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作者】 白玛德吉

【机构】 西藏林芝市波密县完全小学

【摘要】 自信心是学生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正是有了这块基石,学生们才会产生必胜的信心,可以更为积极自主的评价自身的优缺点,彰显出自信,坚持其自身的梦想。本文主要论述的是班主任如何指导学生调节自信,针对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自信调节问题的探究,加大对学生自信心培养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学生自信;
【正文】自卑作为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出现在众多学生的语言行为中。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促使他们向积极心态的方向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一项艰巨任务。
  1、自卑心理的成因分析与表现
  1.1主观原因
  学生由于在学习上成绩平平,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无出色的表现而过低估计了自己的才智水平,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甚至自我认识消极,进而怀疑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再有就是对性格和气质自我评价出现偏颇,往往表现出性格怯懦、抑郁低沉、反应迟缓,对自身存在的不利于交往的性格特点,总以为无能为力,不敢主动与人交流,这些消极的心理因素时常困扰着这些学生,致使它们失去进取的勇气和信心。
  1.2客观原因
  家庭环境因素。由于现在学生绝大多数来自独生子女的家庭。家长过分地保护和溺爱会使孩子意志脆弱,难以自立。学习生活中,学生稍遇困难便没有信心去克服,导致自卑。另外,家庭贫困与同学间相差悬殊,也会使学生产生“自惭形秽”的心理,如果遇上同学的嘲讽,则会灰心丧气、意志消沉,在同学面前自叹不如,以为家境清贫便得不到人的尊重,极易产生自卑感。教育方面原因。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非常关注,特别是父母亲均以学习成绩高低来衡量子女学习得失的家庭。学习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在家里的不同“待遇”,一旦学习成绩、各项竞赛、评比活动中得不到好名次或在学习上遭受失败与挫折,其自信心就会日益减弱,自卑感反而日益增强。意外事故刺激。有些学生的家庭发生了重大的变故事件,面临突来的变化,学生难以承受压力,容易产生悲观消极的心理,会在他人的关切或异样的眼光中感到自卑。
  2、自卑心理的转化
  2.1让学生在“闪光”中找回自信
  自信是克服自卑、促进成功最有效的补偿方法。教师平时要善于发现自卑学生的“闪光点”,注意学生的点滴进步和优点,及时抓住自信心的种子,不失时机的给予肯定和表扬,清除他们内心自卑的阴影。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得到老师的信任和激励后,提高了克服困难、战胜自己弱点的能力,对前途充满了信心,迈向了成功之路。
  2.2引导正确对待失败
  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理解他们的苦衷,认真细致地做好针对性强又可接受的思想工作,帮助找准失败的根源,进行深入浅出地分析,告诉他们“失败是成功之母”,挫折失败并不是坏事,在漫长的人生中,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而挫折和失败则是必然的,重要的是一个人要在失败后,正视自己,积累战胜失败的力量,鼓起勇气再次冲击目标。同时,还可以引用一些学生熟悉的人物,如张海迪、爱迪生等,用他们面临挫折、失败时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事迹来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的自强精神。
  2.3帮助制定合理的目标
  教师要善于替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适合他个人具体情况的近、中、远期目标,以便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展示自我,成功地达到各阶段的预期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品味成功的喜悦,萌发荣誉感。每学期期末复习前,我都会让学生制定考前目标,如果达到自己的目标,就会获得奖励。当然,就像树上的果子,并不是伸手就能摘到。只有认真复习,考试时细心做题,“果子”才能摘到。
  2.4全面深入地关心爱护学生
  首先,教师要耐心、细致的做工作,关心爱护学生,取得他们的信赖,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多样式的兴趣活动中发现并发展长处,找到自我认同感,令别人欣赏,以补偿其自卑心理。其次,要讲究激励的方法,根据因不同原因而自卑的学生的实际,用低期望评定的方法及时肯定自卑学生在积极进取中的进步,使多数学生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2.5客观评价
  学生们在评价自身时,往往会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其对自身的认知主要是依靠他人对自身的评价。一个正确的评价会让学生修正自己,同时还会让接受评价的学生产生一个较好的心理情境。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们都会把老师们当做其榜样,对老师所说的言论始终坚信不疑,所以,老师们应当深入的分析学生们的各类行为,正确且科学的进行评价,并对老师的评价进行详尽的记述,用一个信任的目光去看待学生,让学生们都能得到进步,提升学生们的自信心。
  2.6和谐鼓励
  班主任们在管理学生们的过程中,要始终坚守和谐教育的理念,找出提升学生们自信心的有效方式,实时的观察学生们的行为,给予学生们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构建平等的互动交流平台,在该平台上,学生们可以勇敢的表现自我,对其进行表扬和鼓励,调整其关系。老师要深度的挖掘学生们自身的潜力,使得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学习的愉悦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自信观念。
  2.7提升集体意识
  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展示自我的欲望,其做任何事情都会溢于言表。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需要给予学生们爱的鼓励和帮助,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们的自信心,调节其自信问题,构建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学生们长期处于该集体中,会感受不同的温暖,孩子们要多和大自然进行接触,让其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拓展见识,进而降低其内心的自卑感。
  结语:班主任们要懂得实时的转变其固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不断的挖掘学生们的潜力,信任并鼓励学生,陶冶学生们的情操,让学生们都能以一个轻松愉悦的心态学习各类知识。
  参考文献:
  [1]唯有找准病根方能对症下药——学生计算错误的心理成因和对策[J].胡国灿.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03)
  [2]浅谈学生粗心大意的心理成因及其教育对策[J].孙开飞.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5(08)
  [3]“计算马虎”的心理成因和应对策略——以“三位数的加减法笔算”为例[J].房晓兰.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4)
  • 【发布时间】2018/11/3 17:09:33
  • 【点击频次】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