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

 

【作者】 公保才旦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尕群寄宿小学

【摘要】 加强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作为语文教师我觉得,首先要追求阅读教学的本真。追求阅读教学的温度,让学生获得生命体验;追求阅读教学的温度,实现文本价值对大化;追求阅读教学的深度,深挖文本背后的天地万物。

【关键词】 阅读教学;语用;体验;
【正文】阅读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的心灵、人格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作为语文教师我觉得,首先要追求阅读教学的本真。
  《中庸》对语文教学说的最透彻:语文教学要由明白道理。返璞归真,回到人真诚的本性;要抓住认得本性进行教化,由个人真诚的本性推及众人真诚的本性,有人真诚的本性推及自然万物的真诚的心本性,有自然万物真诚的本性推及天地感化培育人和万物的本性,懂得了天地感化培育人和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像天地那样化成万物和人类。整个教育过程中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尽真诚地本性”。语文教育没有其他东西,只是回归真诚的心本性。然而我们实际的语文教学经常违背人的本性、本真。
  一、阅读教学应在以读为本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训练
  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开始的,所以,最初的阅读能力只能是朗读。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要求他们读每篇课文都要用正确流利的语言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出感情。首先要正确地读,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洪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其次,是流利地读。在正确读的基础上,重点要求读得连贯自然,不读破词句。再次是有感情地读。在读音正确、速度合适的基础上,把握语气的轻重缓急,尤其是要读好人物对话的不同。第三是注重多形式读。让孩子们在灵活多变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享受到读书的乐趣。从不同的角度来设计,读书的形式也就多种多样。
  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把字、词、句等的训练与读有机结合起来,我们的“以读为本”才能真正焕发出其特有的生命力与活力,让学生在扎实有效的语文基本技能训练中积累、感悟“语”与“文”,在多层次中品读中进一步感悟和内化语言,进而能在相应的生活情景中积极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二、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自主有效的积累
  2000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提出:“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001年的《全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预语言的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注重基本技能训练。”
  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就必须注重和突出“感悟、积累、运用”。它是构成阅读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三层次”。课程标准提出的“感悟、积累、运用”,除了读之外,还在着大量的其他学习活动,例如说、听、写、思考、游戏等。读是感悟、积累的重要手段与方式,说、听、写、思考、游戏等也是积累、感悟、运用的重要方式。
  结构主义教育大师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到:“学习不但应该把我们带往某处,而且还应该让我们日后再在继续前行时更容易。”“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连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作为积累的操作者,在此我们教师应起到以下作用:指导学生用什么方法积累:督促学生完成积累;调用文本、教师本人和学生积累的资源;训练学生掌握积累、使用积累的方法。而且在积累的内容和方式上要贴近学生的体验。
  三、阅读教学要着力培养大写的“人”
  我们要有大语文观。追求阅读教学的温度,让学生获得生命体验;追求阅读教学的温度,实现文本价值对大化;追求阅读教学的深度,深挖文本背后的天地万物。
  只有阅读教学实现了学生与文本、作者等的对话与神交,才能触动学生语文心弦,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处发力。这样不但能提高小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中,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真正培养出大写的“人”来。
  四、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渗透和贯彻语用思想,即说话就是做事的思想
  语文教学强调生活体验,强调有感情地诵读、表演、研究性学习。就是利用语言力量,使学生把话语和身心完全融为一体。语感有助于学生快速领略话语中的语力,语理有助于深入解释话语中的语力,语感和语理结合起来有助于我们多、快、好、省地领略话语中的语力。不仅能体现说话就是做事的语言行动力,而且使得话语和身心合二为一,达到最佳效果。
  语文感悟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做长期的、细致的、积极的引导和训练。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坚持“以读为本”的训练。语文阅读不应是生活中随意的漫无目的消遣性阅读;也不应是一般的了解性的浅尝辄止地阅读,;它应该是一种全身心投入地欣赏性阅读,应当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审美心态,集中自己全部心智,去充分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中的人与事、景与物、情与理,不仅要观其“言”,更要品其“味”,悟其“神”,让阅读过程成为学生一次审美的体验,一次发现美的旅程!
  五、阅读教学要留给学生更广阔的空间
  我们的语文课堂提倡以读代讲,是为了减少教师对课文进行繁琐零碎地分析,把读书的时间更多地还给学生。
  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要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就必须进行价值判断。选准“读”的内容。只有选准了“读”的内容,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品词析句、体味情境,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而选择好了“读”的方式,找准了语言文字情感的基调,才能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涌起随之而至的激情,鲜明的态度与真实的情感也才能从“读”的声音语调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当学生获得自悟自得的阅读体验,无疑会增强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阅读时依托语言文字的形象,加入自我的经验认识和想像,唤起活生生的形象,体验到文章蕴涵的人类文化的精华、人文价值以获取美好的感受。才能做到“读进去”和“读出来”。
  总之,只有广大教师在阅读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大胆创新,我们的阅读教学才会才能不失语文教学的本真,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语文阅读教学才会避免“高耗低效”。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课程研究所编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语文卷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全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语用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王元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4]布鲁纳《教育过程》 邵瑞珍译 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 【发布时间】2018/8/1 12:22:29
  • 【点击频次】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