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效率

 

【作者】 温 坤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严陵镇城北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展示抽象的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初中化学;课堂效率;信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今的社会是信息得到广泛利用和充分共享的信息社会。信息是通过声音、文字、图片、影像等载体所传达的意义。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的教育方式,因此就需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补充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初中化学中的抽象内容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体的展现,让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学生更易理解,并且能够使学习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教师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很快的进入学习状态,然而现代教育技术就可以从声音、图片、文字、动画等多方面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其学生可以主动地去学习,这样更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学习化学反应的实质时,我把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这个化学反应的过程制作成动画,将水分子分成氧原子和氢原子,每两个氧原子组成一个氧分子,每两个氢原子组成一个氢分子的过程用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 








  这样就可以将抽象的具体化,形象直观,从而学生在大脑中就很深的印象,终身难忘,更好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于课堂后,再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学生学习更轻松,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进行仿真实验
  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创新的基础。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是唤起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刚接触化学,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化学的决心和信心。但是还有许多的学校化学实验不能开展,甚至教师的演示实验也不能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化学教师就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存在的问题。比如,教材中《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的实验,是教师讲解,学生听,做笔记的传统教育模式,首先实验室中没有现成的一氧化碳,其次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另外实验时间长,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等等。为了让学生了解真实的过程,我们就可以模仿实验的真实过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仿真实验,仿真实验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具有再现和模拟真实情景的功能,可以把所有因仪器、药品短缺、实验有毒、污染严重等诸多原因而受限制的实验进行模拟训练,能填补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缺陷,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传统教学模式下,只能是教师讲,学生听,而知识面较窄。然而,在中考化学题中,有部分考题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学生这样的考题觉得很难,这就是由于学生的知识面较窄,这就需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比如讲《社会与环境》这一节,我通过互联网,查找一些关于青山绿水没有污染的视频,以及一些严重污染的环境的视频、图片等,在上课时播放,让学生认识到造成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要他们自觉地去保护环境,甚至自学地抵制环境污染的行为。还有比如讲《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这一节时,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去学习煤的综合利用过程;石油的蒸馏等工艺流程;了解到化石燃料的缺点:1、不可再生,解决方法:提高燃料使用率;开发新能源;2、污染环境,解决方法:利用新技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积极开发洁净的新能源。还可以了解化石燃料的产品——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等。这些比教材更详细,而且了解许多教材中没有的知识,拓宽了知识面,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的能力,让他们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
  四、现代教育技术与体统教育模式相结合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手段,教师不能忽视它辅助于教学的最初目的,在教学中不能将手段变为了目的,所以在化学教(下转第77页)(上接第55页)育中适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能将传统的教学手段摈弃一旁,教师、学生、教材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有机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锦上添花或者雪中送炭。初中化学教学中,概念的形成和知识的总结主要得来源于实验的动手操作、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以及对教材的分析,不能本末倒置。因此,我们教师需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实验,或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反应过程太快或太慢的实验,或由于学校条件限制而不能进行的实验,面对这样的实验,最好的处理办法是使用视频和课件模拟再现,但绝对不能为了节约时间而将所有的实验都用视频或者课件来“代劳”,有条件完成的实验一定要由教师进行演示或让学生亲自动手,否则,学生的实验技能就得不到有效培养与提升。如在讲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时,铁生锈的速度很慢,在上课时根本不能做该实验,为了揭示铁生锈的原因,让学生想想生活中铁在怎样的情况容易生锈,以及有哪些方法防止铁生锈,实验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引导学生观看模拟动画:Ⅰ将洁净的铁钉放在装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中,使铁钉部分浸入蒸馏水中,部分暴露在试管内的空气中;Ⅱ将洁净的铁钉放在下层装有蒸馏水,下层装植物油的试管中,使铁钉全部浸入植物油中;Ⅲ将洁净的铁钉放于干燥的试管中塞紧塞子。
  放置一段时间后,用动画显示试管ⅡⅢ无变化,Ⅰ试管中的铁钉生锈,由学生讨论得出结论:①铁生锈的原因是水和空气对铁的共同作用,②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组成合金。利用动画不仅模拟铁生锈的过程及条件,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兴趣,活跃了思维,从形象的感知,再作出理性的推断,提高了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对我们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及时的补充新鲜的血液,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优化教学资源,让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利用网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所学的知识“活”起来,学生主动地去发现,主动地去探索,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周红卫.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2013.2
  [2]陈富志.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初中化学教学实效[j].数理化学习.2013.11
  • 【发布时间】2018/12/4 11:54:52
  • 【点击频次】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