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赏读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很多学生读到一篇新文章不知道如何鉴赏和理解。小学生应该与文本对话,培养兴趣,带来愉悦,张扬个性,让阅读过程成为发现之旅、审美体验,为自我的发展构筑起一座精神家园。本文从赏读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和实施“赏读”教学法的几个注意点来阐述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语文各方面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赏读教学
目前,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学作品或形象鲜活、情感真挚,或情理自然、启人心智,常常蕴含着扣人心弦的艺术美。但是由于受到社会上各种娱乐媒体的消极影响,阅读教学中教师“精讲”的灌输,学习压力的增大,学习节奏的加快,大多学生往往对课文也是浅尝辄止、休闲性地阅读,索然无味,兴趣全无。老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1、欣赏教学法
1.1赏读教学法的基本含义
赏读教学法与传统的授课方式不同,传统的授课模式更加重视的是小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而赏读教学法更加注重的是小学生的思想的培养,相比与知识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更加在乎小学生的感情。在上课时,它可以通过调动小学生的心情,让他们进入到各种各样的世界,从而达到教学的根本目的。
1.2小学语文老师在上课时采用赏读教学法的好处
1.2.1这种授课方法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要求
小学生的年龄非常的小,不管是身体还大脑都正在发育,他们的思维能力还不成熟,理解能力也没有大人强,自制能力也非常的差,不能有效的克制自己的行为。当遇到比较难的知识点时,他们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会下意识的选择逃避,不想再去学习知识,这样对小学生的学习有些非常不好的影响。而赏读教学法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老师可以在课堂中让他们自己找到学习的方式,让他们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去学习。
1.2.2赏读教学法可以让小学生对语文知识感兴趣
现在,大多数的小学语文老师都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上课时,完全的按照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讲解,不会进行一些课外的拓展,知识让他们死记硬背的把知识记住,这样会使它们对语文这门学科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而赏读教学法就避免了这种情况,老师在课堂中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延伸,讲一些与知识有关的、有趣的事情,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让他们对知识记忆的更加的深刻。
1.2.3赏读教学法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思想情操
现阶段,教育部门已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重视学生的知识水平,对他们的思想情操的关注度也在逐渐的提升,想要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传统的授课模式只是让小学生学习到一些基本的知识,并不能达到这一效果,而老师在采用赏读授课法时,经常会对小学生讲述一些有正面意义的事情,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他们的思想情操就会有一定的提升。
2、实施“赏读”阅读教学法的几个注意点
2.1课堂互动时要鼓励新见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审美”是主观感受与客观形象的统一,感受与理解文本因人而异,不同的读者常常根据自己的感情倾向、生活经验、职业地位、民族国别,对文学作品中进行解读和评判。因此在进行文本赏读时要允许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特别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新颖的见解,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有序、言之成理就行。
2.2课堂总结要注意方法归纳
阅读教学重心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去解读一篇文章。因此,在课堂总结时要注意学法引导与归纳。引导学生通过总结课堂所学方法。“在这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以后碰到同类型的文章你将怎样去阅读?”举一反三,进行课外阅读,以达到开阔视野,培养情趣,提高阅读鉴赏能力的目的。
3、欣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3.1应用原则方面
(1)实践性原则。相对于其他形式而言,实践形式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当教师应用欣赏教学法完成相关知识的教学之后,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任务,实现对所学内容的合理巩固。
(2)激发兴趣原则。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是他们能否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获得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应用欣赏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激发学生兴趣作为一项重要原则。通过兴趣点的计划性提供,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维持。
3.2提问环节
提问是课堂中的重要环节。教师所选择的问题应该与所学内容高度相关。当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应该需要结合学生的回答内容进行评价总结。如果学生正确回答出问题答案,则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表扬,以此激发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并未的答案是错误的,则教师应该从侧面指出学生的不合理问题,并鼓励学生勇于思考。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正面积极的评价语言可以使得他们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积极体验。
结语:欣赏教学法是一种处于情感层面的教学方法。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融入所学内容中,通过情感体验的获得提升教学质量。为了保证这种方法的应用质量,需要注重配合性、激发兴趣等原则的遵循。无论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前准备环节,还是评价、提问等环节,教师都应该严格根据教学内容应用适宜的语言,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幽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运用分析[J].张微.中国校外教育.2017(35)
[2]举主问题之纲张文本感悟之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问题”教学法[J].顾建辉.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3)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赏读教学
目前,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学作品或形象鲜活、情感真挚,或情理自然、启人心智,常常蕴含着扣人心弦的艺术美。但是由于受到社会上各种娱乐媒体的消极影响,阅读教学中教师“精讲”的灌输,学习压力的增大,学习节奏的加快,大多学生往往对课文也是浅尝辄止、休闲性地阅读,索然无味,兴趣全无。老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1、欣赏教学法
1.1赏读教学法的基本含义
赏读教学法与传统的授课方式不同,传统的授课模式更加重视的是小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而赏读教学法更加注重的是小学生的思想的培养,相比与知识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更加在乎小学生的感情。在上课时,它可以通过调动小学生的心情,让他们进入到各种各样的世界,从而达到教学的根本目的。
1.2小学语文老师在上课时采用赏读教学法的好处
1.2.1这种授课方法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要求
小学生的年龄非常的小,不管是身体还大脑都正在发育,他们的思维能力还不成熟,理解能力也没有大人强,自制能力也非常的差,不能有效的克制自己的行为。当遇到比较难的知识点时,他们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会下意识的选择逃避,不想再去学习知识,这样对小学生的学习有些非常不好的影响。而赏读教学法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老师可以在课堂中让他们自己找到学习的方式,让他们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去学习。
1.2.2赏读教学法可以让小学生对语文知识感兴趣
现在,大多数的小学语文老师都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上课时,完全的按照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讲解,不会进行一些课外的拓展,知识让他们死记硬背的把知识记住,这样会使它们对语文这门学科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而赏读教学法就避免了这种情况,老师在课堂中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延伸,讲一些与知识有关的、有趣的事情,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让他们对知识记忆的更加的深刻。
1.2.3赏读教学法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思想情操
现阶段,教育部门已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重视学生的知识水平,对他们的思想情操的关注度也在逐渐的提升,想要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传统的授课模式只是让小学生学习到一些基本的知识,并不能达到这一效果,而老师在采用赏读授课法时,经常会对小学生讲述一些有正面意义的事情,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他们的思想情操就会有一定的提升。
2、实施“赏读”阅读教学法的几个注意点
2.1课堂互动时要鼓励新见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审美”是主观感受与客观形象的统一,感受与理解文本因人而异,不同的读者常常根据自己的感情倾向、生活经验、职业地位、民族国别,对文学作品中进行解读和评判。因此在进行文本赏读时要允许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特别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新颖的见解,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有序、言之成理就行。
2.2课堂总结要注意方法归纳
阅读教学重心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去解读一篇文章。因此,在课堂总结时要注意学法引导与归纳。引导学生通过总结课堂所学方法。“在这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以后碰到同类型的文章你将怎样去阅读?”举一反三,进行课外阅读,以达到开阔视野,培养情趣,提高阅读鉴赏能力的目的。
3、欣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3.1应用原则方面
(1)实践性原则。相对于其他形式而言,实践形式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当教师应用欣赏教学法完成相关知识的教学之后,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任务,实现对所学内容的合理巩固。
(2)激发兴趣原则。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是他们能否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获得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应用欣赏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激发学生兴趣作为一项重要原则。通过兴趣点的计划性提供,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维持。
3.2提问环节
提问是课堂中的重要环节。教师所选择的问题应该与所学内容高度相关。当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应该需要结合学生的回答内容进行评价总结。如果学生正确回答出问题答案,则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表扬,以此激发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并未的答案是错误的,则教师应该从侧面指出学生的不合理问题,并鼓励学生勇于思考。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正面积极的评价语言可以使得他们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积极体验。
结语:欣赏教学法是一种处于情感层面的教学方法。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融入所学内容中,通过情感体验的获得提升教学质量。为了保证这种方法的应用质量,需要注重配合性、激发兴趣等原则的遵循。无论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前准备环节,还是评价、提问等环节,教师都应该严格根据教学内容应用适宜的语言,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幽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运用分析[J].张微.中国校外教育.2017(35)
[2]举主问题之纲张文本感悟之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问题”教学法[J].顾建辉.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3)
- 【发布时间】2018/12/4 11:19:00
- 【点击频次】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