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预学能力

 

【作者】 杨 忠

【机构】 青海省同徳县城关学校

【摘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中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预学就是让学生在未知领域领先于老师进行自主学习,有效的预学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教师,应尽早的把学生领进预学的领域,让学生在学习上能够“独立”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预学任务;预学指导;“生本化”课堂;
【正文】预学是联系课堂内外的一座桥梁。通过预学,可以让学生知道下一节课即将学习的主要内容,明确下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通过对预习情况的检测,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如何来指导学生的预学呢?接下来,我将结合平日的教学,浅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明确目标,知道预学任务
  在指导学生进行预学时,首先要对学生提出预学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必须是明确、具体的,并且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自学能力还比较薄弱,学生不知道要预学什么,这就可能导致学生的预学就是像看小说一样,只是简单的把书本浏览一遍,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预学的效果。其根本原因,就是预学的目标不明确。所以我给学生布置预学作业时提出了如下的要求:仔细看书中的情境图,用你自己的语言叙述图中都有些什么,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你能发现哪些数量之间有关系?你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吗?通过这样具体明确的预学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就有了目标和方向,就能抓住书本上的关键语句,同时,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也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预学,才能真正达到到预期的效果。由于课前带着问题进行了充分的预学,课堂上再经过交流互学,学生很容易就豁然开朗了!
  比如图形的认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图形与位置、体积计算等内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而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更有利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因此布置的预学任务就要侧重于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通过自主探索,逐步认识简单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学生只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观察,才能不断的生成新知。然后,在和小组其他成员的合作交流过程中以及老师的点拨下得到能力的提升。
  二、利用学案,加强预学指导
  小学的学生,他们的自学能力还不是很强,很多时候需要引导、指点。在平日的教学中,我常用学案的形式,来加强对学生预学的指导,使学生的预学有章可循,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在预学时摸不着头绪、抓不住重点的现象。预学学案内容一般包含下列几项内容:1.新课中要涉及的旧知识,初步了解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为学习新知识作好充分的铺垫;2.新课中所应用的主要方法;3.新课中要学习的概念、规律;4.新课中所涉及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步骤;5.在预学新课时,对新课中的重要的法则、概念、原理、定律以及不懂的地方用“    ”或“?”等符号作一些标志;6.动手做。 预学时要求学生勤动手,对书上的实物、直观图、线段图、模型等要动手做一做,动手画一画,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7.动脑想。我们在预学时要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要能针对新知识,提出一些有价值、有思考性的问题,并能积极和同学进行探讨。通过预学学案,大大增强了学生的预学能力,也加深了新知和旧知的相互联系。久而久之,学生最终会从预学学案的框架中解放出来,真正学会怎样去预学。
  三、布置练习,检测预学效果
  结合学案提示,通过看书,学生对将要学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是否确切,在预学过程中还有哪些不到位的地方,预学时有没有引起进一步的思考,预学时会碰到什么样的困难,这都需要学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呈现,这样就有利于教师正确掌握学生的预学状况,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有了一定的目标性。预学练习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学案中的尝试练习以基础题目为主,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通过预习对新知和旧知的掌握情况,它的来源可以是书本上的习题,配套的练习册上的基本题或者自己编制的题目。书上有实例,学生通过模仿,完成解答,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计算。学生通过练习,对预习的内容就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这节课的重点所在。
  四、加强检查,强化预学意识
  在同一个班级中,每个同学的学习自觉性是有所不同的,有的会很自觉,有的就会偷工减料,不能认真完成。所以为了督促学生,促使他们养成预学的习惯,教师必须加强检查学案的完成情况。有检查才有落实,有测评才会有促进。每节课,可用二到三分钟的时间对学生的预学情况加以检查,并给学生恰当的评定,要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预学兴趣。同时,对一些偷懒的学生给于鞭策,逐渐使这些学生由不自觉变成自觉,最终养成高质量预学的良好习惯。
  五、相辅相成,教学预学互促
  学生通过预学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和掌握,也会有思考和疑惑,他们希望把自己的所得展示出来,把自己的思考表达出来,使自己的疑惑得以解答,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得以展现自己和解决疑惑的机会。有效的课前预学,不仅能促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持续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学是学习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环节,它既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参与学习的一条必经之路。总而言之,只有抓好课前预学这一“牛鼻子”,才能打造生本课堂,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学会 《浅谈课前预习的重要性》现代农村科技,2011(18)
  [2]蒋新华 《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初探》中等职业教育,2007(2)
  • 【发布时间】2018/7/3 9:56:24
  • 【点击频次】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