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议学生预习的重要性

 

【作者】 欧雪梅

【机构】 四川省旺苍县东河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古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事先都要有充分准备。军队出征要备战,教师上课要备课,学生学习也应该预习。
  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那什么是预习?日本学习方法研究会会长石川勤先生说:“所谓预习,也就是在上课以前,要明白自己想学什么,想知道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上课。这样一来,课堂学习就会充满活力,学习不再是别人的事,自己就会变成课堂的主人。”只要落实了预习,它就会给学生的继续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带来许多的方便。
  一、强化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动力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有了动力就有了学习积极性。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一般都是根据预习提示和思考练习进行学习,学习方向明确,问题有吸引力,要解决这些问题,那就必须深入阅读课文。这样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会驱使他们认真读书,积极动脑,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当然,要想知道自己的见解是否正确,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解答如何评价,只有认真听课,这又是一种强烈的好胜心在促使他们。当知道自己的答案正确时,他会从中收获自信和向前的动力;当知道自己的解答还有偏差时,他会从中总结原因,赶上别人。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动机,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而言就不再成为负担,而是执着的追求。
  二、引导自我探究,确定注意方向
  学生通过预习,对文章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心中还有什么疑问。这样就能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从而明确了听课的目的,课堂上在对学习中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用教育学的理论来讲,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
  三、掌握学习信息,教学有的放矢
  预习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课堂内预习,一种是布置课外预习。第一种预习方法一般在初学预习时采用,第二种预习方法一般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预习方法后采用。但无论是哪种,教师都要进行检查,教师在检查过程中就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和对内容理解的程度,如通过检查读书,辨识字词等能了解学生对本课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形成情况;通过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能了解学生对课文探究情况以及他们共同的疑难在哪里。教师就可以抓住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避免了平均用力及主观主义的倾向,这样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四、获得练习机会,提高学习能力
  预习时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提示,自己动手动脑练习,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有训练的机会,经常这样练习,学生就会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如果不安排学生预习,上课时教师就直接进行讲读和分析课文,那么课堂就成了优等生的表演舞台,大多数学生只能充当“陪客”。在这样的课堂上,往往教师提出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一些反应较慢、成绩中下的学生还未思考成熟,优等生的手就早早举了起来,或是将正确的答案脱口而出。还有一些懒惰的学生,认为反正会有人告诉自己正确答案,就不动脑思考。试想这样的课会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吗?不,当然不会,吃现成包子的人永远不会蒸包子,不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经过自主学习、思考,永远也提高不了学习能力。
  五、培养阅读兴趣,丰富课外知识
  课文有较宽的外延,一篇课文的预习会使学生对许多知识产生疑问和好奇。如预习《草船借箭》时学生会被诸葛亮的智慧折服,他们会想诸葛亮还有哪些精彩的故事?预习《观潮》时,学生可能会想: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奇观呢?这些疑问,有的通过教学可以解决,有的可能无法解决或不能彻底解决。少年儿童的求知欲很旺盛,很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如果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和指导,学生就会投入到文学类、科普类读物的阅读中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阅读书籍的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我想只要学生有了自觉预习的习惯,那么他就有了思考的习惯、探究的习惯、读书的习惯,这些良好的习惯会让他们的学习事半功倍,也会让他们终身受益。
  • 【发布时间】2018/8/1 12:23:14
  • 【点击频次】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