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为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德才兼备、专业化水平高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推进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加大精细化管理工作力度,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激励机制。
一、乐于教书
公:公平公正。廉:廉洁自律。担:担当。诚:站在教师角度看,荣誉面前让步。
二、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把提高质量作为第一要务和主要目标,坚持质量核心地位。从日常教学工作做起,切实树立“质量为先”的理念,追求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学质量停滞不前的,将追究责任。
三、坚持教学中心不动摇
出台教学质量检测细则,落实教学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定期召开评教评学活动和教学质量、教研活动研究专题会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加强目标管理
在年初,从教学常规、教学质量、教研活动、学生评议、工作量等方面制定班级、年级、学科、学校的学年教学工作目标和实施计划,并存档。
五、加大课堂教学过程管理
认真落实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评等各个环节工作。备课要做到“五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法、备足教学资源。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结合方式,加强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督查,并把督查结果及时在全校范围公示。教学目标要明确,符合学生实际,遵循“三为主”原则,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切忌教学环节设计和提问的盲目性。
六、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要牢固树立六个意识,即目标意识、主体意识、情感意识、训练意识、反馈意识和效率意识。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本,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训练、教学环节等方面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追求最佳课堂效果,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七、加强班级管理
扎实开展德育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班主任要充分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未来生存的必备品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要在营造好学、乐学的班风上下功夫,确保班级管理实效。
- 【发布时间】2018/8/31 18:32:48
- 【点击频次】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