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读懂你的美——古代诗歌教学实践探索

 

【作者】 陈巧璐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中学校

【摘要】 中国的古典诗词源远流长,积淀着先人们的思想、感情、智慧、道德、审美、追求,并以其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经典,成为独具审美价值的中华古代文化精华。高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丰厚的人文内蕴,对全面提高学生素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语文;古诗歌;鉴赏;能力;培养;
【正文】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语言精炼、主旨突出、意义非凡,鉴赏教学是重中之重,也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关键,更是陶冶情操和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诗歌占据着较大的比例,教师需格外关注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诗歌的艺术美、情感美和意境美等,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表达。
  一、把握诗歌背景信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师首先需带领学生一起搜集与了解诗歌的相关背景资料,包括作者与创作背景。只有了解这些信息,才有助于他们更好的体会与理解诗歌内涵,为全面鉴赏诗歌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应当先组织学生了解该首诗歌的作者资料和创作背景,知道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在什么环境下创作的作品,从而促进对诗歌中心思想和主旨大意的理解。
  诸如,在《离骚》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先介绍这首诗歌作者的资料,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在朝中由于受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约九年之久,这首诗就作于屈原放逐江南之时。并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屈原的图片,或者是相关影视资料的片段,以此深化学生对该首诗歌背景信息的了解,调动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其鉴赏情绪热情高涨。当学生了解完这些背景信息之后,教师可要求他们找出能够表现诗人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的诗句,结合诗歌内容发现诗人外在形象的唯美和高洁,内在品质的至善和至美。借此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促进对诗歌内涵的赏析。
  二、灵活设计诗歌教学,促进学生深层理解
  诗歌属于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诗歌鉴赏则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在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时,教师需灵活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他们自觉主动的学习、朗读诗歌,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鉴赏活动中,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所以,高中语文教师需结合具体诗歌,灵活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图文并茂、声文并茂等优势优化鉴赏形式,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的鉴赏诗歌,促进他们深层次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因素。
  例如,在讲解《氓》过程中,这是一首叙事诗,学生在鉴赏时需关注诗歌的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师可先示范性朗读诗歌,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初步复述这个故事,设计问题:诗歌总共六个章节,能否删去第三和第四节?或者将第三、第四节调换到其它位置?让他们交流和讨论此处用的“比兴”手法,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暂时中断可以避免平铺直叙;而且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诗歌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第三和第四节起到过渡作用。教师也可设计开放性问题:有人称《氓》是“中国第一弃妇诗”,也有人认为这不是弃妇诗,要求学生阐述自己的看法,促进他们深层理解诗歌内涵。
  三、运用以写促赏形式,极力活化学生思维
  诗歌作为意象丰富、高度凝练的文学作品,蕴含着大量的想象与联想,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需善于把握这一特点引导学生紧扣关键字词,运用以写促赏的教学形式,极力活化他们的思维,使其更好的鉴赏诗歌。对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诗歌鉴赏教学中,可结合诗歌语言的抒情性、形象性与概括性等特色优势,引领学生练习描述诗歌中蕴含的意境,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最终促进鉴赏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涉江采芙蓉》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先展示一组一位男子在江上采荷花、在沼泽地采兰花的图片,设计问题:画面中有哪些人物?他在做什么?有什么景色?景色有什么特点?采用哪些事物来表现这些特点的?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和仔细揣摩图片,发挥自身的想象与联想,通过语言文字将诗歌内容描绘出来。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描绘与诗歌内容进行对比,观察有什么异同,借此培养他们的阅读思维,使其在鉴赏这首诗歌时以芙蓉、兰泽、芳草这些美的意象为突破口,再关注人物与景色,进而延伸至意境与情感的体验。这样利用画面能够让学生自由想象和联想,沉浸于诗歌的细腻描写中,从而把握诗歌中的意象美,品味诗歌的意境美,以及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四、总结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是一项基本任务,关系着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完善与提高,教师需不断优化和改进诗歌鉴赏教学,从不同层面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知识水平与文学修养。
  参考文献:
  [1]陈瑜; 试论学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3期
  [2]缪芙蓉; 高考与高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教学 [D];苏州大学;2008年
  [3]张其林;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 [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05期
  • 【发布时间】2018/10/10 8:50:09
  • 【点击频次】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