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五边”教学法转化学困生
【关键词】 ;
【正文】 我校位于大英县与乐至县、中江县三县交间的偏僻地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小学;学校由八里校区和三村小校区两部分组成,现有教师34人,有学生近300人,其中初中学生近90人。因城镇化原因,学校班数减少到不足原来的三分之一,班上学生人数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二,再加上离河边场镇较近,离县城也不远,每年六月中旬,六年级结业考试结束后,都有优生前往县城学校或河边中学读初中。一方面是优生的流失,另一方面是福禄小学到我校就读初中的学生几乎全是学困生,福禄小学六年级的优生和中等生都到县城学校或河边中学或外县去读初中去了;这种现实状况给我校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挑战。苏赫姆林斯基说:“我们的创造性教育工作中,对差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骨头之一。”但最难啃的骨头绝对不是不可以啃,关键是教师应掌握正确的教学原则,运用恰当教学艺术,耐心诱导,坚持不懈,可以使补差辅导、转化学困生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我在数学教学补差辅导、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了解学生成绩差的原因
一些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要使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首先应全面了解他们各自的具体情况,找出他们成学困生的原因,这样在辅导时,就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补差辅导的效果就会好得多。学困生数学成绩差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
1、习惯差
在我校就读的学生全部都是农民的子弟,有独生子女,较大部分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家里是爷爷、奶奶隔代教育管理。有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对孩子无比关爱,尽量让他们少吃苦,所以娇惯、包办的现象比较严重,有很多孩子生活不能自理,还任性;有的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把孩子送到学校里,其它的就全学校和老师的事了。
2、基础差,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
由于基础差,上课听不懂,作业不能独立完成,无法接受新知识。
3、心理上存在厌学感和自卑感
有部分学生在数学启蒙学习中便碰到了困难,或在起初的一、二次测验中成绩低下,而得不到教师的鼓励,或受到不公正的批评,便会缺乏信心,成为学数学的学困生。
4、学习方法的不恰当
学困生中较大比例的学生学习很勤奋,也有上进心,可成绩就是提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习数学的方法不恰当、不科学、不知道怎样学习才能学好。
5、家庭和社会不利因素的影响
在我校就读的学生中,有父母离异的孩子,也有出生后几个月、一两岁母亲就离家出走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大部分是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还有部分贫困家庭的孩子。这使得学生心理负担加重,由于背着“包袱”学习,思想放不开,情绪不稳定,思想不集中,就影响了学习成为学困生。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教师的情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补差辅导过程不仅是师生间的信息交流,而且是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具体辅导时,除授知识外,还通过自己的意识信号,进行着看不见的课程;若经教师满腔热情地启发、点拨、诱导,帮助、关心学生,可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同时,教师要体谅学困生的处境,在和学困生相处中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因为大多数学困生在心理上都有一定的压抑感、自卑感,不太愿意接近老师,有问题也不敢问老师,对老师的批语很敏感,既怕老师又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如果老师在辅导中,多用鼓励的目光注视他们,以乐观、热情的微笑面对他们,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与他们谈心,消除与他们的心理隔阂,学困生就会觉得你亲切可信,从而主动接近并请教老师,使数学补差辅导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
愉快、热爱、喜好是学习知识动力,数学补差辅导过程包括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教师乐于导,学生乐于学,就能以情感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运用自己的知识情感诱导,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积极情感作调节,促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在补差辅导中实行“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反馈,勤矫正”的原则,对学困生特别照顾,多提问,多让练习,并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这样可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补差的效果能及时明显地体现出来。
四、挖掘积极的学习亮点
给学困生辅导、补差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和其他学生一样,通过一个章节的学习,在一些学困生掌握了一些数学基本概念和一些数学基础知识后,会用数学基本概念来分析问题时,我就着力表扬他们的亮点,及时表扬把他们引进数学学科的知识门槛。
五、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
1、有很多学困生希望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成绩,但又不知道怎样学;有的学生很勤奋,但却长时间不见效,对学习几乎完全丧失信心。因此,在补差辅导中,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指导学困生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对数学基本概念,数学公式和法则及数学基础知识的运用,从三个方面着手研究学习方法。
2、对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
(1)了解引入的这个数学概念的原因,是生活、生产或社会中遇到的问题,需要数学研究;
(2) 掌握这个数学概念引入的全过程,讲解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3) 掌握这个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将生活的实际问题提炼成数学的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4) 理解这个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让学生了解、知道数学概念的意义,表示什么意义、含义是什么、以及与前面所学知识的联系,与后面知识的承接关系等;
(5) 知道这个数学概念的实际应用,学生学以致用,是数学的根本方法,也是学数学的主要作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应能灵活应用,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对数学公式和法则的学习方法
(1) 知道这个数学公式和法则表示的数学意义;
(2) 记住这个数学公式和法则的意义;
(3) 知道这个数学公式和法则所涉及的数学知识;
(4) 掌握这个数学公式和法则怎样应用
4、 对数学公理、定理的学习方法
(1) 了解形成这个数学公理、定理的基本事实,尤其是相关的数学知识;
(2) 知道形成这个数学公理、定理的研究对象及内容是什么等;
(3) 全面理解这个数学公理、定理的条件、内容和数学表达式;
(4) 能运用这个数学公理、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不同的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注意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法,引导他们形成一整套适合于自己的,操作性较强的做法,能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数学学习成绩。
六、明确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学生智力的认知结构的发展都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大部分学困生由于基础太差,在听课、做作业或测验时,都存在较多问题,学困生在学习中存在一定困难和曲折。此时我就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并指出这种困难是暂时的,有一定基础后,疑难就会减小;遇到疑问,先解决那些利用书本或问同学就能完成的困难,较难的问题集中起来问老师;同时,我在辅导中耐心细致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还采用当面批改作业及试卷的方式,及时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同时根据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指导相应的学习程序和归纳知识的方法,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掌握套适宜的学法,然后我逐渐减少辅导,尽可能让他们自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七、采用“五边”教学法
所谓“五边”教学法是指“边学、边教、边练、边测”、“边纠正”。
边学:是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教师课前布置的学习内容,目标要求,自学练习题;
边教:是指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进行答疑,在知识上给予恰当的点拨,加深延伸,使学生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全面和深化;
边练:是指教师再出示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化练习,达到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边测:是指教师对本节课学生所学知识内容进行简单的测评;
边纠正:是指教师对学生在测评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通过纠正再提高;
“五边”教学法改变了学生原来的“要我学”为“我要学”,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优生或学困生;“五边”教学法能教会学生读书,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教会学生理解,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教会学生应用,让学生自己去应用。
通过多年“五边”教学法的教学实践,我所教初中学生的月考成绩班平均分:由原来的60多来分提高到近80几分,对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是明显的。
总之,对学困生的补差辅导工作是一门教学艺术,是教学质量得以稳步提高的保证,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耐心细致的工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积极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在具体的补差辅导过程中,做到既要有爱心、信心、细心、耐心,更要讲究方法、技巧和艺术,这样就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一、了解学生成绩差的原因
一些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要使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首先应全面了解他们各自的具体情况,找出他们成学困生的原因,这样在辅导时,就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补差辅导的效果就会好得多。学困生数学成绩差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
1、习惯差
在我校就读的学生全部都是农民的子弟,有独生子女,较大部分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家里是爷爷、奶奶隔代教育管理。有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对孩子无比关爱,尽量让他们少吃苦,所以娇惯、包办的现象比较严重,有很多孩子生活不能自理,还任性;有的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把孩子送到学校里,其它的就全学校和老师的事了。
2、基础差,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
由于基础差,上课听不懂,作业不能独立完成,无法接受新知识。
3、心理上存在厌学感和自卑感
有部分学生在数学启蒙学习中便碰到了困难,或在起初的一、二次测验中成绩低下,而得不到教师的鼓励,或受到不公正的批评,便会缺乏信心,成为学数学的学困生。
4、学习方法的不恰当
学困生中较大比例的学生学习很勤奋,也有上进心,可成绩就是提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习数学的方法不恰当、不科学、不知道怎样学习才能学好。
5、家庭和社会不利因素的影响
在我校就读的学生中,有父母离异的孩子,也有出生后几个月、一两岁母亲就离家出走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大部分是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还有部分贫困家庭的孩子。这使得学生心理负担加重,由于背着“包袱”学习,思想放不开,情绪不稳定,思想不集中,就影响了学习成为学困生。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教师的情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补差辅导过程不仅是师生间的信息交流,而且是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具体辅导时,除授知识外,还通过自己的意识信号,进行着看不见的课程;若经教师满腔热情地启发、点拨、诱导,帮助、关心学生,可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同时,教师要体谅学困生的处境,在和学困生相处中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因为大多数学困生在心理上都有一定的压抑感、自卑感,不太愿意接近老师,有问题也不敢问老师,对老师的批语很敏感,既怕老师又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如果老师在辅导中,多用鼓励的目光注视他们,以乐观、热情的微笑面对他们,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与他们谈心,消除与他们的心理隔阂,学困生就会觉得你亲切可信,从而主动接近并请教老师,使数学补差辅导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
愉快、热爱、喜好是学习知识动力,数学补差辅导过程包括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教师乐于导,学生乐于学,就能以情感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运用自己的知识情感诱导,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积极情感作调节,促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在补差辅导中实行“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反馈,勤矫正”的原则,对学困生特别照顾,多提问,多让练习,并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这样可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补差的效果能及时明显地体现出来。
四、挖掘积极的学习亮点
给学困生辅导、补差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和其他学生一样,通过一个章节的学习,在一些学困生掌握了一些数学基本概念和一些数学基础知识后,会用数学基本概念来分析问题时,我就着力表扬他们的亮点,及时表扬把他们引进数学学科的知识门槛。
五、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
1、有很多学困生希望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成绩,但又不知道怎样学;有的学生很勤奋,但却长时间不见效,对学习几乎完全丧失信心。因此,在补差辅导中,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指导学困生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对数学基本概念,数学公式和法则及数学基础知识的运用,从三个方面着手研究学习方法。
2、对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
(1)了解引入的这个数学概念的原因,是生活、生产或社会中遇到的问题,需要数学研究;
(2) 掌握这个数学概念引入的全过程,讲解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3) 掌握这个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将生活的实际问题提炼成数学的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4) 理解这个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让学生了解、知道数学概念的意义,表示什么意义、含义是什么、以及与前面所学知识的联系,与后面知识的承接关系等;
(5) 知道这个数学概念的实际应用,学生学以致用,是数学的根本方法,也是学数学的主要作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应能灵活应用,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对数学公式和法则的学习方法
(1) 知道这个数学公式和法则表示的数学意义;
(2) 记住这个数学公式和法则的意义;
(3) 知道这个数学公式和法则所涉及的数学知识;
(4) 掌握这个数学公式和法则怎样应用
4、 对数学公理、定理的学习方法
(1) 了解形成这个数学公理、定理的基本事实,尤其是相关的数学知识;
(2) 知道形成这个数学公理、定理的研究对象及内容是什么等;
(3) 全面理解这个数学公理、定理的条件、内容和数学表达式;
(4) 能运用这个数学公理、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不同的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注意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法,引导他们形成一整套适合于自己的,操作性较强的做法,能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数学学习成绩。
六、明确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学生智力的认知结构的发展都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大部分学困生由于基础太差,在听课、做作业或测验时,都存在较多问题,学困生在学习中存在一定困难和曲折。此时我就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并指出这种困难是暂时的,有一定基础后,疑难就会减小;遇到疑问,先解决那些利用书本或问同学就能完成的困难,较难的问题集中起来问老师;同时,我在辅导中耐心细致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还采用当面批改作业及试卷的方式,及时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同时根据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指导相应的学习程序和归纳知识的方法,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掌握套适宜的学法,然后我逐渐减少辅导,尽可能让他们自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七、采用“五边”教学法
所谓“五边”教学法是指“边学、边教、边练、边测”、“边纠正”。
边学:是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教师课前布置的学习内容,目标要求,自学练习题;
边教:是指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进行答疑,在知识上给予恰当的点拨,加深延伸,使学生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全面和深化;
边练:是指教师再出示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化练习,达到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边测:是指教师对本节课学生所学知识内容进行简单的测评;
边纠正:是指教师对学生在测评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通过纠正再提高;
“五边”教学法改变了学生原来的“要我学”为“我要学”,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优生或学困生;“五边”教学法能教会学生读书,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教会学生理解,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教会学生应用,让学生自己去应用。
通过多年“五边”教学法的教学实践,我所教初中学生的月考成绩班平均分:由原来的60多来分提高到近80几分,对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是明显的。
总之,对学困生的补差辅导工作是一门教学艺术,是教学质量得以稳步提高的保证,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耐心细致的工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积极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在具体的补差辅导过程中,做到既要有爱心、信心、细心、耐心,更要讲究方法、技巧和艺术,这样就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 【发布时间】2018/12/30 19:42:12
- 【点击频次】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