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提高山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作者】 杨 帆

【机构】 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麻日乡中心小学校

【摘要】 本文剖析了山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阐述了提高山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及方法。

【关键词】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正文】在山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能力;还是培养情感、意志,提高思想品德,都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来实现。教师既不能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也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的大脑中。只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方面取得进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为此,笔者结合多年山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浅见。
  一、剖析山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继承多,创新少。学生一味的记忆那些考试要求的,忽略了语文真正的价值。尚未甩掉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模式,学生没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因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2.师生缺乏交流
  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使其无法全而地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更没有很好引导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3. 教学设备不完善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设备还不是很完善,尤其是贫困山区,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严重匮乏。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无法较快提高。
  4.山区经济条件差,多数学生从小就帮助家长干活,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家长的思想深处尚未根除,故忽视学生学习。
  二、山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策略及方法
  1. 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师德,并在与时俱进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育观念;开展练兵活动,提高教学能力;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配备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为提高山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作后盾。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把课堂真正教给学生
  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前提在于备课。每一位语文老师对于所执教的教材都应有“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指导思想。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提问后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当学生回答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以期待的目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如教学《鸟的天堂》时,教师可以在总结课文时提出:“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话音刚落,定会就有几个同学举手。这时,教师不能就此让他们起来回答,因为在这么仓促的时间内作答很可能是零乱的、不完整的,而且让他们回答会影响其他同学思维。于是,教师用手势示意这几位学生先把手放下。不一会儿,学生陆陆续续举起了手,这时,教师喊一名中等生起来回答,回答基本正确,但不够具体。又叫另一名学生进行补充,这样答案就完整、具体、鲜明。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从学生回答中不难看出学生经历了一个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历程,经历了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
  3.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和诱导学生质疑
  教师要充分认识质疑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重要性,充分发现学生的潜能。如教学《金色的鱼钩》时,初读课文,学生提出了“收剑,奄奄一息”及“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等不懂的词句。细读课文时,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老班长为什么悄悄吃剩下的鱼骨头?老班长为什么不吃鱼?老班长为什么不让“我”把吃鱼骨头的事告诉另外两个病号?老班长奄奄一息时为什么仍然不肯喝鱼汤?可以说,学生能提出这些问题,已对课文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了。最后在全文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回顾反思,提出问题,把问题及时地在课内解决。
  培养和诱导学生质疑,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来说,开始时每学一篇课文都要引导学生定向自学,并要求他们提出二三个问题,然后在课堂中安排一个环节,让学生提问。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学生质疑能力的提高,学生会逐步养成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提出问题的习惯。一旦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提出问题,或提出“标新立异”的见解,那么学生质疑能力也就大大提高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培养和诱导学生质疑,还要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妥善处理。对一些跟学习课文没有关系的问题,不宜一一作答;对一些跟课文内容有关,但不在点子上的问题,应有选择地加以解答;对于在点子上、关键处的问题,要及时组织讨论,求得解决。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4.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感化学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简化教学过程、增大课堂容量,突出重难点,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一些中下生之所以学习跟不上进度,最主要的原因是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导致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错过了老师讲课的内容。而多媒体教学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形象地、逼真地展现出来,用绚丽的色彩,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把学生带进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能够将静止、抽象的文字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载体,将老师难以表达的原理、现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便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借助多媒体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展现出来,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问题以及听说读写的训练上。
  总之,为了有效提高山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应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培养和诱导学生质疑,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致,启发学生独立自主思考问,这样才能使山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 【发布时间】2018/10/23 15:39:37
  • 【点击频次】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