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及控辍措施

 

【作者】 黄 俭

【机构】 广西玉林市兴业县蒲塘镇第二初级中学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城打工浪潮的兴起,更多的人们都放弃祖祖辈辈守护的田地,离开家乡,进城打工。一方面,这给落后贫穷的山区百姓增加了不少收入,也给城区建设带来了更大更有利的发展空间,但另一方面,却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少年的日益增多,使得这些留守儿童少年更早地失去家庭的关爱,父母的教育导致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关键词】 中小学生;辍学原因;控辍措施;
【正文】辍学字面意思是中途停止上学,指学生没有完成规定学业发生的中途退学行为。在我国农村存在相当数量的辍学现象,如有的学生学习跟不上的,自己产生厌学情绪而辍学;另一方面,家长对学生的成绩有了认识,认为孩子升学没了希望,不如回家就业因而辍学。从发生辍学的时间阶段来看,不论是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都有相当程度的辍学现象发生。有人说:学生厌学是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有人说应试教育是辍学的主要原因等等。以上几种都是表面分析,应该说都有些道理。但我们要彻底分析学生辍学的原因,必须从深处去发掘。
  一、社会原因 
  1、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一方面学生成绩差,升学无望,初中教育内容脱离现实生活,大批初中生毕业后转化为不适用的剩余劳动力,学生就业无路、致富无门,读书难以直接改变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许多家长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逼迫子女外出打工以增加收入,大量青少年也渴望外出打工挣钱,填补家用。2、我国自实施大中专毕业生国家不包分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后,人们还不能适应。大多数家长认为,毕业等于失业”,和没读一样,而且投资又大,不如不读。
  二、家庭原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生存环境,家庭环境的优劣和家庭主要成员素质的高低,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调查数据显示,中学生辍学有36.25%的因素是因家庭原因造成的。有的父母亲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孩子感觉压力太大,对学习产生畏惧,加上又是成长的叛逆期,父母的责骂更加重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文化底蕴不足,就学意识差,他们以自己的经历对待孩子的成长,因而对孩子的期望值不高,一看到孩子升学无望或成不了什么“家”,就放任自流,抱着“早工作、早赚钱、早抱孙”的想法。有的父母离异,有的家庭经常性吵口打架,有的父母本身没有表率作用,赌毒,游手好闲,导致孩子处于无人管教的状态,久而久之,假期外出流荡,逍遥快活,想到学校学习的辛苦,继而辍学。父母忙于工作,不在孩子身边(留守孩)辍学较多。
  三、学生自身原因 
  有些学生性格孤僻,做事偏执,一遇到挫折,就丧失信心。有的孩子被家长过分溺爱,养成了好吃懒做,不想吃苦,意志薄弱的性格,一些学生看到同龄人出外打工回来后,名牌衣服身上穿,名牌手机随身带,名牌烟卷嘴里叼,百元钞票袋里装,就羡慕的不得了,再看看自己,是什么也没有,还要起早贪黑的学习,还要忍受父母的唠叨,老师的管理,学校纪律的约束,就产生了打工的念头,很快就付诸行动了。 
  四、学校教育原因 
  1、学生课业负担太重,学习成绩差,课外活动单调;2、老师在课堂上教学方法陈旧呆板,学生无学习兴趣,再说听一节枯燥而又单调的课,又怎是一个“熬”字了得!3、还有一些教师只看重优等学生的反应,忽视中等学生和差生表现,这种不公正的待遇也致使一些学生由厌恶老师到厌恶学习,再慢慢地就发展到辍学。另外有些老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待犯错的学生不是耐心细致而是讽刺挖苦,伤害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学生产生抵抗心理,继而讨厌老师和学校,导致辍学。4、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校教师远远不够,并且良莠不齐,老师课务繁重,班上学生人数太多,老师管不过来,无法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  
  当前中小学生尤其是初中生辍学问题不仅影响着学校工作的正常运作,而且影响了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繁荣。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控辍保学的力度让每位孩子都不能因为各种原因辍学。本人结合本校实际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总结,得出了一些有效的控辍保学策略。
  1. 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学生辍学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学习基础差,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老师歧视,同学瞧不起,在学校找不到乐趣,且觉得自己读书无出路,于是选择辍学。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老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首先,要正确认识教学质量观。其次,改进教学方法。学生上课不愿听,或听不懂,不是其笨,而是教师方法不妥。那怎么改呢?一是变“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变教师“演员”、学生“听众”的角色为教师“导演”、学生“演员”的角色。二是变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话”为“走下讲台讲话”。三是变“抱着课本”为“走出课本”。四是变把“鱼”给学生为把“渔”给学生。五是变“重视结果”为“重视过程”。六是变只看“重大发展”为重视“点滴变化”。七是变“牢房”为“乐园”。这样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校园内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心灵的乐园,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尊、自信的支点,从心灵上滋生了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的情感,这样也就不会因厌学而辍学了。
  2.真诚关心学生,用爱留住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让学生进步,爱让学生“进得来,学得好,留得住。”在初中,有四种学生最易辍学:一是成绩基础差的学生。成绩基础差,学习起来困难大,对考高中没有希望;二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吃、穿、用赶不上同学,深感自卑,再加上不想因自己读书给父母增加负担,所以选择辍学打工挣钱;三是没有远大理想的学生。没理想,就得过且过,做天和尚撞天钟。在学校以玩为主,在一所学校玩够了、玩厌了,就不想再玩下去了,又想到另外一个新的地方玩了。四是怕吃苦的学生。怕吃苦,就要逃避堆山似海的作业、逃避烈日下的锻炼、逃避寒风的侵袭。无论是哪种学生,都需要教师付出特别的关爱,真心呵护受伤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就是他们亲密的朋友,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家。具体做法就是要随时留心观察学生的表现状况,窥探出每一个学生心中的秘密,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帮助。
  3.加强学校自身建设,形成凝聚力
  一所好的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雅,课程资源丰富,教学质量斐然,班风正,学风浓,管理严,整个校园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这是让学生进得来,又留得住的根本保证。因此,学校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以形成凝聚力。
  总之,以上原因严重制约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并成了久治不愈的顽症。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从加大宣传力度,搞好依法治教,推行素质教育,强化学校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入手,上下结合,综合治理,长抓不懈,才能有效地遏制辍学现象。
  • 【发布时间】2018/10/23 16:03:31
  • 【点击频次】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