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中学语文学科如何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

 

【作者】 黄锡明

【机构】 广西博白县凤山中学

【摘要】 指导学生的自学方法,发展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性,这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实验中的一大热点问题。本文就中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把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和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做了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 中学语文;预习;听课;阅读;记笔记;总结和复习;
【正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己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作为处在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应该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过程中的真正中心,教学中的任何活动、教师所作的任何努力,根本上是为了使学生具有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自我摄取知识的方法。这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悄悄诞生了,这就是:“教”——教会学生学习;“学”——学会如何学习,教学应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努力使学生获得摄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才能有目的、有计划、灵活有效地学习好新知识,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将中学生语文学习方法指导贯穿于语文教学全过程,注重教给学生一些语文学习的好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不断实践,掌握一套科学而有效的语文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结合课题组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
  一、加强预习课文的方法指导 
  预习课文是学生语文学习中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它是指学生在学习新课前的初步自学,即在教师讲授之前,按照一定要求独立自学新课内容,做好上新课的准备。在预习过程中,我们采取由整体到局部的学习方法。每学期之初,我们都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的编写说明,让他们明白编书的的指导 思想、编排思路和学习任务,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目录自己编写本册教材的“知识结构图”,以达到了解语文学科总体结构的目的。在每上一个单元前,要求学生根据单元提示了解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学习要求,从而明确单元内每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克服学习的盲目性。在学习每篇课文之前,我们都根据不同文体、 不同写法,指导学生有重点、有步骤地预习课文,教给学生预习课文的正确方法。预习一篇课文的步骤主要包括:精读题目、通 读课文、阅读注释、完成预习题、尝试作好学习笔记等。预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疑问记下来,以备课堂上重点解决。 
  二、加强科学听课的方法指导 
  听课的目的在于听懂,听懂的关键在于会听。具体方法有:听视并用法。大多数学生听课是一边听,一边看。听觉和视觉并用,比只听不抬头看的听课效果要好。听什么,听老师对课 文的分析,听老师的提问,听老师的总结等;看什么,看老师的板书,看老师的表情动作,看老师的挂图,看老师的演示等。老师 的板书是整堂课的要点,它用简洁明了的词语或短句将知识要点写在板书上,这些能帮助你整理归纳知识,也便于你日后复习。又听又看,在通过声音传递来记忆抽象的概念的同时,又可结合图象直观,来强化具体的知识印象。这种方法,以听为主,以看促听,效果很好。听思并用法。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在听课中,边听边思考也是一种有效的听课方法。边听边思,可以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只听不思考,录音机式的听课,囫囵吞枣,谈不上真正掌握知识,更谈 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一般可从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难点在什么地方,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老师讲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师讲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这篇课文与其他课 文有何异同……以思促听,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五到听课法。"五到"就是指耳、眼、口、手、脑都要动起来,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多种身体部位全部参与听课活动。同时调动这些感 官所获得的感受是一种综合的、立体的感受。耳到是指听老师讲,听同学发言、提问,不漏听、不错听。眼到是指看课本、看老 师的表情、看板书、看优秀同学的反应。口到是指口说,包括复述、朗读、回答问题。手到是指做笔记、圈重点、批感想、做练习。脑到是指动脑筋,心力集中、积极思维。"五到听课法"要求听课者全神贯注,灵活地根据课堂情境和老师要求,适时调整听课方法。这种听课方法,是效率最高的听课方法之一。符号助记法 无论记忆力多么强的人,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住,听课必须记笔记。无论书写速度多么快的人,也不可能把 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录下来,这就必须借助符号帮助自己记录,以利长期记忆。如重点语句可打着重号、波浪线或加三角号,疑难问题可打问号,只要自己懂得、自己习惯用的各种有利于记忆的符号都可运用。书中或笔记中的符号便于复习时查找,而且简明的符号比文字更容易在脑中留下印象。 
  三、加强正确阅读的方法指导 
  在语文教学中,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学生理解课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首先教学生根据文体、课型的不同明确阅读的目的和阅读任务(主要环节包括掌握基础知识、了解课文内容、归纳文章主题、分析写作特点等)。然后教给学生阅读一篇文章的大致步骤和具体方法(如速读并了解大意、跳读并理清结 构层次、细读并理解重点句段含义和归纳中心意思、精读并分析 写作特点等)。为了避免阅读的盲目性,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布置好阅读作业。要教学生在阅读中运用多种感官边读边想边写,以提高阅读效果。 
  四、加强做好课堂笔记的方法指导 
  记好课堂学习笔记,一方面有助于把握每堂课的学习重点,另一方面有助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十分强调学生记好笔记。从升入初中的第一节课开始,教师就要注意告诉学生:记好笔记的重要意义、记笔记的方法等,并选一至几课为例,让学生明白记什么、怎样记。在此基础上教给学生 记好笔记的正确方法。只要教师督促学生坚持不懈地记下去,就一定能培养学生手脑并用、读写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并能促进学生良好自学习惯的养成。 
  五、加强总结与复习的方法指导 
  学会总结和进行复习也是学生十分重要的学习方法。在指 导学生进行总结与复习时,我们主要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根据该单元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共性,探索每篇课文的个性,使学生从各个方面、从对事物的对比辨析中认识事物的特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通过对比求异,学生掌握了一些规律性 知识后,再辅以练习进行“反三”地实践,这样应用知识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也相应随之提高。在总结和复习 过程中,教师也要在教给正确方法的基础上,教会学生进行自我检测的方法,以牢固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我们要通过预习、听课、阅读、记笔记、总结和复习等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语文各环节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在教给学生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各自的学习特点灵活运用。同时,教师还要经常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其他的语文学习方法,并要求学生不断总结经验,创造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 
  • 【发布时间】2018/8/31 18:37:55
  • 【点击频次】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