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作者】 赵璐璐

【机构】 四川省阆中市第三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人们常说: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一个心理健康的幼儿,一定是一个自信的幼儿,教育者要想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幼儿,就必须先让幼儿学会自信。而45岁是人的自信心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及早观察与发现幼儿自信心形成的倾向,并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把自信心的发展引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明确指出:“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会经常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幼儿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在某方面或是很多方面都不如别的幼儿。他们往往表现出害怕、退缩、无主见等心理特点。可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现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与我班的实际情况,把自信心的培养“作为实施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一个方面来研究和了解。

二、中班幼儿自信心发展的主要表现

 由于我班幼儿是春季班,大多数幼儿年龄偏小,各方面的发展参差不齐,很多幼儿缺乏自信心,稍遇困难就退缩,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怯于与老师交往,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差,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去认识和探索事物。注意力经常不集中,惧怕尝试新任务。常常会说“我不会“或不敢下笔,缺乏主动精神和创造的勇气。因此,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注意发现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及时发现自信心较弱的幼儿并给予必要的个别教育和帮助,使每个幼儿的个性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 幼儿自信心从中班到大班的发展变化

教育对幼儿自信心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老师应该学会在日常活动中注意观察每个幼儿自信心形成的特点。寻找自信心较弱幼儿的闪光点,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育,使幼儿认识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的力量,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自信心的成长。

   我们主要采取日常生活、学习活动、游戏活动以及家园配合等方式,针对不同幼儿的个性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培养幼儿自信心。

    如:很多幼儿上课经常不举手,害怕和别人比较。

 四、如何更好地培养幼儿自信心

  通过对幼儿自信心的实验研究,历时一年多,时间虽然较短,但是我们感到收获很大,全班幼儿的自信心有了明显的增强,特别是自信心教弱的幼儿的变化很明显,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现将在这一实践中的情况总结如下:

    1: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形成

教师要以平等亲切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幼儿。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是神圣的,教师的教养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精神坏境。要创设一个氛围需要我们把幼儿视为一个独立的人,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度,坚持与幼儿做朋友似的沟通,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对幼儿幼合理的期望,这种期望带给幼儿信心和动力,激发幼儿积极向上、要求进步。比较那些成人对他们并不抱任何希望的孩子而言,这些孩子们往往透着智慧和信心,以及被人关爱的满足。但是千万不要让这种动力过强过激而成为孩子的压力,使孩子对事物望而生畏,严重束缚了他们的手脚。对孩子们寄予的希望合理,对他们的关切事宜,将让孩子在充分体会到成人关怀信任的同时,敢于大胆表达自己,敢于创新求异、敢于并乐于沉醉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

2:充分利用各种途径使幼儿体念成功是建立自信心的基础。

(1)利用区角活动帮助幼儿建立自信

首先,区角活动自主选择,个别活动的方式使自信心一般和较弱的幼儿信心增强了,以往集体教育模式中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操作练习,总是由那些能干的孩子唱主角,长此以往,一般或较弱的幼儿因得不到表现机会而变得沉默、退缩、自信心受损。在区角活动中每个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大大提高了幼儿成功的机会,并在品尝成功的喜悦中增强了自信心。

其次,区角活动让各有所长的幼儿幼机会表现自己。区角活动中丰富的操作材料给有不同兴趣的幼儿提供了表现自己的舞台。如李冰跳舞跳得好,在音乐区里经常为大家跳舞,很受同伴的欢迎,王子熙对绘画和手工非常感兴趣,教室里的墙饰有很多他的作品,罗芝芝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在语言区里是大家的“领袖”晏翊棵对结构玩具情有独钟,不但自己在短时间内熟悉了操作,好经常去指点有困难的同伴。每个幼儿都在 一些个别项目上处于领先地位,老师和同伴的称赞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长处,相信了自己的能力,建立了信心。

此外,区角活动轻松自由的的氛围,无形中减轻幼儿的学习压力,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让内向胆小的幼儿放开了自己没学习了积极性大为提高。

更重要的是区角活动给了幼儿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页使每个幼儿和老师的接触更多了。在区角活动中,教师采用个别观察、个别示范、个别知道的教学方式,这样,教师可以及时因材施教。同时,老师和学时一对一的教学方式,让自信心较弱的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和教师接触,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

(2)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黄贞博内向。胆小、沉默寡言,但他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会正确穿衣裤、系鞋带,整理衣物、蹬被子。生活课上我经常让他为小朋友示范,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不仅教会了同伴,而且人也开朗自信了许多;牛牛是一个好动的孩子,经常欺负其他小朋友,我在全班表扬他,让大家看到了他的优点,使他在同伴面前获得自豪感和满足感。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开展“我能~~~~”的主题活动,让每个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能干什么,内容可包括学习、纪律、活动、家庭服务等方面。该活动可使幼儿进一步明确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并在大家相互交流、肯定与鼓励中树立自信心。或者让幼儿轮流担任值日生,要求他们承担职责,如分发物品、讲故事、坚持整理玩具柜、表扬好人好事等。在这个活动中,幼儿不管能力较弱,都有机会担任小组长,既为同伴服务,又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提高自己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增强自信心。

3、积极的评价是发展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手段。

幼儿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认识自己的,因此成人的评价对幼儿的心理和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积极的评价包括爱抚、鼓励、点头微笑、语言夸奖、图片表彰、委托重任、送五角星或图片等。恰如其分地给幼儿良好行为以积极评价,不但能使幼儿体会到快乐的和满足,提高幼儿在集体中的地位,激起其继续上进的愿望,同时也增进了幼儿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如王杨艾希小朋友经常在美术活动时不知怎么下笔,或者让其他小朋友帮他画,有一次在画装饰画上,我发现他选择了用圆点,线条来装饰,虽然很简单,但很有装饰效果,而且画面干净,色彩搭配合理,我立即在全班表扬了他,并送给他五角星来鼓励他,他画面的劲头更足了,爸爸接他时还不肯走。一个小小的进步让他在班上树立了威信,体验到了被人肯定的喜悦。以后,王杨艾希的绘画技能有了很大提高。

4、家园配合时建立幼儿自信心的桥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因此,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需要家长密切配合,如果老师注意对幼儿进行鼓励、表扬、肯定,家长却时常随意贬斥、否定幼儿,或者老师注意给幼儿创造锻炼的机会,幼儿回家后家长却什么也不敢放手,不让锻炼,是不可能培养和建立起幼儿的自信心的。在家长共育工作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可通过开办家长会、讲座、家园联系表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使家长认识到幼儿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性及其正确的教育方发。同时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家长的教育态度,并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家长进行指导。此外,要鼓励家长及时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自信心表现,以利于老师了解情况,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总之,幼儿园和家庭只有密切配合,步调一致,才能培养出自信的一代。

 

  • 【发布时间】2018/11/14 17:26:42
  • 【点击频次】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