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趣学 重读 浅教
——基于课后练习的三年级上册小古文教学策略探索
【摘 要】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是语文教材中首篇以课文形式出现的文言文。笔者认为,可以借助课后练习题的明确导向性,把握教学要求,从而设计适合本年级学生的教学活动,优选相应的教学策略,趣学、重读、浅教,让学生无畏小古文。
【关键词】 课后练习;趣学;重读;浅教
透析课后练习
统编教材的课后练习中包含着丰富的编者意图和详细的教学重难点,《司马光》一课的课后练习里编者编排了这样三个题目:
1.跟着老师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3.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其明确指出教学重难点和教法和学法。“跟着老师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同学交流”,告诉教师可以采用“范读”、“跟读”等作为教学手段;学生可以通过“跟读”正确朗读文言文,利用“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大意,还可以“交流”自己对小古文特点的认知。
教师可以以此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优选教学策略。
优选教学策略
一、以趣激学喜相逢
教材选编了这篇古文,是有意让学生认识这种独特的文章样式。这一课决定着学生日后对于文言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笔者觉得可以从“趣”着手,营造有趣的文言氛围,点燃诱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教学第一板块中,笔者用“老祖宗的说话方式”打开了小古文教学的大门。
(一)有趣的谈话导入,初识文言
“今天老师要学着老祖宗的说法方式做一个自我介绍。”上课伊始,教师就抛出“老祖宗的说话方式”吸引学生。这样,学生对文言的兴趣就滋长起来了。
“‘吾乃杨氏之女,名曰**。’大家听懂了什么?”
学生们开始猜测“你是杨老师吧?”……
“你们是怎么猜到的呀?”老师追问。
课堂热闹起来,大家沉浸在“老祖宗说话方式”的探究中。“吾”、“乃”、“女”等词的意思都被学生挖掘出来。老师鼓励大家也用老祖宗的说话方式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
学生们在自我介绍中,对“文言”有了初步印象,觉得老祖宗的话学起来简单又好玩。接着,教师告诉学生老祖宗说的话叫“文言”,用老祖宗的话写的文章就叫“文言文”。自然而然进入文言文的教学。
(二)新鲜的古韵评价,使用文言
教师成功点燃兴趣后,要继续把这一份兴趣保持好。古韵十足的评价语用起来。教师设置两种评价语言,“尚可”、“善哉”。当学生把小古文读正确,读通顺了,引导学生用“尚可”来评一评;当学生们能字正腔圆地把小古文读正确,停顿自然,且融入理解和情感时,引导学生用“善哉”对同伴给予肯定和赞赏。
通过课初的古语自我介绍,课间的古韵评价,学生对文言产生了兴趣。从“趣”着手,以“趣”激学,学生与古文 “喜相逢”。
二、朗朗乾坤读为本
经典小古文应该尽量让学生字正腔圆地读起来。通过朗读,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对小古文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有深切的体会。
(一)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根据“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却一定是最鲜明、最牢固的。课后练习中也明确指出“跟着老师读课文”。所以,“读”必定是学习小古文的首要策略。
如 “众皆弃去”这句话中,正好有个上标记号标在“皆”的后面,因此导致学生在此处的错误停顿达到了100%。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教师的范读显得尤为重要,并且要先行于学生的自由朗读。所以,在教学的第二板块中,笔者将教师范读安排在学生自由朗读之前,大大降低了错误停顿的出现。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跟读间,思考探究“什么地方可以停一停”,以此来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出节奏,读出音韵。有效落实课后练习第一题。
(二)反复诵读,想象画面
反复诵读可以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小古文的情感意蕴。
课文简短,却用动词描绘了几幅精彩的画面。如: “登、跌、没”描写了最惊险的画面——失足落水图;“持、击、破”描写了最英勇的画面——砸缸救友图;所以,可以通过读文想画面,说画面,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司马光的美好品质。
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所以通过反复诵读,想象画面,学生看到“足跌没水中”的惊险,看到“众皆弃去”的慌张,也看到“光持石击瓮破之”的冷静机智。通过“众儿”和“光”的画面对比,让学生品味到司马光的美好品质。借助反复的诵读,丰富的想象,就使学生了解故事大意,同时也体现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了解人物美好的品质。”
三、不求甚解浅浅教
首篇古文出现在三年级上册,这就告诉教师应做到“目中有人”,关注学情,不能任意拔高。 “浅教”是三年级古文教学应该采取的策略。
(一)模糊教学,褪去难意
三年级古文教学,重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课堂上切忌让学生逐字逐句去翻译。教师应强调用现代语言表达文言文句子的意思,句子的组织可以灵活些,意思不错即可。
难读懂的词可以借助注释,尝试着把它读懂,还可以结合插图,想象画面,来进行推测。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如在教学“光持石击瓮破之”时,借助注释你读懂了什么?看着插图你又读懂了什么?连起来说一说这句话在讲什么。学生能说清楚“司马光用石头把水瓮砸破了”,即可。
(二)文白对比,感知特点
将白话文引入课堂,帮助孩子理解古文,丰富语言,也是可行的。在学生充分想象画面之后,笔者告诉学生:“同学们读出的一个个画面连接在一起,组成了一个长长的故事。快去看看。”等学生浏览故事后,笔者和学生进行了一次文白对应的寻文读文小游戏。
“看,这句话这么长,文言文怎么讲?”(群儿戏于庭)
“这整整一段话,文言文中变成了”——只有4个字。(众皆弃去)
“还有这一幅精彩的画面,用文言来说就是”——(光持石击瓮破之)
“你看,文言文短短几个字就把这么长的一个故事讲完整了,多神奇啊!”
通过文白对比,不但知道了故事的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而且还粗粗领会了文言文语言的特点——短小精悍。
当然,最后教师还要和学生来一场“问答式导读”,合作厘清古文。群儿戏于庭,发生了什么事?(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其他的小朋友怎么做?(众皆弃去)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光持石击瓮破之)结果呢?(水迸,儿得活)
通过这样的问答式导读,让学生明白这个小古文就是写了一件事情,有起因,有经过,有结果。把教学放在单元系统中去教,就把握住了教学难度。不刻意去过多涉及古文的“规律”,不把古文教得很“古”。
崔峦老师说:“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旨在体现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主要是让学生见一见,感受一下,以至于到了初中不感到陌生。”带着兴趣去见一见,和着节奏去读一读,学用方法去浅尝,三年级小古文教学足矣。
- 【发布时间】2018/12/31 17:14:40
- 【点击频次】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