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如何加强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关键词】 加强;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正文】一、以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现在农村初中的学生,家长大多数外出打工,基本上属于留守儿童,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对于物理这科,有些学生由于基础太差,反映上物理课仿佛是在听“天书”,于是破罐子破摔,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我深知必须得先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伙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感兴趣的事物学生会主动、愉快地探究它,使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物理课的趣味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最容易激发起兴趣,特别是在八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物理时,一定要充分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我一般在开学初,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并不是急着要上新课,而是要求自己一定要充分准备一些有趣的实验展示给学生看。比如“神奇”的小药丸、“不倒翁”、“九龙杯”、“烧不坏的手绢”“神奇的墨水”等学生未见未闻的新鲜实验演示给他们看,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一个好的开始往往已经成功一半,也许第一堂课后,学生就会喜欢上物理课或喜欢上你这位教师。因此,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既是教学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又例如:在“纸锅烧水”、“喷泉”、“叉鱼”、“空中跳动的乒乓球”等生动有趣的实验,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见到这些新奇的现象出乎他们的想象,使他们兴趣盎然,他们的学习欲望强烈,学习中会感到轻松愉快,又培养提高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学好物理的信心就会越来越强。
二、把实验教学融于生活中
“从生活取得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这就告诉我们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物理与人们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是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替代的。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注意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实验,让物理实验回到生活中,并将物理实验应用于生活中。在学习《密度》后,我要学生试着鉴别身边的物体是否是实心或纯的。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惯性知识时,用小木块代替汽车,用钢笔盖代替人,模拟汽车紧急刹车和汽车突然启动时的现象,让学生了解不系安全带的危害。在教学升华的知识时,学生对升华现象比较陌生,教学中我不但用碘做了演示实验,还介绍人们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原理。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升华现象,例如樟脑丸变小,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等。在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演示“撞船”事件。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结合撞车的交通事故,来巩固、论证所学的知识。在教学“液体压强的特点”时,要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上台实验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课的兴趣,又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或物理原理,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效益。
三、让学生动手制作实验器材
由于我校处于相对比较偏远的山区,各种实验器材配套不齐,很多实验器材不是旧、差就是少,甚至是无。而有时又因为教师课程安排冲突,使得本来实验器材就短缺的状况更为严重。但如果光凭教师口头讲实验,显然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空洞的讲解也难以让学生理解。几年前,我有幸外出培训,听了一位优秀物理教师的讲座,感触很深,那位老师经常带动学生利用身边的每一件物品“变废为宝”地制作出了教学中的实验器材。不但解决了实验器材短缺的问题,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明白身边每一件物品都是有用的,只要我们努力思考,勇于创造,就会“变废为宝”为生活所用。更让学生懂得从生活中学习物理,将物理知识用于生活。
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能动手制作的实验器材,就带领学生一起制作。例如在学习与电路相关的知识时,我用一块大木板带领学生组装家庭电路,教学时一起思考各种现象和规律,学生觉得非常实用,上课也变得特别认真。在学习《重力》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制作了“神奇的小药丸”、“不倒翁”,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动手制作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在学习连通器时,课堂上当堂用一个一次性塑料杯和一要吸管制作“九龙杯”模型,让学生不仅明白了其中的奥妙,还明白了小材料大作用的节源意识。在学习《变阻器》时,和学生一起利用一根笔芯制作出简单的滑动变阻器,不但效果易见,还一下子就让学生明白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在学习《电磁铁》时,引导学生回家制作电磁铁,课堂内来比赛。在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布置学生用竹片制作“竹蜻蜓”,在学习飞机的升力的时候,用泡沫块做成飞机机翼形状,用电吹风来模拟飞机的起飞。在学习《杠杆》一节时,布置了课后小制作活动——用生活中的器材自制简易杆秤,并指导了制作方法,约定完成后全班进行评比,学生感到很新奇,回家后开始寻找器材、制作,忙得不亦乐乎。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充分调动,同时也消除了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困惑。在学习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时,玻璃棒、橡胶棒演示效果不明显,利用塑料泡沫与手摩擦,再把塑料泡沫悬挂,用另一与手摩擦过的塑料泡沫去靠近,实验效果非常明显。而在学习液体内部的压强时,在一个矿泉水瓶的不同深度扎两个小孔,再往瓶子内加水,观察水射出的远近,从而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这样即直观的体现了实验结论,又让学生了解到物理规律可以用生活常见的物体来探究,真正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四、利用多媒体进行物理实验
在传统常规实验中受到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用视频播放托里拆利实验,让学生通过观看录相来了解托里拆利实验是如何测量出大气压强的。在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结构时,如果靠教师口头讲授学生难以理解,我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播放原子和分子的结构,学生不但学习兴致高涨,效果也大有改观。
我还经常在网络上搜集一些有关物理知识的实验,组织学生观看,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奥妙与物理知识有关,比如前不久湖南电视台的科学实验室节目中就有很多这样吸引学生的实验,我经常鼓励学生去收集观看。
五、拓展课外实验教学
教学不应该只限于课堂上,物理教学还可以在课外生活、游戏和活动中开展,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比如开展一些物理兴趣小组,平时在黑板报等宣传栏上出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奥赛题等知识。
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农村中学不能因为教学条件简陋就削弱或忽弱实验教学,反而更应重视它,因地制宜,创造条件,保证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让学生在经历实验教学探究过程 中,增强和提高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017年第5期
现在农村初中的学生,家长大多数外出打工,基本上属于留守儿童,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对于物理这科,有些学生由于基础太差,反映上物理课仿佛是在听“天书”,于是破罐子破摔,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我深知必须得先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伙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感兴趣的事物学生会主动、愉快地探究它,使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物理课的趣味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最容易激发起兴趣,特别是在八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物理时,一定要充分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我一般在开学初,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并不是急着要上新课,而是要求自己一定要充分准备一些有趣的实验展示给学生看。比如“神奇”的小药丸、“不倒翁”、“九龙杯”、“烧不坏的手绢”“神奇的墨水”等学生未见未闻的新鲜实验演示给他们看,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一个好的开始往往已经成功一半,也许第一堂课后,学生就会喜欢上物理课或喜欢上你这位教师。因此,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既是教学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又例如:在“纸锅烧水”、“喷泉”、“叉鱼”、“空中跳动的乒乓球”等生动有趣的实验,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见到这些新奇的现象出乎他们的想象,使他们兴趣盎然,他们的学习欲望强烈,学习中会感到轻松愉快,又培养提高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学好物理的信心就会越来越强。
二、把实验教学融于生活中
“从生活取得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这就告诉我们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物理与人们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是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替代的。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注意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实验,让物理实验回到生活中,并将物理实验应用于生活中。在学习《密度》后,我要学生试着鉴别身边的物体是否是实心或纯的。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惯性知识时,用小木块代替汽车,用钢笔盖代替人,模拟汽车紧急刹车和汽车突然启动时的现象,让学生了解不系安全带的危害。在教学升华的知识时,学生对升华现象比较陌生,教学中我不但用碘做了演示实验,还介绍人们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原理。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升华现象,例如樟脑丸变小,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等。在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演示“撞船”事件。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结合撞车的交通事故,来巩固、论证所学的知识。在教学“液体压强的特点”时,要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上台实验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课的兴趣,又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或物理原理,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效益。
三、让学生动手制作实验器材
由于我校处于相对比较偏远的山区,各种实验器材配套不齐,很多实验器材不是旧、差就是少,甚至是无。而有时又因为教师课程安排冲突,使得本来实验器材就短缺的状况更为严重。但如果光凭教师口头讲实验,显然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空洞的讲解也难以让学生理解。几年前,我有幸外出培训,听了一位优秀物理教师的讲座,感触很深,那位老师经常带动学生利用身边的每一件物品“变废为宝”地制作出了教学中的实验器材。不但解决了实验器材短缺的问题,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明白身边每一件物品都是有用的,只要我们努力思考,勇于创造,就会“变废为宝”为生活所用。更让学生懂得从生活中学习物理,将物理知识用于生活。
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能动手制作的实验器材,就带领学生一起制作。例如在学习与电路相关的知识时,我用一块大木板带领学生组装家庭电路,教学时一起思考各种现象和规律,学生觉得非常实用,上课也变得特别认真。在学习《重力》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制作了“神奇的小药丸”、“不倒翁”,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动手制作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在学习连通器时,课堂上当堂用一个一次性塑料杯和一要吸管制作“九龙杯”模型,让学生不仅明白了其中的奥妙,还明白了小材料大作用的节源意识。在学习《变阻器》时,和学生一起利用一根笔芯制作出简单的滑动变阻器,不但效果易见,还一下子就让学生明白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在学习《电磁铁》时,引导学生回家制作电磁铁,课堂内来比赛。在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布置学生用竹片制作“竹蜻蜓”,在学习飞机的升力的时候,用泡沫块做成飞机机翼形状,用电吹风来模拟飞机的起飞。在学习《杠杆》一节时,布置了课后小制作活动——用生活中的器材自制简易杆秤,并指导了制作方法,约定完成后全班进行评比,学生感到很新奇,回家后开始寻找器材、制作,忙得不亦乐乎。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充分调动,同时也消除了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困惑。在学习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时,玻璃棒、橡胶棒演示效果不明显,利用塑料泡沫与手摩擦,再把塑料泡沫悬挂,用另一与手摩擦过的塑料泡沫去靠近,实验效果非常明显。而在学习液体内部的压强时,在一个矿泉水瓶的不同深度扎两个小孔,再往瓶子内加水,观察水射出的远近,从而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这样即直观的体现了实验结论,又让学生了解到物理规律可以用生活常见的物体来探究,真正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四、利用多媒体进行物理实验
在传统常规实验中受到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用视频播放托里拆利实验,让学生通过观看录相来了解托里拆利实验是如何测量出大气压强的。在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结构时,如果靠教师口头讲授学生难以理解,我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播放原子和分子的结构,学生不但学习兴致高涨,效果也大有改观。
我还经常在网络上搜集一些有关物理知识的实验,组织学生观看,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奥妙与物理知识有关,比如前不久湖南电视台的科学实验室节目中就有很多这样吸引学生的实验,我经常鼓励学生去收集观看。
五、拓展课外实验教学
教学不应该只限于课堂上,物理教学还可以在课外生活、游戏和活动中开展,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比如开展一些物理兴趣小组,平时在黑板报等宣传栏上出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奥赛题等知识。
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农村中学不能因为教学条件简陋就削弱或忽弱实验教学,反而更应重视它,因地制宜,创造条件,保证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让学生在经历实验教学探究过程 中,增强和提高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017年第5期
- 【发布时间】2018/7/3 9:31:30
- 【点击频次】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