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将本土民族文化资源融入幼儿活动中
【关键词】 民族文化;幼儿生活;融入;
【正文】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代的教育事业也不断的向前推进,在提倡素质教育、实行科教兴国的今天,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进行传承,因地制宜地发展少数民族现代教育、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意义重大。隆林各族自治县聚居着苗、彝、仡佬壮、汉五个民族。具有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古朴、奇特、浓郁的民风情。被称为“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怎样才能将隆林特有的地方资源有机的渗透到幼儿的教育活动中,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呢?
一、 幼儿与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其发展历程中各种文化、风俗、品格的综合积累。不同的民族在其生存、发展、壮大或消亡的历史进程中所经历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都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也导致了当前多民族文化局面的形成。如隆林各族自治县:壮族的“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冬至”。苗族的“跳坡节”、 彝族的“火把节”、 仡佬族的“尝新节”等。对于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定位和科学态度,民族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它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共同价值取向的体现。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认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必须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发挥其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然而当前的幼儿课程内容多以教材为主,教师们实施教材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忽视掉幼儿生活中蕴含的民族文化中许多有价值的资源,从而缺失了对幼儿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机会。
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越能引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儿童的学习也越来越有效。儿童生活周围丰富而广泛的人、事、物和活动都蕴含着民族文化内容,儿童在这些生活情境中,通过交往、参与、探究,获得知识、锻炼动作和技能、发展情感、形成个性。幼儿可以最生动、最直观、最形象的从中吸取不少的知识与营养,它有利于促进孩子对生活的理解,激发幼儿的兴趣及探索精神,也更能培养幼儿从小爱家乡的情感,因此我们应分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亲身去感受、去领略、体验作为小县城孩子的快乐,从小培养孩子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胸怀和能力。因此,做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要合理利用民俗文化元素,传递民俗文化,塑造民族精神气质,文化意蕴,让民俗发挥其深厚的文化价值,对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全面发展。利用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其成为随处可见、可用的活教材。
1.选取贴近幼儿生活的民谣、童谣为教育内容如:《颠罗颠罗拿》、《我是壮家小歌手》、快板;
2.选取有趣的民间体育游戏让幼儿参与、体验。如:《丢沙包》、《抛绣球》、《打磨秋》等。
3.引导幼儿为民俗活动进行配乐演奏活动和参与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跳坡节,火把节、抹黑脸等。
4.引入民族特有的手工艺制品让幼儿欣赏并体验制作,如印染花布、制作绣球、绘画壮锦等。
二、运用各种资源,让幼儿充分感受体验各种民族风情和文化
1.家长配合,充分利用民间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如三月三歌节的时候,请家长带着幼儿去参加活动,在活动中让幼儿了解到三月三是我们壮族的节日,我们以歌会友,以歌传情。让幼儿亲身体验、感受那浓郁的民族风情。
2.利用社会环境,让幼儿了解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勤劳简朴的精神。如让幼儿参观民族博物馆,让幼儿了解以前的劳动工具。如舂、磨等。
3.创设丰富的民族区域环境。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民族饰品。知道民族饰品的制作方法。
4.借助图片、vcd等方式让幼儿感受文化特点。如让幼儿了解跳坡节,感受各种山歌的不同风格。
三、利用各种教育方式,以趣味性为桥梁,让幼儿走进民族文化
1.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激发兴趣是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的关键,而游戏是幼儿极为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他们能愉悦、不知不觉的学习和体验。例如让幼儿在学习童谣《绣球歌》前,我们先让幼儿玩抛绣球的游戏,让幼儿知道绣球的玩法,以及绣球在我们壮族中的含义。
2.引导幼儿在探索中学习。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各种概念是儿童自己通过对环境的探索过程逐步建立起来的。在幼儿期,儿童主要是通过感觉——运动的方式进行学习的。因此我们应该给幼儿更多自己的体验,自由发挥和自由创作的机会,不应追求形成的成绩,勉强儿童去机械模仿。
3.加强合作能力的培养,能让民间艺术教育活动更精彩。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注重让幼儿了解、感受,创造本土艺术,萌发幼儿从小热爱家乡的情感,还注重对幼儿增强合作成功感的体验,因此我们在设计活动的时候,除了考虑能使个人获得成功的内容外,也设计那些必须经过合作才能达到艺术效果的内容。如在《舞狮子》的活动中,我们就让幼儿了解到只有两人合作才能开展舞狮子,让幼儿体验到了合作成功的乐趣。
4.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是幼儿开展好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着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结合方能取得充分的功能。”家长是幼儿最好的启蒙老师,同时对幼儿教育影响上的感染力也最强,对幼儿有着特殊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与家长密切配合。一是有利于了解和掌握幼儿在家中与园中的活动,以及个性、特征。教师针对幼儿的特点,特别是性格孤僻的幼儿开展教育;二是有利于在园学得的知识的巩固。如: 在了解“做绣球”这一民间艺术时,我们很好地利用了家长资源,请懂得做绣球艺术的幼儿家长来园展示他的艺术才能,所获得的结果让人惊喜。孩子们在对同伴有着这样超凡本领的长辈感到羡慕、崇敬同时学习热情也随之高涨。
5.各课渗透,创造想象。教师要在各个学科中充分挖掘民间艺术的教育功能,以最大限度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如在民间文学活动中,我们可以渗透音乐、美术等内容,也可以在唱歌教学中将语言、绘画融入其中,这样更大程度促进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题研究中,我们立足于本土文化,充分挖掘利用百色的乡土资源,将具有趣味性的本土艺术教育融入幼儿的活动中。我们惊喜的看到,孩子们不仅对百色的的节日、民俗、特产、文化有了较深的了解,而且使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在本土文化艺术活动的熏陶下获得成长,使民间艺术之花更加绚丽多姿。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许卓娅编着《百色民族集成》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一、 幼儿与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其发展历程中各种文化、风俗、品格的综合积累。不同的民族在其生存、发展、壮大或消亡的历史进程中所经历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都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也导致了当前多民族文化局面的形成。如隆林各族自治县:壮族的“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冬至”。苗族的“跳坡节”、 彝族的“火把节”、 仡佬族的“尝新节”等。对于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定位和科学态度,民族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它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共同价值取向的体现。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认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必须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发挥其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然而当前的幼儿课程内容多以教材为主,教师们实施教材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忽视掉幼儿生活中蕴含的民族文化中许多有价值的资源,从而缺失了对幼儿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机会。
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越能引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儿童的学习也越来越有效。儿童生活周围丰富而广泛的人、事、物和活动都蕴含着民族文化内容,儿童在这些生活情境中,通过交往、参与、探究,获得知识、锻炼动作和技能、发展情感、形成个性。幼儿可以最生动、最直观、最形象的从中吸取不少的知识与营养,它有利于促进孩子对生活的理解,激发幼儿的兴趣及探索精神,也更能培养幼儿从小爱家乡的情感,因此我们应分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亲身去感受、去领略、体验作为小县城孩子的快乐,从小培养孩子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胸怀和能力。因此,做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要合理利用民俗文化元素,传递民俗文化,塑造民族精神气质,文化意蕴,让民俗发挥其深厚的文化价值,对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全面发展。利用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其成为随处可见、可用的活教材。
1.选取贴近幼儿生活的民谣、童谣为教育内容如:《颠罗颠罗拿》、《我是壮家小歌手》、快板;
2.选取有趣的民间体育游戏让幼儿参与、体验。如:《丢沙包》、《抛绣球》、《打磨秋》等。
3.引导幼儿为民俗活动进行配乐演奏活动和参与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跳坡节,火把节、抹黑脸等。
4.引入民族特有的手工艺制品让幼儿欣赏并体验制作,如印染花布、制作绣球、绘画壮锦等。
二、运用各种资源,让幼儿充分感受体验各种民族风情和文化
1.家长配合,充分利用民间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如三月三歌节的时候,请家长带着幼儿去参加活动,在活动中让幼儿了解到三月三是我们壮族的节日,我们以歌会友,以歌传情。让幼儿亲身体验、感受那浓郁的民族风情。
2.利用社会环境,让幼儿了解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勤劳简朴的精神。如让幼儿参观民族博物馆,让幼儿了解以前的劳动工具。如舂、磨等。
3.创设丰富的民族区域环境。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民族饰品。知道民族饰品的制作方法。
4.借助图片、vcd等方式让幼儿感受文化特点。如让幼儿了解跳坡节,感受各种山歌的不同风格。
三、利用各种教育方式,以趣味性为桥梁,让幼儿走进民族文化
1.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激发兴趣是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的关键,而游戏是幼儿极为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他们能愉悦、不知不觉的学习和体验。例如让幼儿在学习童谣《绣球歌》前,我们先让幼儿玩抛绣球的游戏,让幼儿知道绣球的玩法,以及绣球在我们壮族中的含义。
2.引导幼儿在探索中学习。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各种概念是儿童自己通过对环境的探索过程逐步建立起来的。在幼儿期,儿童主要是通过感觉——运动的方式进行学习的。因此我们应该给幼儿更多自己的体验,自由发挥和自由创作的机会,不应追求形成的成绩,勉强儿童去机械模仿。
3.加强合作能力的培养,能让民间艺术教育活动更精彩。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注重让幼儿了解、感受,创造本土艺术,萌发幼儿从小热爱家乡的情感,还注重对幼儿增强合作成功感的体验,因此我们在设计活动的时候,除了考虑能使个人获得成功的内容外,也设计那些必须经过合作才能达到艺术效果的内容。如在《舞狮子》的活动中,我们就让幼儿了解到只有两人合作才能开展舞狮子,让幼儿体验到了合作成功的乐趣。
4.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是幼儿开展好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着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结合方能取得充分的功能。”家长是幼儿最好的启蒙老师,同时对幼儿教育影响上的感染力也最强,对幼儿有着特殊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与家长密切配合。一是有利于了解和掌握幼儿在家中与园中的活动,以及个性、特征。教师针对幼儿的特点,特别是性格孤僻的幼儿开展教育;二是有利于在园学得的知识的巩固。如: 在了解“做绣球”这一民间艺术时,我们很好地利用了家长资源,请懂得做绣球艺术的幼儿家长来园展示他的艺术才能,所获得的结果让人惊喜。孩子们在对同伴有着这样超凡本领的长辈感到羡慕、崇敬同时学习热情也随之高涨。
5.各课渗透,创造想象。教师要在各个学科中充分挖掘民间艺术的教育功能,以最大限度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如在民间文学活动中,我们可以渗透音乐、美术等内容,也可以在唱歌教学中将语言、绘画融入其中,这样更大程度促进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题研究中,我们立足于本土文化,充分挖掘利用百色的乡土资源,将具有趣味性的本土艺术教育融入幼儿的活动中。我们惊喜的看到,孩子们不仅对百色的的节日、民俗、特产、文化有了较深的了解,而且使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在本土文化艺术活动的熏陶下获得成长,使民间艺术之花更加绚丽多姿。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许卓娅编着《百色民族集成》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 【发布时间】2018/6/4 17:34:20
- 【点击频次】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