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倚阅读教学 促核心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是阅读教学。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会有很重要的意义,能够促进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针对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变,主要突出学生,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能够有明显的提高,从而加快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一、精选阅读素材,培养学生语言构建能力
语文教学虽然有比较固定的教学内容,但教师还是需要对阅读素材进行优化整合处理,以提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1]。语言构建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需要给出针对性关注,为学生提供语感成长机会,创设语言交流机会,以提升学生语用能力。
教师深入文本之中,对文本展开深度阅读解析,找到文本生本思维对接点,这样设计出来的阅读教学计划才具有更高契合性。如教学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教师先引导学生梳理文本,然后为学生展开示范诵读,最后为学生布设交流活动:秋天的雨有丰富的个性,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展开描绘,你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讲述,介绍秋雨的特点。在讲述时,最好运用自己的语言,对秋雨进行生动形象描述,看谁介绍最为精当。学生拿到任务后,积极准备讲述。教师跟进指导,学生讲述训练随即展开。课堂展示阶段,学生踊跃参与讲述活动,课堂学习氛围浓重起来。教师组织学生对讲述情况进行专业点评,学生语言建构能力在教学互动中逐渐形成。
教师为学生布设了讲述活动,让学生从一个方面展开描绘,这样的设计无疑是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学生有了阅读经历,自然能够顺利进入讲述活动之中。
二、创设阅读情境,培养学生思维发展能力
创设阅读情境方式方法众多,教师要做好精心筛选。小学生阅读兴趣调动至关重要,唯有激活学生学生阅读主动性,才能形成崭新阅读学习内驱动力。小学生直观思维比较敏感,教师利用一些灵动的教辅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直观感知机会,其适合度更高,调动效果也会更好[2]。
在教学《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组图片信息:这是鸟儿的日记,记录了鸟的生活经历。就是这棵树,是鸟的好朋友,相约来年想见的,结果……学生对图片信息进行细致观察,展开文本阅读学习。教师对童话故事的特点进行解读,然后让学生展开分角色诵读活动。首先是进行角色分工,教师对每一个角色的身份进行确认。其次,对诵读语气语调进行定位分析,让学生能够顺利进入角色。最后,让学生进行彩排训练,参与班级展示表演。学生积极报名参与,课堂演绎活动顺利推开。分角色诵读开始,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渲染了课堂气氛,学生快速进入角色。
教师为学生布设了分角色诵读活动,学生对这样的演绎活动有特殊参与兴趣。在教师引导帮助下,分角色诵读活动顺利打开。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诵读中,获得不错训练效果。教师抓住学生心理展开教学设计,教学针对性更强。
三、丰富阅读活动,培养学生文化传承能力
阅读学习活动设计和发动时,教师需要对学生阅读基础和阅读兴趣展开全面调查,为学生设计更多生动活泼的阅读实践活动,特别是带有文化传承意味的阅读实践活动,对学生形成的思维冲击更为剧烈 [3]。
阅读活动形式众多,教师需要有筛选意识,以提升活动设计匹配度。如教学《司马光》时,教师先将课文内容抄写到黑板上,然后逐句逐字进行讲解,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梳理相关内容。当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认知之后,教师发动学生搜集古代名人故事,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信息整合,准备参与班级故事大会。教师引导学生查阅工具书、教辅资料,或者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展开搜集活动,挑选经典的名人故事讲述。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学生信息搜集到位,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故事大会”活动。在活动之初,教师为学生提出一些细节注意问题,要求学生用故事语言参与活动。学生进入故事讲述环节,课堂学习气氛浓重起来。有学生讲述曹植的故事,也有学生讲述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还有学生讲述苏秦刺骨的故事,讲述者讲得精彩,听众听得专注。
教师为学生设定一个讲述故事的任务,便将学生关注力集中起来。学生从这项活动中获得的学习认知是全方位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传承能力都得到有效历练。小学生对故事有特殊情结,教师以此作为阅读发动起点具有较高操作价值。
四、拓宽阅读视野,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阅读学习是一项系统性建设工程,教师要注意拓宽学生阅读学习视野,延伸课堂训练长度,发动学生展开课内课外接轨性阅读,促使学生在阅读训练中塑造审美价值观。学生阅读具有选择性,这说明其兴趣价值取向存在差异性。教师要注意结合文本阅读实际,适当延伸阅读域度,为学生布设具体的拓展阅读学习任务,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阅读认知内化,形塑学科核心素养。
学习《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时,教师为学生布设了读写训练任务:作者对身边的环境有了细致观察,才有了全新的发现,写下了这篇文章。结合你的观察经历,以观察日记的形式,写一写你的发现,准备班级展示活动。学生听说要写生活观察新发现,顿时活跃起来,纷纷讲述自己的不一样的观察经历。教师给出具体引导和要求:要集中写一样东西,一种现象,具体介绍观察过程,对新发现展开细致描绘,抓住其主要特点,进行条理性介绍。学生进入书写阶段。课堂展示开始,学生积极发言,诵读自己的观察日记。有写大自然雨雪的,也有写家里盆景植物的,还有写学校里花园花朵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出专业点评。
教师为学生布设了观察日记训练任务,其契合度很高,学生都有丰富观察经历,自然有话可说。学生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展开描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学生具体表现中可以看出,教师教学有极强针对性,对培养学生审美价值观有重要帮助。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的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通过听说读写思全面推开教学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阅读学习体验,完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塑造。
参考文献:
[1]郭梅兰.小学语文课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名师在线,2018(06).
[2]叶晓丽.核心素养视阈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广西教育,2017(03).
[3]吕碧玲.引导语文绘本阅读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01).
- 【发布时间】2018/12/4 11:50:01
- 【点击频次】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