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数学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作者】 周旭环

【机构】 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涞源镇三甲村中心小学

【摘要】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小学生经常会出现“错误”。对于这一些“错误”教师要善于进行充分挖掘,使之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本文从数学课堂中学生错误资源的成因、教师和学生怎样对课堂中错误资源有效利用这三方面阐述怎样让数学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关键词】 错误成因;教师利用、反思错误;
【正文】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也是一个错误不断出现、修正和完善的过程,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如果教师能有效利用错误信息,用资源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巧妙点播,引出正确的想法,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师生在共同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我们的数学课堂也会因“错误”更加精彩。
  一、数学课堂中学生错误资源的成因 
  1,概念理解不清楚。数学概念不清晰、概念混淆都是导致错误的重要原因。数学概念不清晰,往往是教师对概念教学的重视不够所致,学生对关键字词的理解不够透彻。如:判断圆柱只要一条高。(  )。学生选对。错误在于对圆柱高的概念不清晰,没有注意关键字“只有”二字。这就需要教师对概念问题的错误加以重视。
  2审题错误。很多题学生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认真读题、审题。或没有进行单位换算,或没有认真理解题意,或没有理清题目的数量关系.如: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无盖水桶,长4dm、宽3dm、高5dm,制作这个水桶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学生解答:(4×3+5×3+4×5)×2=94(平方米)此题错误就在于学生没认真读题,水桶是没有盖的,也就是少一个上面,计算表面积时应该少算一个4×3,而且没有进行单位换算。可见认真读题和审题非常重要。
  3.计算错误。计算方法混淆是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弱,计算方法掌握不好就容易错。这部分学生需要教师加强辅导。如:562-179+21,学生算成562-200=362.这就需要教师增加训练的力度,让学生区别计算562-179+21和562-(179+21)。
  4.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不足。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缺乏实际生活经验往往会导致学生出现各种错误。如在学习面积单位时,有这样一道选择题:小亮家客厅的面积是30( )。A.平方厘米B.平方分米C.平方米。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没有联系生活实际,所以错选答案B。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才能避免出现错误。
  二、教师对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善于利用课前精心预设的错误资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可能会遭遇意外,而这些意外往往是在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前提下产生的,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发生错误的规律,凭借教学经验,以及对本班学生的了解,对学生学习中会出现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学生尚未出现认识偏差前,把某些错误设法显示出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凭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识错和改错,从而预先进行控制,促使学生会学。
  如:《圆的认识》一课,教师预测在教学“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这一问题时肯定学生会出错,所以提前准备好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当学生的错误发生时,老师出示这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让学生比较,学生马上明白这一定理要在“同一个圆或者等圆中”的前提下才能成立。充分预设错误,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是有效利用错误教学资源的关键。
  (二)巧妙利用课上学生出错的资源
  课堂上的错误是难免的,有的是由教师造成的,有的是由学生造成的。对学生造成的错误,教师完全把错误抛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解决,或进行填鸭式的讲解,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只有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效互动,操作分析,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好错误资源,促使学生善学。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学生们认识完长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等轴对称图形后,当遇到平行四边形时,有的说:“它有2条对称轴。”有的说:“不对,是4条。”显然学生这两个答案都不对,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马上要求学生们自己动手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剪下来,亲手折一折。学生一下发现它不是轴对称图形。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巧妙的利用错误,智慧地将错误化为资源。
  三、 勤于课后反思各种错误的形成原因
  反思是一种主动“再认识”的过程,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反思也是数学的重要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纠错追因意识,把学生的错误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除了利用错题本记录错误,还有经常写教学反思,及时的反思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 学生对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错题产生的原因,除了教师需反思课堂教学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错题的管理加以弥补,查漏补缺,让学生从错题当中获得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收集错题,对错题进行积累。
  对于在作业、考试中错误率高、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题型,要求学生用错题本记录下来。一本好的“数学错题分析本”就是学习知识漏洞的题典,要充分利用,对错题进行统计分析。让学生定期翻看。避免再次做错。建立错题本要养成经常使用的好习惯,订正一遍,抄写一遍,复习一遍,就能让学生记住解题方法和策略,能有效避免下一次出错。每当讲解一道题的时候,学生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好题本中的类型题,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又能构建了学生的知识网络。
  2.整理反思,对错题进行梳理。
  从学生角度看:“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水平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学生在每个单元或期中测试后,必须根据测试情况,写一篇单元学习反思,内容包括自己丢分的原因,有哪些知识点还没理解。教师要给学生在后续的学习或练习中明确需要关注的知识点和训练点.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时时都会遭遇“错误”的伏击。教师应用资源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错误,正确认识错误资源的成因。 教师精心预设错误,巧妙利用,勤于反思。学生注意对错题进行积累和梳理,这样才能让数学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参考文献:
  [1]精心预设生成别样精彩 顾立军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8第13期
  [2]因错误而精彩——浅谈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的使用   阮祥永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2年第10期 
  • 【发布时间】2018/10/10 9:01:19
  • 【点击频次】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