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用“心”做好小学班主任

 

【作者】 许总秀

【机构】 青海省玛沁县第三民族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除了有爱心、信心和耐心,还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那么,作为小学生的班主任,应该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教育呢?
  一、教会孩子“听”“记”“写”
  在课堂上,要求孩子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小学生对此认识比较模糊,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化了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学会倾听要有五心”,即倾听时要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情;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的接受,做到“听”、“思”并重,相互促进。对于课堂上认真倾听的同学要适时地鼓励,大声表扬,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作为班主任,在翻看不同成绩学生的课本时会发现:不会做笔记的学生成绩普遍落后于会做笔记的学生。其实上课做笔记非常重要。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相关要点的关键词语,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那么对于不会记笔记的学生怎么教呢?我的做法是:在学期初,都要利用前几篇课文,利用语文课的时间,放慢速度教给学生哪些地方需要圈点勾画,哪些地方需要将关键词语批注在旁边,如何记方便、快捷,又便于复习等,而且要做明确的要求和示范。每过一段时间还要进行检查或评比。随着年级的升高,听课必须要有手的活动,要随时把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到笔记本上或书上,养成这种听写同步进行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
  在办公室里,教师们批改作业的时间经常会抱怨:现在的学生怎么了?一个班就那么几个学生的字还看着顺眼,其他的要么东倒西歪,要么龙飞凤舞。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甚至家长都开始不重视孩子们的书写。汉字作为中华名族五千年传承,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应该得到更好的重视。其实良好的书写习惯也可以反映学生认真的态度,学生的字总是不尽如人意,是老师没有严格要求,还是学生没有认真呢?都不是。关键是学生缺乏坚持,没有真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我个人认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细化:姿势不对不动笔——培养良好的写字姿势。提笔即是练字时——培养学生时刻练字的好习惯。持久方能见功夫——培养学生勤学苦练的好习惯。其中最关键的是提笔即是练字时,让学生养成不管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只要一提起笔就能做到认真、规范、整洁。另外作为语文老师,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教学时板书设计合理,书写规范整齐,不断学习,时时处处都要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教。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针对学生中一些要强和好动、不愿承认错误、觉得能完成的很好却做不到的情况,我便刻意安排一些小的任务让他去完成。如:让他当值日小组长,负责看好其他学生值日:中午让他看好,谁没有认真写作业,在说话,汇报情况给我;让他排在队伍最前面,看好谁排队的时候说话……这些简单又比较有成就感的工作满足了他要强的性格,有时候他自己做的不好,我也会趁机说他:“你自己的带头作用没做好,是不是别人也不愿意听你的安排?”同时我还经常和他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不再总是批评他,而是尽量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渐渐地,这样的行为便有了很大的改善,我再次教育他的时候也不再是表现出逆反心理。
  三、用表扬鼓励
  批评对于要强的孩子的教育作用可能是相反的,而表扬与鼓励能增强他的自信。例如:一次我们班里有一个叫庹松章的同学生病了,正好轮到平时表现调皮的孩子师金航同学值日,然后他自告奋勇的说代替庹松章同学值日。作为班主任的我正好借此机会在班里说:“师金航同学今天帮庹松章同学打扫卫生了,这一点同学们要向他学习。”此后,他的劳动积极性更高了。我也会适时地在平时的作业表现上表扬他:“今天师金航同学的语文默写全对,可真了不起。英语老师也向我反映师金航同学的英语读的很不错”……
  四、用批评启发
  虽然表扬的效果不错,但适时地批评也是必要的。当然在批评时,我也会注意方式方法。对于这种要强的学生,大部分是把他叫到办公室私下找他谈话,引导他们自己找出自己的错误,并自己提出改正这些错误。渐渐地,他们便开始愿意承认错误并改正。
  对孩子的教育如涓涓细流,河中流淌着的应是爱心、细心、恒心。教师要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我也相信,只要每个教师能够以爱心、耐心去面对工作、面对学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 【发布时间】2018/11/3 17:10:12
  • 【点击频次】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