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探析
【关键词】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有效方法;探析;
【正文】要想做到高中化学课堂更加高效,就要做到教师付出少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让学生学到化学知识。具体说来,就是教师利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到化学的学习中,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形成和学生的良好互动,同时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课堂效率最佳化。以下就如何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进行分析。
一、课前预习阶段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进行必要预习,高中化学作为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就更加需要课前预习的环节。比如学生在学习《物质的分类》之前,教师要布置预习任务,除了对课文内容大致掌握之外,还要结合生活实际,观察生活现象,比如《几种重要的化合物》中,氯化钠是可作为调味剂,但是人们也会听说“吃盐致死”的新闻,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利用网络,查询“真相”,我们日常食用的盐到底有没有危害,其主要成分是是什么,工业用盐可否食用?其哪些成分对人身体有害。教师布置这样的任务,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预习。此外,教师在讲到新的内容时,也要顺便对之前的知识进行“回放”,教师要简明扼要的把重点知识呈现出来,如果学生当时没有很好的掌握其中的内容时,就要马上翻阅课本或者资料,进行知识的补充。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对于重点和难点知识要做好把控,同时要保证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难度适中,具有话题性,并且对于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要做好解答准备,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
二、课堂上的化学实验
高中生学习化学需要掌握好理论知识,然后对化学概念、定义和公式进行运用,但是仅仅依靠化学知识学习就会让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到枯燥。在化学的学习中,常常伴随着大量的实验来证实化学现象,这也正是化学吸引学生目光的地方,学生总会有在实验中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在实验中通过学生之间的配合达到实验目的,会让每一名参与者都收获到快乐。比如学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在进行硫酸铜的氧化实验时,通过水和硫酸铜的结合,就会产生化学反应,当学生看到试管中的白色粉末逐渐变成蓝色晶体的时候,也正是学生感受到科学魅力的时刻,当学生走向实验台都会被各种颜色色试剂和颜色不一的玻璃器皿所吸引。所以说,高效的课堂教学中,化学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只要是课本中示范的实验,都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进来,在具体的教学中,通常学生会观看教师进行一次示范,或者通过多媒体中实验的操作让学生看到细微的化学变化,让后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在人教版的高一化学中,第一章内容就是《从实验学化学》,所以说学生要想打开化学世界的大门就要通过实验来提升认知,学生操作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强化记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会得到提升,从多面实现了化学核心素养的提高。
三、生活中的化学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可以服务并运用生活。教师要在教学时多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会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比如说,人们在遇到轻微的擦伤时,可以用到碘伏进行消毒;如果被蚊子叮到也可以使用以氢氧化钠为主要成分的消毒水;家用的灯泡中,导电发光的是金属钨;而一捆新的铁丝表面,都会渡上一程金属锌;不锈钢之所以不会生锈,是因为在炼钢过程中融入了金属铬和金属镍;侯德榜先生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钠。这些都是和化学有关的常识,教师在讲到相关知识时,要适时的融到其中,这样不仅普及了化学常识,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培养,这种理论和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的深入发展下,要想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需要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同时发挥出实验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此外,还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发掘和化学相关的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好化学课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并在教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化学知识体系,为学生以后的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肖敏.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初探[J].学周刊,2016,12(12):180-181.
[2]李小娟.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2).
[3]白文君.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初探[J].东西南北:教育,2017(18):00037-00037.
一、课前预习阶段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进行必要预习,高中化学作为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就更加需要课前预习的环节。比如学生在学习《物质的分类》之前,教师要布置预习任务,除了对课文内容大致掌握之外,还要结合生活实际,观察生活现象,比如《几种重要的化合物》中,氯化钠是可作为调味剂,但是人们也会听说“吃盐致死”的新闻,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利用网络,查询“真相”,我们日常食用的盐到底有没有危害,其主要成分是是什么,工业用盐可否食用?其哪些成分对人身体有害。教师布置这样的任务,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预习。此外,教师在讲到新的内容时,也要顺便对之前的知识进行“回放”,教师要简明扼要的把重点知识呈现出来,如果学生当时没有很好的掌握其中的内容时,就要马上翻阅课本或者资料,进行知识的补充。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对于重点和难点知识要做好把控,同时要保证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难度适中,具有话题性,并且对于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要做好解答准备,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
二、课堂上的化学实验
高中生学习化学需要掌握好理论知识,然后对化学概念、定义和公式进行运用,但是仅仅依靠化学知识学习就会让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到枯燥。在化学的学习中,常常伴随着大量的实验来证实化学现象,这也正是化学吸引学生目光的地方,学生总会有在实验中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在实验中通过学生之间的配合达到实验目的,会让每一名参与者都收获到快乐。比如学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在进行硫酸铜的氧化实验时,通过水和硫酸铜的结合,就会产生化学反应,当学生看到试管中的白色粉末逐渐变成蓝色晶体的时候,也正是学生感受到科学魅力的时刻,当学生走向实验台都会被各种颜色色试剂和颜色不一的玻璃器皿所吸引。所以说,高效的课堂教学中,化学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只要是课本中示范的实验,都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进来,在具体的教学中,通常学生会观看教师进行一次示范,或者通过多媒体中实验的操作让学生看到细微的化学变化,让后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在人教版的高一化学中,第一章内容就是《从实验学化学》,所以说学生要想打开化学世界的大门就要通过实验来提升认知,学生操作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强化记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会得到提升,从多面实现了化学核心素养的提高。
三、生活中的化学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可以服务并运用生活。教师要在教学时多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会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比如说,人们在遇到轻微的擦伤时,可以用到碘伏进行消毒;如果被蚊子叮到也可以使用以氢氧化钠为主要成分的消毒水;家用的灯泡中,导电发光的是金属钨;而一捆新的铁丝表面,都会渡上一程金属锌;不锈钢之所以不会生锈,是因为在炼钢过程中融入了金属铬和金属镍;侯德榜先生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钠。这些都是和化学有关的常识,教师在讲到相关知识时,要适时的融到其中,这样不仅普及了化学常识,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培养,这种理论和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的深入发展下,要想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需要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同时发挥出实验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此外,还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发掘和化学相关的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好化学课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并在教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化学知识体系,为学生以后的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肖敏.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初探[J].学周刊,2016,12(12):180-181.
[2]李小娟.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2).
[3]白文君.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初探[J].东西南北:教育,2017(18):00037-00037.
- 【发布时间】2018/6/4 19:56:43
- 【点击频次】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