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析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作者】 谢 琴

【机构】 广西玉林陆川第二中学数学科

【摘要】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每一位中学数学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受新理念,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都需要改变创新。面临改革传统教学的挑战,针对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展开概述。

【关键词】 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正文】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提出了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其主要要求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主要目的是在21世纪构建一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传统的高中数学教育,内容繁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对课程中的许多内容理解程度不高,新课程改革后,对于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对新课程改革后数学的现状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及新课改后数学教学现状
  高中数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能够逐渐形成正确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辩证的唯物主义观点。
  新课改之后,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被取消。但是在新课改之后,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接受程度依然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压力过大,实践中存在难度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表达的能力等。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能力培养式的教学却收效甚微。一般来说,高中数学教师要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班级进行授课教学,每一个班级的学生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要对不同班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再加上应对升学和考试等其他压力,这在无形之中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另外,尽管教师认可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但由于学生或教师受传统教学方法影响较大,很难接受新式的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上只能停留在原来的“讲、练”的基础之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探究与合作无从谈起。
  2.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领会存在差异
  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新课改提出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的共识。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是落实到实践中的时候,却受到了一些阻碍。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角色的转变,而有一些教师在这一点上做得不是很好,他们没有彻底地完成角色的转换,没有把教学中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在教学活动设计中还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对于学生的学,考虑的不是很周全。
  3.教师对现代教学技术的误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没正确认识到现代教学技术,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只停留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上,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信息技术交流平台。这样一来,许多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课件设计上,然而这些课件只是代替了板书,没有真正的理解现代教学信息技术的意义。
  4.受传统教育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
  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难易程度有很大的差别。初中的数学课程较为简单,只需要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下进行反复训练就能够掌握。但进入高中之后,教学内容难度的增加,学生的对教师的依赖性反而增大,在学习方法上较为被动。这与新课改要求的学生主动学习完全相反。
  二、课堂教学的几种方法和策略
  1.正确认识新课程改革
  教师要进一步的理解和领悟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并融入正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之前,要参透新教材的内容,总结新课程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打好基础。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没有丝毫的趣味性,枯燥乏味,没有任何新鲜的内容,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不会很高。高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重、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是这一阶段学生的基本心理特点,所以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运用“新瓶换旧酒”的方法,将当下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融入到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将原来枯燥乏味的数学内容,用全新的方式和视角去诠释,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完成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高中数学在一定程度上更接近于高等数学,学好高中数学,不仅能更好应用于实践生活,也为日后学习高等数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习好高中数学,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所谓的数学思维,就是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去分析和考虑数学问题。它不同于解题技巧,它是一种指导性的思维方法,是一种抽象的内容。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使学生的数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4.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学习计划、进行课前复习、认真听课、课后认真复习、及时巩固等几个方面。在这里尤其要注重课后的复习和巩固。在教学实践中,学习一些公式和定理时,学生记忆多为瞬时记忆,这就需要学生加强课后复习和巩固,加强对公式和定理的印象重视数学思维方法
  高中数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也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数学思维的结构和形式:结构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关联系统,可分成四个方面:数学思维的内容,基本形式,操作手段以及个性品质;其基本形式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类型。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观察与实验,比较,分类与系统化,归纳演绎与教学归纳法,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一般化与特殊化,模型化与具体化,类比与映射,联想与猜想等。思维品质是评价和衡量学生思维优劣的重要标志,主要表现为: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独创性。
  三、加强数学意识
  1、学习意识:加强理论学习,关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动向、经验与误区;2、学生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3、专业意识:既要抓紧时间提高本学科专业知识,又要丰富其他学科专业知识,如心理学、课程论、探究教学方法论等知识,特别是树立终身学习习惯;4、过程意识: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知识的有效形成过程,而不是结论,还知识原有生命力,关注过程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和评价;5、研究意识:熟练掌握探究教学模式,引领学生进行有效探究;6、困难意识:课程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初期教师都普遍欢迎,踌躇满志,一旦实施,将会面临巨大困难与困惑,教师应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7、开放意识:教学中要不断引入新观点、新知识、新方法,注重学科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以开放教学培养开放学生;8、社会意识:此次课程改革采用模块教学,弱化知识结构,体现知识的社会意义,所以教学中,要树立社会意识,挖掘生产生活中的知识来教学。
  四、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全体细致,尽可能的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五、数学的教学策略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问题情境化的导入,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数学教学的情境性策略的实施途径多种多样,一定要坚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通过一定数量的日常生活或生产实际的感性材料来创设情境,力求做到从感知到理解。
  2.引导探索,理解概念。
  新课标把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为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的记忆、模仿和接受,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数学教与学的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被动的、满堂灌的方式,数学教学应充满新的活力。数学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方式上也不能停留在让学生被动地记忆概念。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探索教育的观念,教师应相信学生有潜在的探索能力,对学生的探索活动应充满信心。教师可以尝试着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空间,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去启发、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学习概念。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的知识积淀、经验和智慧给学生在探索思路、探索方法等方面以启示和引导,而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
  3.合理练习,巩固概念。
  数学概念形成之后,通过具体例子,说明概念的内涵,认识概念的“原型”。引导学生利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和发现概念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是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此环节操作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巩固,以及解题能力的形成。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主动的制定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活动,要深刻的理解现状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并运用已有的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的数学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 【发布时间】2018/5/18 17:48:26
  • 【点击频次】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