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效性

 

【作者】 刘亚娟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学区赵村小学

【摘要】 要想提高高效课堂实效性,要求教师必须在有效的时间里高效,有序地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我就自身的理解和实验经验,主要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1)不仅应该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性;(2)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3)让数学融入生活,是生活走进课堂。

【关键词】 数学;高效课堂;实效性;
【正文】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高效课堂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已经成了人们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我们一线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和推进者,应该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高效课堂的实效性?下面,我想谈谈自己的浅知拙见。
  一、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性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认知的特点还不成熟。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在课堂上讲解枯燥的数学知识,不仅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还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讲三年级数学《买文具》一课时,我先按常规的方法进行授课。让学生先读题,然后再问学生能从题中获得那些信息?这道题该怎样列式?但回答的学生寥寥无几,多数学生看起来很迷茫,根本不理解题意。为了能使自己的课堂生动有趣。于是,我就另换了一种方式,我把刚才的问题编成一个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由于天气炎热,他的师傅有点渴了,就吩咐孙悟空去采些果子。于是,孙悟空翻过一座山,来到了一片果园果采了20个果子,他先自己吃了5个,剩下的平均分给他师傅和他的两个师兄。那么,他们三个人每人能分几个?没想到,我刚把故事说完,班上平时学习最差的学生就立刻站起来回答说:“每人5个”。故事的引入,不仅使得枯燥的数学课堂妙趣横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我们数学课堂的实效性。
  二、数学课堂要充分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
  课堂是教学的核心,展示是核心的精髓,生生互动是精髓的灵魂。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多,就会喧宾夺主,就会让学生失去互动学习的机会。因此,我认为数学课上的生生之间的互动学习非常重要。古语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如果教师对学生天天授之于鱼,终究会让学生产生惰性,同时,也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动力和兴趣。这种做法是与我们的高效课堂背道而驰的。因而,如果教师能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之间通过真正的互动、交流、质疑、争辩、讨论、探究活动说出自己的思想、规律、方法、技巧等。让他们在彼此的互动学习中体会到获取知识的快乐,放飞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情感,展示他们的才艺,提升他们的认知结构,养成良好的思考的习惯。真正做到“从学会到会学”,这才是我们高效课堂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但生生互动学习切忌不能走极端,有些老师认为:你让学生进行生生互动学习,那我就把课堂交给学生,我一节课就做个旁观者,把自己置身事外,我一句话都不说,一个问题都不讲,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当学生进行互动学习时,教师应该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关注学生在互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适当的引导,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成点和新想法,不能打压,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来,对学生在互动学习过程中没有讨论清楚地问题,老师可以谈谈自己的想法,给学生做以参考。从而提高我们高效课堂的实效性。
  三、 让数学融入生活 使生活走进课堂
  陶行知曾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而我们的数学课堂就是这样一门需要在实践中学习的课程。它不仅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同时又要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所以作为一位数学老师,如果仅仅只把数学课停留在课堂上,那么,你的数学课堂一定不会精彩。因此,我们只有把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现象,学生才会更容易理解。我在讲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认识分米和毫米》这节课时,因为考虑到学生刚接触长度单位,脑子里还没有建立起长度单位的模型,我就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回家用米尺量一量他们家的床,爸爸妈妈的身高、他们家的窗户和门、电视机、洗衣机的长和宽,用学生尺量一量爸爸、妈妈的手指甲和脚趾甲。在第二天的反馈课上,第一组的小组长就告诉我“老师,我们组刘佳超的爸爸是巨人,他爸爸的身高是175米。”组长刚说完,其他同学就笑得前仰后合。刘佳超也明白了因为自己单位带错了,竟然成了笑话。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在笑声中圆满完成了。甚至还有个学生告诉我说:“老师,数学好有趣”。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真正的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而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使数学融入了生活,也使生活走进了我们的数学课堂。
  总之:只有努力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寻得高效课堂与实效性的突破,我们的高效课堂课堂才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让多彩的生活融入小学课堂》   杜朝阳
  • 【发布时间】2018/10/24 11:33:45
  • 【点击频次】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