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导入

 

【作者】 付 萍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教研室

【摘要】 语文课堂上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导入能调控课堂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劲头,为学生学习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尝试着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从重情和新奇的角度来谈谈我们应如何做好初中语文的课堂导入,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课堂导入;重情;新奇;兴趣;
【正文】古人写文章很讲究,尤其注重开头,常把开头称之为“凤头”。所谓“凤头”就是要求文章开头要精彩,要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这样的文章才有欣赏价值。换个角度来说,我们的语文课堂也需要有“凤头”,这个“凤头”也就是我们的课堂导入,即是需要能吸引学生兴趣的精彩的课堂导入。
  笔者教学初中语文十多年,从课堂的教学效果反馈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课堂导入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提到:“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因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课堂导入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但能否吸引学生的眼球,能否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能否让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并积极思考,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语文教学艺术论》曾经这样阐述过课堂导入的意义:“开讲,犹如文章的‘凤头’,小巧玲珑,它能在极端的时间内,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感情,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的情境中。”仔细揣摩个中含义,可以发现,课堂的导入必须切合学生的心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渲染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的情境当中,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积极思考,真正收获知识。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来创设良好的课堂导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选好触点,激发情感
  首先要重情,激发学生的情感触点。古人有语:“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初中教学一般是教授人教版的语文课本,课本精选的多是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涉猎甚广,但不会高深晦涩,比较契合初中生的学习心理。而里面有许多精彩绝伦的文章,让人读起来很有感触。但我们该如何把这种感触传递给学生呢?笔者认为身为语文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读课文时,为情所感,为情所动,真正进入课文角色。因为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汹涌起伏、激情澎湃的大海,他们渴望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渴望找到强烈的情感共鸣。我们虽然与学生有着较大的年龄差距,但如果能用自己的心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沟通彼此心灵的共同点,使学生找到情感的共鸣,那么文章的情感性就得到迸发,学生也能如饥似渴地汲取个中的意蕴。因此,笔者认为有些教师过于拘谨自己的情感,觉得上课就必须要严肃,不能有其他情感表露,是有点过了。课堂导入就需要教师根据课文情感的需要,或兴奋、或喜悦、或悲伤、或抑郁,学生才能感知到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才会激发他们的情感触点。
  我们在讲授朱自清的《背影》时,惯常用孟郊的《游子吟》引入,由母子之情延伸到父子之情,的确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但我尝试用另外一种情感导入,也获得颇好的效果。在讲授《背影》时,笔者想起了以前自己读初中时,都是由父亲送往镇上学校的,风雨无阻。每当看到父亲骑自行车绝尘而回的背影,笔者总是百感交集。于是笔者放弃了原本用《游子吟》引入的版本,深情地描绘了父亲送自己到学校的过程,看着他的背影离去,想到父亲的奔波劳碌,想到父亲的逐渐衰老,为了儿女雨里来,风里去,那曾经坚强的背影如今却日渐缩小。讲到这里笔者不禁泪水盈眶,然后就问学生:“你们是否曾经认真看过父母远去的背影?”学生陷入沉思,有些也忍不住抹眼泪。接着笔者趁势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借背影来表达浓浓的父子情的。”这样,笔者选择用自身的经历来抒发情感,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激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为这篇课文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如上沈复的《童趣》时,笔者把自己小时候做的一些趣事,如跳飞机,玩过家家等描绘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儿时做的趣事,由于学生刚上初中,因此还保留着许多幼稚的回忆,他们都很有兴趣地谈自己经历过的趣事,由此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我顺势就导入课本的学习,说:“古代的沈复也写过自己的童年趣事,我们看看古人的童年和我们今天的童年有何区别,从中得到什么样的感悟呢?”这样就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有了热情,自然就会主动地去探究与思考。
  有了情,教师在导入课文时就不再死板,学生自然也不再是应付式学习。学生是有思想和情感的实体,虽然不成熟,但只要找到情感的契合点,学生在学习时,就会不自觉地被课文所吸引,才能领略到语文的情感美。
  二、与其乐之,不如好之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从课堂一开始就能较好地投入学习状态,笔者尝试挖掘文本内外的新奇之处作为切入点。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告诉我们要对知识产生兴趣,只有对“知”乐而为之,才能不断积累更渊博的知识。笔者认为这句话就道出了我们教学的一个基本要诀,就如同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校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能够顺利进行,才能使学生真正得到所需要的知识,否则只能是牵牛上树。因此,如何在课堂导入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一般而言,人们的心理都是追新求异的,新奇的东西才能激发人的兴趣,因此导语设计必须新颖、奇特。学生看到自己没有接触过的新事物,就会感到新奇,因为新奇才觉有趣,深感有趣才会去学。
  例如,笔者在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先把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投影出来:“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学生一看到这个评价,都很好奇,这肯定是个严肃正直的人。然后笔者故意设疑,鲁迅先生真的是这么严肃,不苟言笑的人么?学生好奇心起来了。这时,笔者又把鲁迅的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书写在黑板上,学生看到这句话时,更加肯定地说,鲁迅肯定不是个爱开玩笑的人。看到学生的好奇心都被调动起来了,笔者把“俯首甘为孺子牛”补充出来,然后才说:鲁迅先生是爱憎分明的人,他对待敌人是毫不留情面的。但不等于说鲁迅先生没有普通人的情感,没有他温和、好玩的那一面。不信,看看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跟随鲁迅先生回到他童年的生活当中,感受他童年有趣的生活。”学生顿时感到很有意思,都很想知道鲁迅先生童年生活的场景究竟是如何的。在笔者的不断设疑中,学生不断地被激发起好奇心,本以为鲁迅先生是个“横眉冷对”的人物,然后笔者再来个回马枪,却道出鲁迅其实也是个具有普通人情感的人物而已。那样的话,学生就能初步感知鲁迅形象的多样化,为以后学习鲁迅的其他文章也做了铺垫。
  三、结语
  课堂导入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只是我们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时,所导入的内容不能子虚乌有,不能说一些无根据的所谓“野史故事”,应选择一些与课文有紧密联系的。例如笔者在讲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先讲六一居士的来历,讲《范进中举》时先讲古代科举考试的残酷性。学生本身的知识面不是很广泛,当他们接触到这些新颖、奇特的内容时,自然而然地就被吸引了,那么学习的注意力就比较集中,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就比较良好了。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导入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这样才能更加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可以适当地运用多媒体工具,如录音朗读、幻灯放映、音乐伴奏等,这对激发学生兴趣和情感同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不管何种形式的课堂导入,都必须切合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正确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抓准学生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整体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巢宗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S].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 【发布时间】2018/6/4 18:39:09
  • 【点击频次】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