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关键词】 培养;提高;抗挫折能力;
【正文】增强抗挫折能力,是一个古老而久长的话题。两千多年前孟夫子就写过:“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孟老夫子的这一名句之所以千古传诵,就是因为它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经受过大的挫折磨难的人才会有大的作为。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竞争和发展为主旋律的社会,发展将给人提出更高的要求,竞争则给人带来更大的压力。在这种环境中机遇与挫折并存。现在生活条件优越,大多数孩子长期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没有经历过挫折和打击。因此,培养和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刻不容缓,让他们经受委屈、承受压力、经历磨难是必要的。作为义务教育工作者我们该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呢?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下面浅谈几点体会。
一、注重学生的挫折教育
在平日教学工作中,应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挫折,但是有挫折是正常的,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坎坷,就像晴朗的天空会出现乌云,平静的海面会掀起巨浪一样。挫折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它具有不可避免性,挫折是令人不快的,但它又是可以控制的,挫折是一所学校,又能教人们学会生活。要告诉学生,无论你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不要气馁,要充满自信,勇敢地迎接挑战。正如《真心英雄》这首歌里所唱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二、让学生学会自我激励、自我教育
遇到挫折,我们要学会自我激励、自我教育: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当我发现学生的情绪低落的时候,我常常以名人抗挫的事例来启发他们,为他们鼓劲加油,让他们从情绪的低谷中走出来,坦然地面对人生中风雨。比如在语文课上降到“名人故事”的单元,我则借机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大发明家爱迪生》、《居里夫人》、《爱因斯坦》,还有一些名人传记的书籍如《诺贝尔》、《孔子》、《贝多芬》、《梅兰芳》等。让学生在名人故事的成长历程中体会他们成功地艰辛,学习他们在挫折面前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精神。让学生在书籍的海洋中收到潜移默化的洗礼和熏陶。为了让学生开口说出读书的收获,我还特意举行了一次名人故事会,扩大学生对名人的认识,激发学生阅读此类书籍的兴趣,更重要地是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三、注重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在平日的教学中,要结合许多事实,注重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如果一个学生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乐观自信的精神,那么他的抗挫折的能力就会很强,对挫折的适应能力就强。像张海迪、桑兰,因为她们都有积极向上的健全的心理,所以能够身残志更坚。因此,要真正培养一个学生具有积极健全的心理比锻炼他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为重要。如果一个人在遇到挫折时,能积极自主地摆脱困境并使其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说明他的耐力是很高的。积极的心理耐受力源于个体的心理韧性。所谓心理韧性是指个体认准一个目标并长期坚持向这一目标努力。在此过程中,做事不虎头蛇尾,不半途而废,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某一学生心理耐受力的高低可关系到他将来的成就与发展,某一民族学生心理耐受力的强弱则可关系到一个民族未来的兴衰。那么学生心理的耐受力是从哪里获得的呢?答案只有一个,即只能从挫折中来,在挫折的磨炼中造就学生坚强的性格,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耐受力。有人曾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中间有50%以上的人都有过坎坷不幸的童年,然而就是这些童年有过不幸的人却在自己的人生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给学生创设克服困难和承受挫折的机会和环境
人生中遇到困难,挫折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可为什么还要有意地制造困难呢?因为在成长的道路上孩子总是难免要遇到苦难、阻碍的,如果孩子平时走惯平坦路、听惯顺耳话、做惯顺心事,那么一旦他们遇到困难,就会不习惯,从而从束无策,情绪紧张,容易导致失败。所以在具体工作中,面对个别学习上表现得有些目空无人的孩子,我则有意给他们设置困难和各种挫折。数学练习上,我有时故意给学习优异的孩子的题目设置一些陷阱题,让其一不留神则会掉入陷阱。班级活动中,班里有个孩子总是表现得非常积极、踊跃,而且表现得非常出色,是班里公认的“表演家”。看到其恰有一种天下无与人争锋的架势。我则故意在有些活动中冷落她,让其认识到其他的同学同样十分优秀,从而甩掉了“班里数我最行”的帽子。
五、帮助学生找出挫折的具体原因
在平时工作中看到面对自己的学生受到的挫折,告诫学生面对现实,找出自己的差距,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及找出怎样改正错误、提高成绩的方法。当学生所追求的目标一再受挫时,教师应帮助学生适时审查目标是否定得太高。如果目标定得过高,超过学生能力所及,学生就可能受挫痛苦。当然,目标过低.也起不到激励作用。应选择“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吃“为宜。比如室外活动时发现班级里有一名孩子总是不合群,问其原因,她说:“其他同学不和她玩耍!”于是我紧追着问她“那你想没想,其他同学为什么不愿意和你一起玩呢?”让她更多地从自身入手,多从主观方面找原因,让其认识到只有改变自己,别人才能欣悦地接纳她。
总之,人的一生的生活历程是不平坦的。在人生道路上,挫折是难以避免的,平凡人有挫折,名人,伟人同样也有挫折。青少年学生可能会在学习成绩、升学考试、同学关系、家庭关系等问题上遇到挫折。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通过有意识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勇敢地面对挫折,把挫折变成新的成功。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竞争和发展为主旋律的社会,发展将给人提出更高的要求,竞争则给人带来更大的压力。在这种环境中机遇与挫折并存。现在生活条件优越,大多数孩子长期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没有经历过挫折和打击。因此,培养和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刻不容缓,让他们经受委屈、承受压力、经历磨难是必要的。作为义务教育工作者我们该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呢?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下面浅谈几点体会。
一、注重学生的挫折教育
在平日教学工作中,应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挫折,但是有挫折是正常的,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坎坷,就像晴朗的天空会出现乌云,平静的海面会掀起巨浪一样。挫折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它具有不可避免性,挫折是令人不快的,但它又是可以控制的,挫折是一所学校,又能教人们学会生活。要告诉学生,无论你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不要气馁,要充满自信,勇敢地迎接挑战。正如《真心英雄》这首歌里所唱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二、让学生学会自我激励、自我教育
遇到挫折,我们要学会自我激励、自我教育: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当我发现学生的情绪低落的时候,我常常以名人抗挫的事例来启发他们,为他们鼓劲加油,让他们从情绪的低谷中走出来,坦然地面对人生中风雨。比如在语文课上降到“名人故事”的单元,我则借机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大发明家爱迪生》、《居里夫人》、《爱因斯坦》,还有一些名人传记的书籍如《诺贝尔》、《孔子》、《贝多芬》、《梅兰芳》等。让学生在名人故事的成长历程中体会他们成功地艰辛,学习他们在挫折面前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精神。让学生在书籍的海洋中收到潜移默化的洗礼和熏陶。为了让学生开口说出读书的收获,我还特意举行了一次名人故事会,扩大学生对名人的认识,激发学生阅读此类书籍的兴趣,更重要地是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三、注重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在平日的教学中,要结合许多事实,注重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如果一个学生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乐观自信的精神,那么他的抗挫折的能力就会很强,对挫折的适应能力就强。像张海迪、桑兰,因为她们都有积极向上的健全的心理,所以能够身残志更坚。因此,要真正培养一个学生具有积极健全的心理比锻炼他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为重要。如果一个人在遇到挫折时,能积极自主地摆脱困境并使其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说明他的耐力是很高的。积极的心理耐受力源于个体的心理韧性。所谓心理韧性是指个体认准一个目标并长期坚持向这一目标努力。在此过程中,做事不虎头蛇尾,不半途而废,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某一学生心理耐受力的高低可关系到他将来的成就与发展,某一民族学生心理耐受力的强弱则可关系到一个民族未来的兴衰。那么学生心理的耐受力是从哪里获得的呢?答案只有一个,即只能从挫折中来,在挫折的磨炼中造就学生坚强的性格,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耐受力。有人曾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中间有50%以上的人都有过坎坷不幸的童年,然而就是这些童年有过不幸的人却在自己的人生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给学生创设克服困难和承受挫折的机会和环境
人生中遇到困难,挫折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可为什么还要有意地制造困难呢?因为在成长的道路上孩子总是难免要遇到苦难、阻碍的,如果孩子平时走惯平坦路、听惯顺耳话、做惯顺心事,那么一旦他们遇到困难,就会不习惯,从而从束无策,情绪紧张,容易导致失败。所以在具体工作中,面对个别学习上表现得有些目空无人的孩子,我则有意给他们设置困难和各种挫折。数学练习上,我有时故意给学习优异的孩子的题目设置一些陷阱题,让其一不留神则会掉入陷阱。班级活动中,班里有个孩子总是表现得非常积极、踊跃,而且表现得非常出色,是班里公认的“表演家”。看到其恰有一种天下无与人争锋的架势。我则故意在有些活动中冷落她,让其认识到其他的同学同样十分优秀,从而甩掉了“班里数我最行”的帽子。
五、帮助学生找出挫折的具体原因
在平时工作中看到面对自己的学生受到的挫折,告诫学生面对现实,找出自己的差距,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及找出怎样改正错误、提高成绩的方法。当学生所追求的目标一再受挫时,教师应帮助学生适时审查目标是否定得太高。如果目标定得过高,超过学生能力所及,学生就可能受挫痛苦。当然,目标过低.也起不到激励作用。应选择“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吃“为宜。比如室外活动时发现班级里有一名孩子总是不合群,问其原因,她说:“其他同学不和她玩耍!”于是我紧追着问她“那你想没想,其他同学为什么不愿意和你一起玩呢?”让她更多地从自身入手,多从主观方面找原因,让其认识到只有改变自己,别人才能欣悦地接纳她。
总之,人的一生的生活历程是不平坦的。在人生道路上,挫折是难以避免的,平凡人有挫折,名人,伟人同样也有挫折。青少年学生可能会在学习成绩、升学考试、同学关系、家庭关系等问题上遇到挫折。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通过有意识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勇敢地面对挫折,把挫折变成新的成功。
- 【发布时间】2018/8/1 12:33:23
- 【点击频次】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