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找趣点,点“穴位”——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

 

【作者】 蓝海媛

【机构】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凤山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数学教学不是靠给学生“加压”,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产生学习的推动力。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联系数学知识,抓住“热点、活点、趣点”,正确引导,“点穴”到位,挖掘数学教学知识的趣源,在教学中实施“趣教”,通过创造性的劳动,营造和谐宽松、情深趣浓、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课堂氛围,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达到和谐统一,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来唤起学生对数学的钟情,让学生在清新的感知活动中掌握知识,在活跃的思维过程中,学习方法,真正领略数学知识的精彩、美妙和趣味。

【关键词】 兴趣;兴趣培养;数学;数学教育;
【正文】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这就是说,无论教师有多么好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如果学生们没有了兴趣,都是无稽之谈。所以,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学生们真正的融入到学习当中的就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数学教学不是靠给学生“加压”,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产生学习的推动力。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联系数学知识,抓住“热点、活点、趣点”,正确引导,“点穴”到位,挖掘数学教学知识的趣源,在教学中实施“趣教”,通过创造性的劳动,营造和谐宽松、情深趣浓、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课堂氛围,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达到和谐统一,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来唤起学生对数学的钟情,让学生在清新的感知活动中掌握知识,在活跃的思维过程中,学习方法,真正领略数学知识的精彩、美妙和趣味。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对学生培养数学兴趣的要求: “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孩子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产生兴奋感,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又能集中注意力,抑制疲劳感,还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孩子以高涨的热情,在学习中获得新的知识。那么如何抓趣点,点穴位,让学生兴致勃勃地 走进数学课堂呢?我从以下几方面作了探究:
  一、导入新课撷趣
  如“除法的初步认识”的引入部分,我先要求学生把老师手中的糖果(四块)分给两个小朋友,要让他俩都没意见,要求同学用自己手里的小棒试一试,他们的动作很快都是每人两个,我借机问学生你们怎么都这么认为呢?他们一致的说这样他俩分的同样多就没意见了。哦!哪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分的同样多的问题,以后我们就叫它“平均分”。
  又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在教室里布置了一家超市,里面摆了好多商品,琳琅满目,选一位小朋友扮演售货员,其他小朋友先仔细观察这些商品的价格,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使课内的数学知识得以巩固。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既看得见也摸得着,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触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激趣
  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小红七岁,她哥哥小强从出生到现在只过了三个生日,谁知道小强几岁了?”同学们有的说:“三岁”,有的说:“不对,小强是哥哥,怎么才三岁呢?”矛盾产生了,解决矛盾的欲望出现了,学生个个乐滋滋地思考起来,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把18分成2份,有几种分法?学生原以为分法只有一种,到后来知道分法可以有多种,但平均分只有一种,感到是“一大发现”。但更使他们感到“一大发现”的是尽管分发有多种,最终都是分成两份,这样练习,使学生在探索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所以我们要经常在关键之处,故意创设一些有矛盾的情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解读新课唤趣
  如在教学《20以内个数的认识》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同学们排队做操,小华的前面有5个同学,后面有8个同学,这一队一共有多少同学?让学生解答,结果学生们不加思索的告诉我:5+8=13(个)。看着学生们一个个神气的神态,我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讲了一则笑话:张大爷买了12头驴子,当他骑在一头驴子上数时,发现只有11头驴子。他于是下来重数,发现是12头驴子。他便自言自语地说:“步行赚一头驴,骑驴赔一头驴,看来,还是步行好!”这时学生们边笑边喊:“张大爷把自己骑的驴忘了数了。”也正是此时,学生们马上意识到刚才那道题存在的错误。纷纷表示怎么把小华给忘了。如此妙趣横生的数学内容,当然深深的吸引了学生。此外,还可以组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算,一题多编等活动,显示出数学特有的内在力量,唤起学生对之产生深刻的兴趣。
  四、成就驱动添趣
  在授完《数的奇偶性》一课时,我让男女生进行对抗比赛,先由女生出题,男生回答,再由男生出题,女生回答,看看哪队回答的又对又快!这时全班同学都已集中注意力认真听出题人的问题和回答人的答案,强烈期盼自己的队伍获胜。学生在这种竞争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知识,掌握了做题的方法,并受到了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有这样的题目:“某型号洗衣机,高95厘米,底面长54厘米,宽50厘米,要给洗衣机做一个布罩,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布?”有位同学这样列式:54×50×2=5400(平方厘米) 54×95×2=10260(平方厘米) 50×95×2=9500(平方厘米)5400+10260+9500=25160(平方厘米)同学们“哄”地笑了出来。还有个同学大声的说:“洗衣机罩要是有六个面,你怎么套在洗衣机上呢?”这时,我问:“这道题彻底做错了吗?找一找哪几步是正确的?”同学们纷纷举手:54×95×2=10260(平方厘米)和50×95×2=9500(平方厘米)这两步是正确的。这样既教育了其他同学,又找出了错误之处,还给了这位同学自信,让他体验到只有继续努力才能成功。所以,老师要对参差不齐的每一位学生都要给予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励所有同学像刘翔等奥运健儿那样勇于拼搏,能在不同的起跑线上跑出惊人的速度,可喜的成绩,让他们体验不断进步的快乐,让喜欢数学的同学多起来,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起来。
  五、动手实践生趣
  测量计算学校圆形运动场跑道的周长,长方体牙膏盒设计、制作等等。“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情境中主动的实践、体验、探究与交流”。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总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十分重要,是学好这门功课的重要前提。要使课堂气氛活跃,焕发生机,就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科学地设计学习活动,使学生不仅爱学、会学,而且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活泼,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让数学成为孩子们自觉追求的东西。这是我们所期待的,也是我们所追求的。
  • 【发布时间】2018/6/4 17:54:15
  • 【点击频次】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