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把科技创新渗透到物理课教学

 

【作者】 刘 翼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凤溪镇成人教育学校

【摘要】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而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则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物理学是人类史上伟大的创造,物理学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在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物理知识给与我们无尽的想象力和科学的框架基础,对人类生活中的发明创造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本文论述了物理教学与科技创新互为促进,老师要有意识的把的科技创新意识渗透到物理教学中。

【关键词】 科技创新;物理教学;实验操作;自主探索;
【正文】联系实际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物理学的内容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物理教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基础的物理知识之外,还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要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性认识,物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那么,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创新教育,呼唤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国家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要确立以创新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增强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的责任和使命感,把塑造创新人格作为最高道德标准,努力提高教学方法创新的自觉性。因此教师要跳出传统的应试教育圈子,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设备条件,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采取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培养学生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精神。
  通过物理课堂教育教学实践,把科技创新的意识和精神溶注于青少年的血液里。在科技活动中,把树立和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作为对学生进行系统思维训练的首要环节,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现代化的工厂、科研机构、集贸市场、让他们走向社会,进行考察研究,以开阔视野,亲身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并通过举办系列讲座,命题征答、专题论辨、演讲比赛、智力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从新旧思维观念的比较中除旧布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了,就为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奠定基础。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日子就越来越近了。
  二、以物理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从每一节课的小实验教具的制作,演示抓起,对教具的制做乃至演示,改进,都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要理论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物理知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运用体验科学,从而更加热爱科学。
  注重物理学家名人事迹引领作用,比如,牛顿,法拉第,伽利略,爱因斯坦等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其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科学家的材料,如“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波尔理论等,教学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穿插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同时,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全省心的投入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重视实验操作实践。物理实验对于学生学物理及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物理实验对物理教学的重要性无须过多陈述。试想,没有经过学生的自已的思考,然后去选材、组合,不断操作、反复实践,那里有良好技能的形成和情感的升华。学生只有经历“尝试→失败→再尝试→成功”的过程,才能更深刻体验到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鼓励学生多参加科技竞赛活动
  积极组织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能促进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方案的改进”、“学科交叉的新教具”、“当年教具大赛成果展示”等。这些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科技知识要理论联系实际生活,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集中学习,可以收集高科技技术资料、实验教具的改进、课学技术在现代战争上的应用、激光技术等材料,对学生科学素质教育,联系实际社会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并进行专题介绍,或利用板报介绍物理知识的应用。
  四、启发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依据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支配下,逐步具备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并形成比较持久的、内在的学习动力,通过一些物理探究性学习、实验的过程,从而获得独立观察事物并发现问题,获取知识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促使学生在自愿自主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学知识、练能力、求发展。
  鼓励学生“想像力”,发展创新思维。想像是创新的基础。学生的想像绝不同于胡思乱想,它是对以前的表象进行选择加工和改组。因此我们在日常的创新活动中,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设想,为发挥想像力创造条件。想像还能产生灵感,而灵感是创新的内燃机。灵感有其偶发性,但灵感往往产生于想像中的一刹那。想像更能激发兴奋点,而兴奋是创新的翅膀。兴奋时大脑的思考力特别灵活,并且思路清晰,有独到的见解。
  总之,物理课堂除了要教给学生物理知识外,还要注重科技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接触实践、接触生活、接触社会,给学生营造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氛围。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我们既不要把它看得太神秘,也不要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出惊人的成绩。创新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后天培养训练的结果。我们要运用多种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程津培.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求是,2004.(12)
  [2]龚健.赵少尉.浅谈如何在机器人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创新能力[J].中国科技教育,2016.(06)
  [3]练培增.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师道˙教研,2014.(02)
  • 【发布时间】2018/10/10 9:12:13
  • 【点击频次】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