目标。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被文以人情;习作,情动而辞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字、词、句、段、篇、章的训练,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美育即审美教育,它是探讨人类如何美化自身的科学。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要,人的命运,人的生活质量,人的精神世界,人的个性完美,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生的终极意义等。
  二、语文课堂教学要注意美育即审美情趣培养
  美育体观在语言环境的训练之中。怡情养性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实践证明,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小学语文美育的体现,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获得艺术享受,在消化知识的同时又得到美的熏陶,强化识别事物的能力,从而也就提高了作文水平。??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语文水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美育体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审美教育有利于人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它为人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开辟了自由的天地,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创造力的有力手段,是儿童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2、美育不光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渗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实现其美育功能的。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有较大的特殊性,它既不同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艺术敦育,又不同于体育学科中的形体美的教育,而是凭借语文课本中一篇篇课文的教学来实施美育。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因素
  语文课程的内容所包容很多。首先,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的要求看,美育目标是被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的。其次,从小学语文教材看,有大量的文学性课文,生动感人的故事,感情充沛的诗歌,引人深思的寓言,启迪心扉的童话,优美动人的散文都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审美因素。这些课文充满了自然美、艺术美、语言美、行为美和心灵美,教师挖掘教材中美育内容,必然被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所包容。如:第二册语文的第3课《四时田园杂兴》,诗句共四句28个字。古诗描写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诗中描写的儿童形象,天真纯朴,令人喜爱,并具有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和田园风光相衬托,语言是非常的美。在课堂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运用艺术美陶冶情操,艺术美是人类审美意识的结晶。人民英雄纪念碑传神的浮雕,人民大会堂的建筑,乌兰诺娃优美的舞姿,古诗词精美的韵律,都能唤起学生美好的感情,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中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在美育中获得知识。巧设问题,引发联想也是一法。审美情感由此得以诱发。通过引导、联想、想象,学生便会从文学作品中,从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辨别美,并为表达美和创造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便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创造美,表现在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去表现美的感受,这便是作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意境择词选字,借景表情,借文移情,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见解,把已知的材料加以合理的想象加工,创造新的图景,新的形象。
  总之,语文审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它包含着许多因素。在思想感情方面得以健康发展,贯彻审美教育,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它可以丰富文化知识修养。我感受到语文美育的研究领域非常宽广,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认真总结经验,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为今后进一步的理论探讨打下扎实基础。
  • 【发布时间】2018/5/19 9:48:33
  • 【点击频次】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