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析中小学生作文写作
【关键词】 ;
【正文】 一说到作文,很多同学就头皮发麻,这几乎是一个通病,究其原因,我认为一是大家生活经历少,感受不深;二是平常写的少,又不注意积累;再加之缺乏一些必要的写作技巧。所以对于写作,不但无丝毫兴趣可言,而且成为一种累赘、包袱,视为畏途。纵观中小学生作文,无非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抒情、议论几种类型。学生作文中经常出现文不对题,篇幅太短或太长,错别字,病句多,语言贫乏,苍白无力,立意不新颖,中心不突出,结构紊乱,胡编乱造等毛病,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留心周围生活中的人和事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对生活艺术的再现。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要言之有物,能打动读者,非真在真事不可,因为中小学生的写作范围不外乎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留不留心观察与体验是是否具有较高写作情感的关键。现在的农村学生,多是父母在外打工,与爷爷奶奶或自己的亲戚生活在一起,缺乏父母的亲情和引导,加之代沟,社会影响,身心早熟等因素,思想、情绪经常处于忧愁、焦虑状态,喜怒无常,情感丰富。我班有一个学生,因父母都外出务工,跟四爸生活在一起(四爸是单身汉),性格、喜好差异很大,该生注意留心观察其言行,悉心体验,有一次作文《渴望》,触题生情,时低头,时昂首,时掩面,时抽泣,最后,情到深处竞泣不成声,泪洒字里行间,这篇浸满小作者情感和泪水的文章,读来让人感慨唏嘘,特别是最后的声声呼唤,真是声声带泪,字字带血,感人肺腑。所以,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悉心观察体验,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情文并茂,深深地打动读者,引起共鸣。
二、注意立意和构思
立意,就是根据写作要求确定写作目的和主旨。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王夫之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乌合之众。”立意要高远、正确、新颖,敢于见别人所未见,发别人之未发,不人云亦云,眼光独特,见解独到,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构思要精,要新颖独创,不落窠臼。要做到这些,必须平时多阅读一些名家名作,借鉴他们独特的立意,构思,还要多练笔,找同学,老师点评修改,久而久之,相信自己的写作水平会有显著提高。
三、注意积累和应用
古人云:“聚沙成塔,积腋成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平时注意积累一些优美的,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富有哲理的词语或句子,如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格言等,写作时适当运用,不失为我们的作文增添亮点的好方法,它们点缀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如同相声段子中的“包袱”,恰到好处,引人发笑,发人深醒,妙趣横生,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多读,多记,从课文,报刊杂志中摘抄,在平时的生活中,从别人口里听来的及时记下来备用。积累要多,要广,运用才适度,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否则,运用过多,过滥,有堆砌词藻之嫌,反为不美。
四、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好的文章这所以好,在写作技巧的表现手法上都有其独到之处。我们在阅读文章和听老师分析时要细心领悟、体会。那些文质俱佳的文章,我认为有如下几点值得借鉴:①在谋篇布局上,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所谓“凤头”,就是开篇要精彩,要引人人胜,要别具一格,怎样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有如下一些途径,值得一试,如用歌曲,格言,俗语或设疑等方式,较为新颖别致,能吸引读者的视线。“猪肚”就是内容要充实,要用典型的人和事例,阐述事件序尾或道理,使读者清楚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或使自己的观点立于不败之地。“豹尾”即文章收束要干脆,利索,有力,不拖泥带水。或照应开头,首尾圆合,或揭示主题,或深化中心,或留有余地,让读者反复咀嚼回味无穷。②在情节处理上,古人有“文似看山喜不平…‘一波三折”的波折说,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巧合说等,要尽量避免平铺直叙,前后脱节,矛盾的现象,行文上衔接紧密,过渡自然。③在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的运用上,要合理、自然、灵活、巧妙。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灵活、巧妙;联想,想像合理,丰富,象征突出;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运用自然,因文而异。
五、注意斟酌宇句,反复修改
关于斟酌字句,古人有“推敲”的典故,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辟见解。同样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效果截然不同。如有一次作文讲评,有一处需表达出一位同学因和弟弟逗乐过了头,把弟弟弄哭了,想尽办法也无效,很着急,为了准确表达这种心情,我让同学们发表看法,很多同学都用“又急又怕”、“慌乱”这些字眼,平淡无奇,但有一位同学用了一个歇后语“豆腐掉进炭灰里——吹也不是,拍也不是。”来表达,非常准确、传神,令人甚节赞叹。所以文章初稿完成以后,要反复斟酌,修改,选择最确切的词,句子,表情达意,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是我总结十几年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的一点初浅体会,当然,要写好作文,需注意的地方还很多。总之,作文有法,但无定法,需要大家不断总结,探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别人和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取长补短,创出自己的风格。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自己的努力,大家一定能出一手气韵生动,文质俱佳的好文章。
一、要留心周围生活中的人和事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对生活艺术的再现。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要言之有物,能打动读者,非真在真事不可,因为中小学生的写作范围不外乎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留不留心观察与体验是是否具有较高写作情感的关键。现在的农村学生,多是父母在外打工,与爷爷奶奶或自己的亲戚生活在一起,缺乏父母的亲情和引导,加之代沟,社会影响,身心早熟等因素,思想、情绪经常处于忧愁、焦虑状态,喜怒无常,情感丰富。我班有一个学生,因父母都外出务工,跟四爸生活在一起(四爸是单身汉),性格、喜好差异很大,该生注意留心观察其言行,悉心体验,有一次作文《渴望》,触题生情,时低头,时昂首,时掩面,时抽泣,最后,情到深处竞泣不成声,泪洒字里行间,这篇浸满小作者情感和泪水的文章,读来让人感慨唏嘘,特别是最后的声声呼唤,真是声声带泪,字字带血,感人肺腑。所以,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悉心观察体验,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情文并茂,深深地打动读者,引起共鸣。
二、注意立意和构思
立意,就是根据写作要求确定写作目的和主旨。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王夫之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乌合之众。”立意要高远、正确、新颖,敢于见别人所未见,发别人之未发,不人云亦云,眼光独特,见解独到,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构思要精,要新颖独创,不落窠臼。要做到这些,必须平时多阅读一些名家名作,借鉴他们独特的立意,构思,还要多练笔,找同学,老师点评修改,久而久之,相信自己的写作水平会有显著提高。
三、注意积累和应用
古人云:“聚沙成塔,积腋成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平时注意积累一些优美的,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富有哲理的词语或句子,如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格言等,写作时适当运用,不失为我们的作文增添亮点的好方法,它们点缀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如同相声段子中的“包袱”,恰到好处,引人发笑,发人深醒,妙趣横生,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多读,多记,从课文,报刊杂志中摘抄,在平时的生活中,从别人口里听来的及时记下来备用。积累要多,要广,运用才适度,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否则,运用过多,过滥,有堆砌词藻之嫌,反为不美。
四、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好的文章这所以好,在写作技巧的表现手法上都有其独到之处。我们在阅读文章和听老师分析时要细心领悟、体会。那些文质俱佳的文章,我认为有如下几点值得借鉴:①在谋篇布局上,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所谓“凤头”,就是开篇要精彩,要引人人胜,要别具一格,怎样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有如下一些途径,值得一试,如用歌曲,格言,俗语或设疑等方式,较为新颖别致,能吸引读者的视线。“猪肚”就是内容要充实,要用典型的人和事例,阐述事件序尾或道理,使读者清楚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或使自己的观点立于不败之地。“豹尾”即文章收束要干脆,利索,有力,不拖泥带水。或照应开头,首尾圆合,或揭示主题,或深化中心,或留有余地,让读者反复咀嚼回味无穷。②在情节处理上,古人有“文似看山喜不平…‘一波三折”的波折说,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巧合说等,要尽量避免平铺直叙,前后脱节,矛盾的现象,行文上衔接紧密,过渡自然。③在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的运用上,要合理、自然、灵活、巧妙。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灵活、巧妙;联想,想像合理,丰富,象征突出;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运用自然,因文而异。
五、注意斟酌宇句,反复修改
关于斟酌字句,古人有“推敲”的典故,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辟见解。同样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效果截然不同。如有一次作文讲评,有一处需表达出一位同学因和弟弟逗乐过了头,把弟弟弄哭了,想尽办法也无效,很着急,为了准确表达这种心情,我让同学们发表看法,很多同学都用“又急又怕”、“慌乱”这些字眼,平淡无奇,但有一位同学用了一个歇后语“豆腐掉进炭灰里——吹也不是,拍也不是。”来表达,非常准确、传神,令人甚节赞叹。所以文章初稿完成以后,要反复斟酌,修改,选择最确切的词,句子,表情达意,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是我总结十几年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的一点初浅体会,当然,要写好作文,需注意的地方还很多。总之,作文有法,但无定法,需要大家不断总结,探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别人和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取长补短,创出自己的风格。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自己的努力,大家一定能出一手气韵生动,文质俱佳的好文章。
- 【发布时间】2018/7/2 18:42:28
- 【点击频次】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