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作者】 刘 静

【机构】 黑龙江省依安县向前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重视对学生美育教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不断发扬光大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学生真正做到读书与做人的高度完美的统一,就必须尽全力挖掘文本体现传统美德的底蕴,要善于将传统美德施于潜移默化中,让传统美德在语文课堂闪光。让传统美育之花尽相绽放,现就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一点心得体会介绍如下:
  一、在阅读教学中感受美
  语文是一座色彩缤纷的绚丽的大花园,传统美德教育是环园中的一朵奇葩,语文学科在知识性和人文性关照中,让学生感受祖国地域广大,山河之美丽,实践证明,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主要是通过熏陶渲染、潜移默化渗透出来的。语文学科,结合一些有代表性的课文,如《桂林山水》、等进行热爱祖国和为祖国而献身的高尚品德教育,在《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让学生体会战士的民族气节,而对死亡的大义凛然气概,这些美德相关文章,我都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切入点,抓住每篇课文感情,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二、在古诗吟诵中体验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有种蕴藏着许多美德教育的诗篇,我利用诗的格律特点,抓住吟诵这一关键环节,因此我特别注重古诗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在明代文嘉《明月》诗中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长歌行》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可谓家喻户晓。这两首劝学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年少和年老相对照,以时间的悄然逝去衬托光阴的可贵。这些劝学诗都是教育自己的子女养成立志勤学的好品质。像这样的诗很多,如《劝学》、朱熹的《观书有感》。我借助这些古诗文教育学生要从现在做起,从一点点小事做起,以立志勤学的人、事为榜样,继承弘扬立志勤学的美德,从小立下勤学志,长大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接班人。
  除此之外,古诗中还蕴藏着热爱家乡、生产劳动、关心百姓疾苦、珍惜时间、爱惜粮食、关心老人、团结兄弟,孝敬父母等许多传统美德教育因素,在教学中我们都可以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情入境,相机地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的教育。
  三、在讲故事中传播美
  在执教《拐弯儿处的回头》一课时,对其中的一个情节,“我摔倒了,爸爸没有理睬。”的这一情节,让学生做了讨论,一部分学生不理解父母的做法,甚至认为他们这样做太不应该了,更有甚者和父母的关系搞得很僵,我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课到高潮时,我因势利导地说:“孝敬尊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同学们都微笑着表示赞同。
  我还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同学们讲述《传美故事》,并谈自己受到的启发教育。
  2、师长的表率作用。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教师要“身正为范”。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学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对教师而言,其言行首先要具有传统美德修养,然后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启迪、感染学生,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在思想上和实践上进行“修行”,深刻体会传统美德的内涵,这对教师确立新的德育观念,培养人文精神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要多多的了解中华民族光辉历史和文化发展脉络,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在学习中提高其道德水准和国学修养,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合格的传统美德教育工作者。
  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处处用心,经常留心,从文本中努力寻找德育教育内容,均可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做到教书育人,做到智育与德育的结合,让语文教学变得生动而美好,也让传统美德教育得到更好的落实,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之奇葩一定会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盛开。
  • 【发布时间】2018/6/4 18:55:13
  • 【点击频次】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