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新课程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创设

 

【作者】 吕恒凤

【机构】 广西陆川县初级中学

【摘要】 教学中的情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起端,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是化学新课程对化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通过对实验情境、问题探究情境、生活情境、多媒体情境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性的创设研究,对课堂教学环节中情境的合理创设进行探讨,从而对九年级化学教材的情境教学有一定的把握和设计,使之更好的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服务。

【关键词】 教学情境;课堂教学;初中化学 ;
【正文】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典型的教学情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相比一般的教学形式,情境教学因为其现实性、生动性、丰富性、趣味性激发了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和吸收,满足了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促进了“自我发展”的变化过程,因此而备受广大教学工作者的推崇和喜爱。
  一、创设实验探究情境,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重要方法和必要手段,我们应加强实验教学,充分挖掘实验的教学功能,尝试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使实验情境发挥应有的作用。化学实验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激疑情境,其实验过程充满着探求的因素、神奇的实验现象吸引着学生的注意,是一个可以强化学生好奇心理的“教学场”、“激疑场”。实践证明,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是强化学生好奇心的重要因素。实验设计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更能有效地强化其好奇心理。所以作为老师要多为学生提供设计实验和动手做实验的机会,让学生根据问题来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例如: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中,不是老师告诉学生结论,而是让学生象科学家一样设计实验,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发现规律,体验成功的喜悦。
  师:现有铁片、铜片、硝酸银溶液和盐酸四种物质。欲确定铁、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请同学们先设计实验方案。
  生1:铁和硝酸银、铁和盐酸、银和盐酸、铜和盐酸、铜和硝酸银。
  生2:铁和盐酸、铜和盐酸、铜和硝酸银。
  生3:铁和盐酸、铁和硝酸银、铜和硝酸银。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三个方案哪个是最佳方案呢?
  (同学们热烈讨论,互相补充,有的发现了自己方案的不足,有的发现了别人方案的优点,最后确定出最佳方案。)
  生4:生2的方案最好。
  师:为什么其他方案不够好呢?
  生5:生1的方案虽然正确但有点罗嗦,生3的方案根本不可行,因为无法确定银的位置。
  师:同学们不但设计出了实验方案,而且还选出了最佳方案。下面我们就用最佳方案做实验进行验证。
  (同学们很快就做完了实验)
  师:如果我们再把镁、铂这两种金属加进去,那么它们的位置应该在哪儿呢?
  听到这一问题后同学们马上投入到新的实验设计中……
  运用化学实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抓住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求知欲旺盛,其过程直观、富有启发性。例如,在绪言课中适当补充两个有趣的实验:其一魔棒点灯——用蘸有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玻璃棒去碰酒精灯的灯芯就可以点燃酒精灯。其二用无色酚酞浸过的蝴蝶状滤纸放在浓氨水瓶口上方,滤纸上很快就会出现一只红色蝴蝶,再将滤纸放在浓盐酸瓶口上方时,蝴蝶又渐渐褪色。象这种魔术般的实验情境让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设置有效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如:教学《燃烧和灭火》时,在做完演示实验“燃烧的条件”后,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燃烧的三个条件,接着教师又分别点燃两根火柴,学生观察到一根竖直向上的火柴火焰很快熄灭,而另一根平放(或向下)的火柴火焰却不会熄灭,如此反复数次,结果都一样。教师及时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分析上述现象,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探索欲望,经仔细逐步引导,学生共同分析、讨论,得出正确的解释结论。利用各种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
  三、联系生活情境,使其学以致用
  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密切课程内容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关系,化学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实践性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从化学角度进行分析,很多问题也可以利用化学知识进行解决。教师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能对普通的日常生活现象产生好奇心,并喜欢尝试利用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所读的书、所看到的现象、所想的问题、所接触的事物、所面对的生活等有很多都充满着问号,充满着神奇,其中有许多就可以利用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去解释去回答。教师可设法利用一些生活现象创设情境,强化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学习“物质组成的表示”时请学生各自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用到的药品、食品标签、果汁饮料的包装纸,在课堂上请学生观察各种包装说明并要求学生分析有关成分及其含量的意义。再如,在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的学习时,怎样鉴别纯毛毛线、腈纶毛线以及棉和麻线,课堂上给各小组学生分发不同的毛线和火柴,让学生讨论总结出区分的方法。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区分的方法,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这些教学案例应该看到,现代社会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只要时时留神、处处留心,便可以把生活中丰富的化学现象和问题化做教学情境。因此,化学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并学会研究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让生活走进化学,成为鲜活的教育资源。
  四、运用多种媒体,创设直观情境
  教育家荀况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行、声、色的感官刺激,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易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操的知识趣味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从信息角度看,利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现代化(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电影、计算机等)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跟传统的教学媒体相比,具有形象性、展现性、先进性、高效性等特点,它能有效地利用图像、声音、色彩等形式来传递教学信息,使教学内容能较好地接近客观实际。它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吸收,不但能使学生置身于课堂教学材料所描述的情境中,较好的理解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制作课件]——奇怪的“死狗洞”与“二氧化碳”的情境:在法国阿尔卑斯山下有个山洞。有一天,三个探险者带着几条狗进洞探险,走着走着,几条狗便瘫倒在地上,四肢抽搐,相继死去,可奇怪的是人却安然无恙。消息传开,许多好奇者蜂拥而来,屡次试验结果都相同。为此,人们称之为“魔洞”,认为洞内有一“妖魔鬼怪”专门杀狗,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受到上帝的保佑,“他”不敢轻举妄动。难道真的有这么离奇古怪的事情吗,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让我们一起讨论今天的学习内容——二氧化碳。通过教师对这一探险故事的播放及富有感染的讲解,顿时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迫切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求知欲大大提高。
  五、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从包里取出一只捆绑着的活鸡,放在讲台上,然后抓米去喂鸡,鸡尽管很饿,但在惊恐状态下不啄食。然后给鸡松绑,让它在室内自由活动,再抓米喂鸡,鸡很自然地啄食。在现实中我们当教师的站在神圣而威严的讲台上,居高临下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不容置疑地向学生提出种种要求,甚至有的还声色俱厉地斥责学生。孰不知正是“居高临下”“不容置疑”拉开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育家杜威说过:“被人尊重和信任的欲望是人类天性最深刻的冲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愉快状态下心智发挥能力要远远超过心情受压抑紧张状态下。为此,教师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上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才能放下精神上的包袱,冲破心理上的枷锁,自由联想,畅所欲言,刻板划一的教学秩序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在开始上化学课时,我要求自已在很短的时间内叫出班上每一位学生的名字,课余时间经常询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交换意见,师生间建立一种平等的朋友式的融洽关系,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质疑,并想方设法从不同角度只要是合理的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以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阐述自己的观点。要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共识:“不怕见解错,就怕没见解;不怕问题不好,就怕没问题”。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所犯错误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要引导学生对所发现问题展开讨论。教师要设计好讨论的问题,讨论的问题要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和深刻性。同时,老师还要作好有效的调控,使讨论始终处于宽松的气氛中,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智力从“常态”跃迁到“激发态”。努力营造有疑问、有惊讶、有争论、有竞争积极认知活动和肯定的情感意志活动,和谐的、生气勃勃的化学课堂氛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正如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有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的呼吸”。
  六、创设情境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情境的设计要考虑知识难易程度、学生接受水平。教师提供的情境,一定要精心地选择和设计,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情境的设计须真实、有时代感。学习情境越真实有时代感,学习主体建构的知识就越可靠,越容易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教学情境具有认知性、情感性和实践性,其真实性乃是认知性、情感性和实践性的基础和保证。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真实本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真实情感和态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3、情境的创设必须讲究有效性。教学的重心是落实三维目标,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有时情境太复杂,过多、过滥会淡化本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不突出。有时情境太吸引人,使学生陶醉在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意识淡化了。因此必须要注意情境的有效性,针对性。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习内容跟其形式及运用的教学情境结合时,有意义的学习才能发生,所学知识才易于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再运用,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才可能到真实生活或其他学习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建构主义认为:把学生置于真实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感受、体会、学习,这样才能使学习更为有效。通过化学情境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注:本文系玉林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课程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创设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发布时间】2018/7/3 10:36:04
  • 【点击频次】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