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如何加强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作者】 李克英

【机构】 山东省莒南县第七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教学是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应该遵循“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这个总目标开展工作。因此,利用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步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交际和阅读能力;又要注意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英语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培养良好的品德;使他们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从而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教育。
  那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呢?下面是笔者的几点体会。
  一、通过英语教师自身得体的仪态、行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严谨的学习习惯
  笔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与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心灵与情操的涵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等德育内容自然渗透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为初中学生的可塑性、模仿性很强,教师是学生最直观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责,为人师表,注重自身仪态,不可以前卫的穿着打扮误导学生的审美观。要通过字迹优美、重难点突出的板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的教学语言,富有创造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感染学生,使其形成严谨的学习习惯。作业布置也应灵活多样,主要有口语、书面与听力三种,以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相结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养成复习与预习、语言实践、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利用现行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能够入选新教材的文章,大多题材好、语言美、文意深,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提供了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作品中的人物美,用感人的艺术形象、崇高的思想感情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具体做法有:
  1.在口语交际中进行渗透。英语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英语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师生、生生间的交际活动,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应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树立榜样。
  2.利用教材中的每一个话题进行渗透。现行的英语教材基本上是一个话题一个单元,如教学Mothers’Day、Fathers’Day、Women’s Day、The Old Men’s Day等节日活动时笔者是这样布置课后作业的:让学生用英语向父母、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祝福,并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学以致用,又使学生学会了关心他人。
  3.在例句练习中进行德育渗透。英语教学中无论是教单词、句型还是语法都离不开举例,教师要进行德育渗透,就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结合实际,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例句,做到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进行德育渗透。比如在教学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时,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刘翔、张怡宁、郭晶晶等中国奥运冠军的相片来教学。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教育。
  4.在辩论中进行德育渗透。有时,学生对一些课文内容的了解存在分歧,教师可以把有争议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进行辩论,在口语交际中,辩论对人的语言能力和思考能力要求最高,它能最大限度地锻炼语言,又能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例如进行“No smoking!”句式教学时,让学生讨论“Is smoking a bad habbit?Why?Why not? ”这一话题,通过辩论,不但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又有助于学生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三、突出学科优势,介绍异域文化
  英语课堂的德育渗透既不能“犹抱琵琶半遮面”,也不能“换汤不换药”。既然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要激发学生对外国文化习俗的兴趣,要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我们就应该大胆地介绍异国文化,而且要原汁原味地,从童话、童谣、诗歌、电影、绘画、建筑等文学艺术方面,从社交、礼仪、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等生活点滴中来感受异国文化。那种用英文讲的中国故事总让人觉得不伦不类,是永远不能使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差异的。没有文化的比较,怎么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怎么会真切地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怎么会发自内心地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呢!只有触及原汁原味的异域文化现象和文化表达,才能真正形成文化比较,体味文化魅力之所在。
  例如,在18世纪的英国,本来还盛行喝咖啡。仅仅伦敦一地,1708年全市的咖啡店(coffee house)就有3000多家。后来tea的芳香风靡了英国,很快取代了coffee的地位。英国人在早餐的时候就喝红茶,而午后更有afternoon tea的时间,边吃点心(三明治、松饼muffin、圆饼scone等)边喝茶。傍晚时吃着肉类点心喝红茶就是所谓的high tea,是从19世纪时流行起来的。本来英国人最热衷cricket(板球)运动,几乎成了英国的国技,可是即使在板球比赛赛况最激烈的时候,一到tea-break的时间,选手们都会停止比赛,去喝下午茶。
  四、教师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讲究德育渗透的艺术性
  现在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见识很广。他们独立的意识逐渐增强,喜欢独立思考,对事物有着自己的见解,对教师不再是“唯命是从”。因此,我们要尊重他们的自主性,爱护他们的自尊心,避免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为此,笔者在英语课堂上,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考虑问题,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他们一起探讨问题,使他们敞开思想,畅所欲言,流露出真实的感情。在此基础上,再予以思想教育。前一段时间,一些学生因为晚上看电视时间过长,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作业未能及时完成,成绩也明显下降。针对这一现象,我在上课时,结合一些谚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讨论“Work must come first.(工作第一)”;“No pains,no gains.(不劳而获)”这两句话的涵义,并以班中一些认真学习的同学事例,向他们说明抓紧时间努力学习的重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思想教育应有恰当的位置,任何一个教师不应把它看作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更不应把它看成一种“负担”。教师应自觉掌握和提高德育知识,把德育渗透贯穿到英语教学始终,但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 【发布时间】2018/8/31 18:31:13
  • 【点击频次】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