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师角色定位的探讨

 

【作者】 阿子拉·再努拉

【机构】 新疆博乐市小营盘中学

【摘要】 随着新课程积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改革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参与、探究和愉快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才能适应新课程标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教师;学习方式;愉快学习;学生学习;思维方法;培养思维;
【正文】走进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因为,任何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往往都是起步于教育的重大改革。谁拥有了21世纪最先进的教育谁就拥有了21世纪。因此,新课程改革就是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逐步开展和实施的。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因而在这种思想的倡导下生物新课程标准在理念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总体特点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改革学习方一式,重视学生的参与、探究和偷快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呢?为此,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教师要有新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和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例如旧课程认为课程是知识、因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旧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材,教材又是知识的载体,因而教材是中心,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材中学习到的东西多。旧课程观认为课程和教学时相互分离的,教师只有教材意识,只知道教材、教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而新课程观则认为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正是这些理念的不同才使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旧课程教育理念所不能超越的。
  二、教师在教育教学角色上要有新突破
  2.1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这是由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上的指导思想不同决定的。旧的教学大纲在指导教材编写时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忽略了知识和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所以在确定知识难度时规定了某一学段、某一学科知识的最高标准,是“上限”,教师教学时不要突破这一上限,如果突破了就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所以我们过去强调教师教学时要“紧扣大纲,紧扣课本”正所谓“教教材”。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过去课本“繁、难、偏、旧”的弊端,要精选那些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确定知识难度是规定了某一学段、某一学科知识的最低标准,是“下限”,强调书本知识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是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课程知识的建构与开发过程,是师生共同创造课程的过程。
  2.2教师要做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组织者就是教师要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组织者的含义应是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的积极的心理氛围。
  2.3教师要做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一个教师应该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引导者。教师不仅关心学生学科的成绩,更要关注并引导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知识与技能,以及学生身体、智慧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尤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每个学生“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已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2.4教师要做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师生同属于课程的构成因素,与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在参与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要有新变化
  旧课程标准重点在知识点的传授上,对于学生能力的多元化发展重视不够,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对教学目的进行多角度的设计使每个同学在课堂中都要学有所获,都要在原有能力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设计的过程中凸显出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同时要有新方法将它们加以实现。
  总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让课程走向生活,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综上所述,新课程教学理念下,课堂教学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这就是我们的教师、同学在课堂中平等地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的探究式教学,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掘自身的潜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让课堂真正成为快乐的源泉以及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强大的创造力的乐园!
  • 【发布时间】2018/6/4 17:36:21
  • 【点击频次】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