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作者】 周东亮

【机构】 广西陆川县大桥镇第二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创新教学观念和方法,着力培养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先生的职责不在教,而是要教学生怎样去学。”这句话凸显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认识到阅读教学要富有意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使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模式不再是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这就要求教师不再在课堂上扮演传统、固化的权威和主体,而是转变成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参与者,努力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使语文课堂变成有沟通、有互动的地方。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如《威尼斯商人》的阅读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欣赏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故事,并且能从激烈冲突的故事中分析出人物鲜明的特征。依据这个目标,笔者采用了分角色扮演戏剧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分别表演故事的一部分,然后在课堂上直观地展现出故事情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了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一来,不仅体现了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从直接、间接两个层面加深了学生对戏剧内容的了解,使他们更深层地领悟了莎士比亚阐述的人文主义理念。
  二、拓宽学生的思路,开展探究式阅读
  按照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启发性阅读原则,教师应该积极开展探究式、发散式的阅读。在教学中,学生不再处于被动地位,而是通过阅读,加上教师在阅读之前提出相关问题的引导,自主领悟文章的要义,自发地独立思考,从而发现、解决、探究新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自己获得知识,而不是通过看或听,吸收现成的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发探究的精神,令他们对阅读过的文章印象深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扮演参与者的角色,与学生共同探讨。
  如《生物入侵者》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学生预习课文之前,笔者设置了几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问题,“什么是生物入侵者”“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等,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和思考,最终得出自己的答案,再与其他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能千篇一律、人云亦云。除了在课文中得到答案,也要鼓励学生在课外了解相关知识,阅读书籍。
  三、鼓励学生阅读,指导其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与阅读方法
  阅读是一门复杂的学问,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博览群书,在提高自身阅读能力的同时,也从阅读中汲取能量,从阅读中读出一份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择课外阅读的材料。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之后,笔者就推荐学生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和关于父亲的文章,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朱自清的文风,另一方面让学生感悟家庭温情。
  除了阅读材料之外,教师还应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总结等,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来阅读不同的文章。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升课外阅读的效果,教师还可以提前布置好一周的课外阅读任务,然后要求学生做好阅读笔记,最后在每周一次的分享会上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和讨论。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而且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教会学生仔细审题,推敲组织答案
  审题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略读和精读,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很多学生此时急于答题,想当然确定了答案,对问题缺乏细究的过程。有的学生还会有思维定势,只要看到“概括”两个字就直接组织答案,不管后面问的是概括文段的内容还是概括文章的主旨,也不管是概括哪一段的内容还是全文的内容,直接写答案导致失分。有的学生答完题发现有误,立刻涂掉重写,卷面显得比较混乱。组织答案时根据问题的方向,到原文中查找与之相关的语句,如果题目要求用原文回答,可以直接摘抄。如果需要自主归纳,可以到文中借用一两个词,有序地总结出来。如果答案含糊不清,沾边却不准确,那么每个题目都要扣分,阅读理解的做题效果就不好。所以,在阅读理解组织答案的环节,需要学生更加谨慎,针对问题有条理地组织答案。
  学生经过两次阅读,开始针对文后的题目整理答案。有一个题目设为:阅读文章,用文中的原句解释“三叔”在泥土上画的各种各样奇怪的画儿。①一座歪歪斜斜的塔。②一堆松松散散的书。③一株歪歪扭扭的树。学生审题时不够仔细,只是看到了“解释”两个字,却漏掉了“原句”,这样答案的组织就有了出入,导致失分。如果审清题目,答案非常简单。所以,审题是做阅读理解题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点强调,让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的好习惯。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是课堂训练的重点,无论是讲新课还是平时的习题训练,老师都要有技法指导,让学生在阅读理解时有章可循,逐步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当然,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同时加强积累,多阅读多思考,发散思维,形成语感。组织答案时,更要仔细地审题,得出准确恰当的答案,保证答案的准确性。
  注:本文系玉林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初中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2016A029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发布时间】2018/7/31 18:03:45
  • 【点击频次】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