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 多结措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第一小学

【摘要】 在小学教育当中,数学一直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作为培养小学生们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学科,说它是对小学生影响最为深远的学科也不为过。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如何带给小学生们更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更是成为了每一个小学数学老师不断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正文】数学学科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在实际的小学教学过程中,仍然有很多学生害怕学数学,不会学数学,导致成绩很差。 然而怎样才能带动全体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数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是通过笔者的经验总结,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利用数学活动增强课堂趣味性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从而增加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为了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学习到数学知识,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三年级上册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设置有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和问题。除此之外,还设置了“搭配中的学问”“交通与数学”“时间与数学(一)”“时间与数学(二)”四个专题活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展开教学活动。例如:在“时间与数学(一)”的专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全班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准备一份挂历;然后每个小组的学生选好一个月份,让另一组学生数一数这一月挂历共有多少天,了解平年、闰年,并能判断平年和闰年。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不仅能够充分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正确的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目前,我国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演示法,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方法越来越多样,因此,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成为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讲授法仍然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取大量的知识,同时还可以让教师比较准确地掌握课堂动向,缺点就是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的人认为讲授法就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其实不然,讲授法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但前提是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一定具有启发性。除此之外,问答法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了解情况。教学方法的选择关键在于课程内容。比如在讲解图形时,教师最好运用演示法和提问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对图形有一个准确而感性的认识。而代数的学习就需要以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让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掌握好大量知识。比如说在学习“小数的乘除法“等内容时,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以讲授法为主,因为这部分内容本身就是抽象的,所以教师应该以启发式的语言与方式讲解这部分内容,进而促进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学习。
  三、课堂中灵活安排合作学习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从而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一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那些平时不善言谈的学生留有勇于发言的时间与空间。如:在提出问题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参与讨论。二是培养学生养成善于倾听的习惯。现在的独生子女普遍性存在强烈的自我意识。因此,教师要着力引导,使学生意识到倾听别人发言,既是一种文明礼貌的行为,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三是培养学生合作实践的习惯。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时,让学生合作动手搭“积木”,探讨用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拼出不同的长方体,说出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完成后,让学生填写表格,观察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体积数据之间的关系,推导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这样的实践操作活动,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借助多媒体来进行教学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教学中,它以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拿着粉笔在黑板上进行板书教学,这种形式的教学一旦老师把黑板写满擦掉,学生要再想进行复习只能靠记忆,而且一节课下来老师会感到胳膊酸麻,同时吸入大量粉尘,对教师的身体也是有害处的。假如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提前录制好教学视频或者制作好ppt,在上课的时候与学生一起探讨学习,针对学生有疑问的地方进行重点教学,在临下课五分钟的时候可以再进行回放复习,这样教学效率会高出很多,而且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视频分享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在课下进行重点复习,教学效率自然就提高。举例而言:小学数学会涉及一些简单的图形,例如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很难描述什么是图形的周长,什么是面积,如果借助多媒体播放的形式,拿一条线折成一个图形再展开,那么这条线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这条线所折成的图形所占的区域就是这个图形的面积,这种教学的形式更生动直观,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更容易些。
  五、注重作业形式的创新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为了提升个体的记忆效果以及学习效率,科学合理的复习巩固是必不可少的。课后作业是复习巩固的一种重要形式。然而,如果学生对课后作业没有兴趣,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难免就会敷衍了事,作业自然也就失去了其复习巩固之作用。鉴于此,为了充分发挥作业的本质作用,提升学生复习的效率,教师必须要在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创新作业形式,借此激发学生对作业的浓厚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不管运用怎样的教学方法都要切实地考虑学生的需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想,选择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大胆创新。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个性,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更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一切,加上一系列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相国. 趣味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优化思考[J]. 中国高新区,2015(13).
  [2]许威.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3).
  [3]何小宁. 趣味教学.寓教于乐——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索[J]. 讀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
  • 【发布时间】2018/11/3 16:38:43
  • 【点击频次】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