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结对子”——乡村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的推动力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教师成长是教育发展的基石,也是学校教育得以有效发展的保障,为促进乡村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成长,组织城乡学校结对帮扶,通过校际交流、城乡交流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在本文中,分析古袍中心小学与新兴村小学结对帮扶活动时积累的经验,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借签。
【关键词】 城乡帮扶;教师成长;乡村小学
目前,培养乡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已经成为了推动乡村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同样也已成为教育领域最重要的发展趋势。所以,完善乡村教师教学质量已经逐渐成为了学校立德树人最为根本的一项内容。因此,无论是对于城市学校,还是对于乡村学校,培养教师的教学素质都是结对帮扶工作中的第一要素。
一、“结对帮扶”中教师城乡交流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参与教师的情绪抵触问题
“结对帮扶”活动直接关系到城乡之间教师的多方面利益,而这些方面都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城镇教师到农村参与结对帮扶工作,不仅存在着住宿、安全、家庭、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也有着针对学生不同情况能否有效发挥专业特长的顾虑,如果对当地农村教育状况不了解,短期内就很难有效开展教学。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参与教研时,则更是具有一定的压力,尤其是来自城镇的家长、学生对农村教师执教的抵触态度,会严重影响农村交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农村交流教师缺乏职业安全感。
(二)结对帮扶中的实效性问题
首先是流动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其次是流动的随意性太强,最后是流动的单向性明显,以上三项是目前在结对帮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同时,在城乡学校中小规模的交流也难以达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目标,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即便是象征性的交流,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派遣教师学科不对口,不指导本学科而改而指导其他科目。另外,结对帮扶指导活动的操作缺乏程序性,关于教师流动还没有设立相应的专项制度,因而具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
二、改进结对帮扶主要形式,推动乡村教师教学质量有效提高
(一)建立教师“定期轮换制”
教师定期轮换制,是指教师不固定在一所学校进行指导工作,而是在某个乡村小学进行指导工作后,再轮换到其他学校中,使教师的岗位在校际间呈现良性动态流动。特别是在为推动乡村小学教师教研能力,而采取的城乡教师教研交流活动,更要秉持前来乡村小学参与,指导交流的城区教师的多元化,从而更确保在对口帮扶活动中,乡村教师能够接触到更加多样化的教学理论和学科研究方向。这既是为了让城区教师在结对帮扶活动中真正发挥自身特长所在,更是为了让乡村教师有选择的接受城区教师所带来的教学方式和授课理念。从而结合本校实际,选择和学习一种最为适合的方式,应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为此,在结对帮扶活动中应当制定相关规定,完善方式导向,以制度的形式保障城乡教师的结对帮扶活动,并且对帮扶过程的相关事宜更加规范,从而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教师定期帮扶制度,真正保障教师结对帮扶能够做到公平和有效。
(二)加强管理与沟通
针对“结对帮扶”实践活动初期所发现的问题,加强对于城乡学校师资流动的管理工作与多方沟通工作时必不可少的。首先,应强化城乡学校派遣指导教师的对口性原则,拒绝帮扶活动中的主观随意性,制定出相关的管理条例。其次,要将城乡学校帮扶工作尽早告知学生家长,特别是对于城区学生家长,要做好说明和沟通工作。从而让结对帮扶工作避免后顾之忧,让乡村教师真正在活动中获得学习和成长。
(三)采取乡村教师三方评价体系
为巩固“结对帮扶”指导活动实际效果,应同时学习城区学校多样化的教师评价方式,做好乡村教师的评价体系构建,而这需要从三方面入手。即做好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即时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终端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其中,需要重点注意终端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这一评价策略。需要在落实过程中真正做到将常规教学专项抽查与期末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真正做好评价过程中的听、查、问、谈。通过推门进课堂,检查乡村教师教学内容是否与教学进度相符;检查教案、作业、档案资料,明确乡村教师教学计划性是否具有可行性、操作性;以问卷调查为方式,重点检查教师是否体罚学生,是否在上课时接打手机等;针对学校活动的开展情况、学校计划的完成情况、教师自主学习情况等问题与教师、学生展开座谈,全面了解乡村教师教学工作实际情况,从而更加真正、可靠的完成评价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对帮扶”活动的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帮扶过程中促进乡村教师教学质量更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根据此次“结对帮扶”实践活动经验,在今后更要一边推进,一边发展并改正问题,探索出一条真正适用于帮扶双方实际情况,真正适用于乡村教学教学能力提升的帮扶模式。
参考文献:
[1]吴卫东.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0.
[2]蔡铁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2.
【关键词】 城乡帮扶;教师成长;乡村小学
目前,培养乡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已经成为了推动乡村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同样也已成为教育领域最重要的发展趋势。所以,完善乡村教师教学质量已经逐渐成为了学校立德树人最为根本的一项内容。因此,无论是对于城市学校,还是对于乡村学校,培养教师的教学素质都是结对帮扶工作中的第一要素。
一、“结对帮扶”中教师城乡交流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参与教师的情绪抵触问题
“结对帮扶”活动直接关系到城乡之间教师的多方面利益,而这些方面都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城镇教师到农村参与结对帮扶工作,不仅存在着住宿、安全、家庭、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也有着针对学生不同情况能否有效发挥专业特长的顾虑,如果对当地农村教育状况不了解,短期内就很难有效开展教学。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参与教研时,则更是具有一定的压力,尤其是来自城镇的家长、学生对农村教师执教的抵触态度,会严重影响农村交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农村交流教师缺乏职业安全感。
(二)结对帮扶中的实效性问题
首先是流动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其次是流动的随意性太强,最后是流动的单向性明显,以上三项是目前在结对帮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同时,在城乡学校中小规模的交流也难以达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目标,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即便是象征性的交流,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派遣教师学科不对口,不指导本学科而改而指导其他科目。另外,结对帮扶指导活动的操作缺乏程序性,关于教师流动还没有设立相应的专项制度,因而具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
二、改进结对帮扶主要形式,推动乡村教师教学质量有效提高
(一)建立教师“定期轮换制”
教师定期轮换制,是指教师不固定在一所学校进行指导工作,而是在某个乡村小学进行指导工作后,再轮换到其他学校中,使教师的岗位在校际间呈现良性动态流动。特别是在为推动乡村小学教师教研能力,而采取的城乡教师教研交流活动,更要秉持前来乡村小学参与,指导交流的城区教师的多元化,从而更确保在对口帮扶活动中,乡村教师能够接触到更加多样化的教学理论和学科研究方向。这既是为了让城区教师在结对帮扶活动中真正发挥自身特长所在,更是为了让乡村教师有选择的接受城区教师所带来的教学方式和授课理念。从而结合本校实际,选择和学习一种最为适合的方式,应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为此,在结对帮扶活动中应当制定相关规定,完善方式导向,以制度的形式保障城乡教师的结对帮扶活动,并且对帮扶过程的相关事宜更加规范,从而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教师定期帮扶制度,真正保障教师结对帮扶能够做到公平和有效。
(二)加强管理与沟通
针对“结对帮扶”实践活动初期所发现的问题,加强对于城乡学校师资流动的管理工作与多方沟通工作时必不可少的。首先,应强化城乡学校派遣指导教师的对口性原则,拒绝帮扶活动中的主观随意性,制定出相关的管理条例。其次,要将城乡学校帮扶工作尽早告知学生家长,特别是对于城区学生家长,要做好说明和沟通工作。从而让结对帮扶工作避免后顾之忧,让乡村教师真正在活动中获得学习和成长。
(三)采取乡村教师三方评价体系
为巩固“结对帮扶”指导活动实际效果,应同时学习城区学校多样化的教师评价方式,做好乡村教师的评价体系构建,而这需要从三方面入手。即做好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即时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终端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其中,需要重点注意终端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这一评价策略。需要在落实过程中真正做到将常规教学专项抽查与期末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真正做好评价过程中的听、查、问、谈。通过推门进课堂,检查乡村教师教学内容是否与教学进度相符;检查教案、作业、档案资料,明确乡村教师教学计划性是否具有可行性、操作性;以问卷调查为方式,重点检查教师是否体罚学生,是否在上课时接打手机等;针对学校活动的开展情况、学校计划的完成情况、教师自主学习情况等问题与教师、学生展开座谈,全面了解乡村教师教学工作实际情况,从而更加真正、可靠的完成评价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对帮扶”活动的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帮扶过程中促进乡村教师教学质量更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根据此次“结对帮扶”实践活动经验,在今后更要一边推进,一边发展并改正问题,探索出一条真正适用于帮扶双方实际情况,真正适用于乡村教学教学能力提升的帮扶模式。
参考文献:
[1]吴卫东.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0.
[2]蔡铁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2.
- 【发布时间】2018/12/30 20:02:18
- 【点击频次】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