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 扎西草

【机构】 甘肃省夏河县九甲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其核心任务是通过挖掘教材和设计创造性的教与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根植于课堂教学之中。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机会和创新的宽松环境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勇于实验、勤于思考。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创新能力。
  一、创境激情,诱发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面,良好的情绪能使学生的精神振奋,不良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因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的创新氛围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课堂上,教师就需要有民主意识,要为学生创造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当成平等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他们发表不同的见解,为他们提供“火花”迸出的机会。与此同时,要及时肯定学生的思维成果,即要使学生带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并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真切体验到创新的快乐。此外,创新是一种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片面性或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为此,教师要宽容地对待学生合理的挫败和失败,注意发现,并肯定学生在已经失败的创造过程中所体现的创造热情和进取精神,以保护学生创造的积极性。
  二、质疑问难,激活创新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热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疑问或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有疑问才能促进学生去探索、创新。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质疑,从而在质疑、解疑中培养创新精神。如教学“比较3/4 和5/6大小”时,教学完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和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比较后,有的同学大胆提出质疑:“能不能把3/4和5/6 化成同分子分数再比较?”还有的同学提出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比较。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学生不迷信教师和课本,而能独立思考,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表现,因此,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直接给予答案,而是先肯定其见解,然后让学生充分讨论、积极思考,再通过比较选择最优的方法,从而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三、自主探究,开发创新潜能
  数学教学永远具有探索性,而“探索和研究是最有效、最主动、最能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的学习”。因而,在教学中要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针对学习内容,确定探索目标,并围绕探索目标进行自主探索,与此同时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相应的开发。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先设计激趣环节,让学生出题考考教师,任意说出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度数,我很快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由此,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关系?从而确定探索目标······三角形的内角和。”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利于各种三角形、长方形、量角器等学具进行自主探究,结果出现各种各样的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有的同学用量角器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再求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有的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因为长方形四个内角和是360°,所以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有的学生把三角形三个内角分别剪下来,拼成一个平角,说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有的同学把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折拼成直角,加上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还有的同学沿着一个长方形对角连线剪开得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因为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所以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最后,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习中存在的模糊认识进行讨论交流,使大家思维碰撞,相互启发,相互鼓励,共同完善。这样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知识,不仅充分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展开想象,萌发创新灵感
  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者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突出因素。”想象是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创新想象的心理过程具有形象性、概括性、整体性、自由性、灵活性。可见,创造性想象对于创造能力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因此任何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想象能力是衡量人创造能力的重要标志。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如教学“把两个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多少平方分米?”这是一道开放题,留给学生一个尽情扩展奇思妙想的空间,让他们尽情想象锐意创新,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这样,学生凭借想象得到三种不同答案,获得数学思维的训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创设萌发创新灵感的情景,启发学生拓宽思路,大胆想象,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在自由的想象中求创新。
  实践证明,数学课堂中渗透创新教育思想,留给学生以片广阔的天地,留给学生一个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创造性地学,这样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 【发布时间】2018/12/30 19:36:56
  • 【点击频次】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