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学生活动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它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顽强的追求和积极探索。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他“乐学---爱学---会学”。
关键词:兴趣、模仿、交流、创设
兴趣让我开心,给我热情;兴趣让我进步,给我成功。可见,要学好数学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关键在于要正确处理好师生的双边关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模仿情景,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交流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1、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主动参学习。
在教学中,抓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要提前候课,面带微笑走进课堂,学会蹲下来和学生说话,了解学学生的学习动态。如:你觉得上数学课有意思吗?数学课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喜欢我上数学课吗?下课后问学生:这节课你学的怎么样?有那些地方还不清楚?你能给老师说吗?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好不好?如此亲切的语言,我相信每个学生都会为之感动,都会从心底感激老师,从心底喜欢数学。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儿歌、故事、谜语、幽默的语言和手势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
2、快乐模拟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模仿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学中的情境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策划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亲近数学。数学中的一些情景,学生感到既陌生又茫然。如果教师生搬硬套进行导学,学生学起来会觉得枯燥无味,对所学知识也只是一知半解。例如:“一年级数学教材乘车”主题图,三幅图的连贯性比较强,放手让学生观察,学生根本不懂什么意思。为了照顾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模仿情景的教学方法,把讲台当成车子,按照上车、下车的次序,让学生亲身经历乘车过程,体会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地掌握计算方法。又如“一年级数学下册套圈游戏”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学生中推选一个记分员,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做游戏,要求每个孩子套三次圈,记分员作好每次记。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喊声连天,掌声不断,气氛活跃,精神饱满。游戏后让学生估一估谁获胜,让学生算一算估计得怎么样,然后同组交流说说自己算法,看到学生讨论热烈,老师感到欣慰。这种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中无处不在,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模仿就能学好数学,就能加深对生活中数学的理解,就能活学数学。
3、有趣的合作交流和师生互动,会让学生倍加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老师们常说:“一堂课无论讲得怎么样,学生没有听,教学效果肯定很差。”事实告诉我们,上好一堂不光看教师教得怎么样,最要紧的是还要看学生学得怎么样,特别是那几个学困生学得怎么样,可见互动的效果直接影响课堂效益。因此,要让学生人人学到有用的数学,亲身体验新知识的产生、形成的过程,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这一内容时,我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先安排小朋友回家收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实物,上课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物体,对收集较多的同学给予鼓励和表扬,随后分组合作分一分,然后根据学生的分类情况采用先观、后摸的步骤找出他们的特征。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之“教”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在全盘突出,而是相机引导,学生在一次一次的自我发现,自我探索中,体现了“再发现”的过程,掌握了新的知识。全面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如教学10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我巧设疑问“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上次秋游你花了多少钱?” 勾起学生的回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几个两位数,接着引导学生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计算方法,然后同桌交流举手发言,计算方法多种多样,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就鼓励,表扬。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在课堂中,要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无论在动手操作、说一说、练一练等方面都要设计不同的层次,想方设法让所有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就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他们才会愉快地、主动地去探索新知。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要特别注重鼓励,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句小小的鼓励。如:“你看,他做得多好;他听得很仔细;他回答得很响亮”等。听到这些及时的鼓励,学生会表现得更好。除语言鼓励外,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鼓励学生。如:送给学生小红花或掌声;让做得好的学生给自己画一朵花、一个笑脸图、一面小红旗;人多时可以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夸夸自己等。这样鼓励的方式变换运用,学生觉得新奇而高兴,同时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越学越有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多鼓励,让他们永远充满学习的自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那一份独特的快乐,学生更会想学、乐学。
总之,在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做到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 【发布时间】2018/9/7 8:50:23
- 【点击频次】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