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培养策略

 

【作者】 林 越

【机构】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大桥镇中心学校

【摘要】 古人云:“字如其人,人如其字”。由此可见,把字写好是多么重要,写好“字”就好比是一个人的“门面”字写得好与不好,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这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甚至可以窥测到一个人的心思是否缜密。当人类进入到新时代新社会,我们工作生活中相当部分工作都依赖电脑计算机,不可否认学生的汉字书写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汉字的重要性也已经渐渐被世人所淡漠。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书写习惯;培养策略;
【正文】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纵观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我们的先辈们为我们留下来灿烂多彩的历史文化,这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由最初的甲骨文,再到后来的行书、隶书、草书,以及现在我们所推崇的楷书,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绝不能抛弃,它是我国华夏文明的精髓,是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生基本的书写要求是: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写字兴趣,引导他们把字写好也是学好语文的一块“敲门砖”。而在农村学校由于学校办学条件相对滞后,各方面的监管不够到位,造成对学生的教育、习惯培养等方面比较滞后,再加上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相当部分学生的书写习惯得不到培养。那么对于我们农村小学生来说我们该如何加强对农村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培养策略呢?下面浅谈几点浅见。
  1、作为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书写能力的提高。首先教师充分认识到培养好发展好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对农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书法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复杂多变的表现手法,韵味无穷的底蕴,是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因此,教学生书写汉字,可以让他们去领略我国传统文字的优美,体验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爱国情怀,从而激起学生浓浓的学习热情。其二,良好的书写习惯有利于调理身心、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在写字的时候需要凝神静气,戒除浮躁之气,如果是心浮气躁连起码的笔画都会写不出来规范的效果。所以,学生在写字时须排除一切杂念,心平气和、专心致志、手眼并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其三,写字的过程其实也是识字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站在培育人培养人的高度加强对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和教育,以自身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楷模,用正确的书写姿势、工整规范的书写去引导,带动每一位学生自觉自愿地写好工整字。
  2、要写好字把字体写规范写正确,正确的坐姿和正确的执笔是首当其冲。农村小学生在坐姿方面因为性格生性面对所有坐得总是显得扭扭捏捏,怎样的坐姿才算是科学合理的呢?首先身体要坐直两手撑脸颊(眼看着桌面的本子);其次,左手平放桌面;右手握笔,只有这样便把技能操作、形象感知和运动记忆结合起来,也只有这样长此以往,良好的坐姿习惯便能形成。学生形成正确的姿势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纠正,久而久之必能习惯成自然。在写字过程中除了保持正确的坐姿外把握正确的执笔也是个关键的环节。写字过程中,拇指和食指稍轻捏住笔杆(千万不可挤压笔杆),两指自然向前伸,稍呈曲状,中指第一指节在下方向上托。掌心尽可能虚,力通过五指背到达指尖,再将指尖的力送到笔尖。笔杆斜靠在虎口上。小学生执笔姿势很容易变。教师上课时就要注意不断的提醒学生执笔的方法,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
  3、切实发挥教师在其中的示范作用。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范写显得非常重要,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如果没有教师的范写就好比如学生摸着石头过河摸不着东西南北。学生在写字时候究竟要注意些什么,字体书写怎么写才写得规范、美观、得体等等都要通过教师的示范书写,在书写过程中教师边写边就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进行窜解,包括字体是什么结构、第一笔落在田字格的那个位置,每一笔笔画的名称、笔顺顺序等等,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初步的感性认识,通过这样的演示学生一看就懂。教师的示范作用不管你的字怎么样,都要一笔一画书写。而且把笔顺写对,把结构安排好。教师一定要耐住性子,不要随意板书。这一影响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切记。
  4、作为教师我们始终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严就是对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发展负责,如果教师对学生提出严厉的要求,学生必然畏惧三分;如果老师对学生的种种不良行为视而不见,学生的懒惰本性就会发酵。在书写方面这一点犹为突出,实践告诉我们:一个书写要求严格的老师所教的学生做事常常显得井然有序;一个不拘细节,对学生要求不高的老师,其学生的思维和言行常显得有些混乱,做事杂乱无章。可见老师的严格要求对学生十分重要。因此我们老师要时时对学生的书写提出较高的要求,学生也不敢马虎对待教师的要求。长此以往,一个良好的习惯便诞生了,一个良好的班级也形成了,孩子们的严谨态度培养起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便会产生良性循环。对学生而言,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过程,而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严格要求是必要的。
  总之,农村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也不是不劳而获的它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发力,需要孩子们的持续以恒,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我们的小学教育才有希望。
  • 【发布时间】2018/10/10 10:27:37
  • 【点击频次】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