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质量

 

【作者】 罗爱奎

【机构】 广西省百色市田东县义圩镇义圩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习作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线,但它也是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尤其是农村小学,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着怕写、厌写、不会写、没东西写的情况。习作,在学生眼里成了一件“苦差事”,学生的习作或内容言之无物,或形式呆板拘谨;语言既不规范,文章又少灵气。那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作文质量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作文
  要想让学生乐于作文,首先必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农村小学生认为自己能力、水平有限,写不好作文,缺乏自信心。所以,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产生作文的动力。
  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师不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激起灵感的火花。如,为了让学生写好《我喜欢的一种游戏》,让学生根据爱好分成若干组,让他们“玩”游戏。有放风筝比赛的,有放陀螺争冠军的,有跳橡皮筋的……然后我让学生把游戏分工、合作、过程、感受等写下来,全班学生没有一个皱眉头的。
  小学生喜欢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教师应该投其所好,经常讲一些优美动听的故事或播放故事录音,要求学生在听故事时尽量记住一些优美的词句,然后认认真真地写下来,就故事中感动人的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实践证明,这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观察生活,捕捉写作素材
  为了让学生有丰富的生活,我从农村生活的实际出发,经常引导学生用充满探究的目光去观察、去感受、去发现、去赞颂充满泥土气息的独特的农村美,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农村的深切感情。
  在那柳芽吐翠的时节,我让学生观赏农民伯伯如何在播种着希望;在那浪花翻滚的小河边,我让学生观赏那活蹦乱跳的鱼虾;在那绿满枝头的树丛,我让学生观赏那小鸟的轻歌曼舞;在那月朗星稀的夏夜。我让学生观赏那萤火虫的盛会……丰富多彩的生活,成了学生写作永不梏竭的源泉。
  写日记是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倾吐情感的好形式。我要求学生写下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想。我在批阅这些日记时,不作技巧批改,只是注意日记有没有新意。发现了有新意的日记,我就指导学生把它下成富有新意的作文,如一位学生在日记上写了村委员会在她家开的一次村民副业承包会,用“投标“的形式来承包各项副业,对此她感到十分新奇。这是富有新意的内容。我就找这位学生详细了解这次承包会的情况,指导她抓住当时在场的人,不同的神态和笑声来反映人们对承包责任制的拥护态度。后来,这个学生以《承包会上的笑声》为题,成功地写出了一篇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生活情感的作文。 
  三、勤积累,提高表达能力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它说明阅读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首先必须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积累习惯上下功夫。而阅读与积累贵在坚持。要想做到坚持,必须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因此,我鼓励学生要学习“小燕子垒窝”精神,努力克服困难。同时布置学习任务简单易做。我要求学生每天只读一篇课外文章,只摘抄一个优美语句。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只要能够坚持下去,作文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为了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当天的阅读任务和摘抄任务,每天抽30分钟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与摘抄检查活动。检查活动以4人小组进行,小组长每天负责组织交流完成三件事情:一是口述文章的故事梗概,二是品析摘抄的优美语句,三是评出等级。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在全班展示,并大力表彰。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愉悦,阅读量倍增,摘抄笔记越积越厚。
  四、培养学生主动改文的好习惯
  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学生作文教师改是很久的传统方法。正如叶圣陶先生的深刻体会:教师给学生改文“徒劳无功”。为养成学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我要求学生:1.自念自改。把自己写好的作文至少念两遍,做到边念边改。2.互念互改。在自己自念自改的基础上,找同学或同桌把自己的作文互念互改。为使学生的作文在自念自改、互念互改中取得好的效果,我为学生提供了修改作文的一般要领:1.看语句是否啰嗦,把多余的字词句段去掉或修改。2.句子是否完整。3.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衔接是否顺当。4.条理是否清楚,层次是否分明。5.有没有错别字或用错的标点符号。这样,不仅使学生知道了作文应该改什么,怎样去改,还使他们知道了好作文是靠改出来的
  总之,只要我们选择适合农村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是可以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的。
  • 【发布时间】2018/8/31 18:42:10
  • 【点击频次】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