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古代诗文探究性学习指导七法

 

【作者】 黄远忠

【机构】 广西容县杨梅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古代诗文教学中,教师在传统的字词句篇讲解式教学的基础上,如果能用一些方法来对学生的古代诗文进行探究性学习指导,能使学生在扩大知识范围的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培养相应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一、溯源
  沿河逆流而上,就能知道这河从哪儿发源,流经何地,接纳了哪些支流。读古代诗文,也可以这样溯源。这种溯源可以从作者方面进行。对于作者,课本上往往只有几句简单的介绍,学生对其了解又很有限。教师可以从史书中的本传中选取重要片段,并作简要解释。这样做,一能让学生认识到作者的原始面目,二能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三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种溯源还可以从作品方面进行。比如,有些课文是节选,可以让学生找原文读,一来更全面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课文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二来也能理解编者作删减的原因。还有,古人行文多用典故,如果典故涉及的原文比较简短的话,不妨将原文直接提供给学生。还有些诗句的立意、句法或用语受到前人的启发,如果将前人的诗句提供给学生,引导其比较二者的异同,理解效果就会比仅仅讲解课文的诗句要好得多。
  二、探流
  每一首诗,每一篇文章,都是文学史这条河流中的一个点。了解这个点后面的发展,也有助于掌握这个点本身。探索一首诗、一篇文章的流,可以包括后人的解说、评价和对后人的影响这两个方面。
  以陶渊明诗的学习为例,学《归园田居》《饮酒》《结庐在人境》后,可以补充一些后人对陶诗的评价,如“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陈师道)“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严羽)“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这些评价指出了陶诗某一方面的艺术特点,言简而意明,可以省去教师很多解说的气力。在这个基础上,再总结陶诗“平淡自然”的特点,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在文学史上,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唐代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诗派就是在他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他光明峻洁的人格和坚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教育了后代文人不屈服于权贵,不与庸俗之流为伍。另一方面,陶诗中平静安谧的境界,逃避现实的思想也对一些作家起了消极的作用。在学习了他的田园诗后,如果能对这些影响作简要介绍,并举出相关诗文,不仅能使学生对陶渊明本人的理解更为深刻,而且也有助于培养文学史意识和普遍联系意识。
  三、泛搜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广泛搜集和课文有关的材料,一来能扩大教学容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来也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发散思维。比如,学陶渊明《桃花源记》,可以讲老子的“小国寡民”和《礼记》的“大同世界”;学《归去来兮辞》,可以讲“不为五斗米折腰”,讲现代人对于他辞官原因是出于害怕灰色收入曝光的猜测,结合鲁迅《纪念刘和珍君》里引用过的“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讲他对于生死的态度和思考等等。但应该注意,课堂时间十分有限,课堂教学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课文本身。不能把讲读课上成讲故事课,也不能内容过于繁杂,喧宾夺主,应该精选搜集来的材料,更好地为课文服务。
  一些对理解课文本身不是那么重要的发散性作业,则可以放在课外,由学生自主完成。比如,学了《爱莲说》,可以布置学生搜集古代咏莲的诗句;学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以让学生搜集古人写愁的名句。在作业完成之后,如果能适当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效果会更好。
  四、比较
  比较法就是运用比较的手段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古代诗文篇与篇之间的比较,可以从题材、立意、结构、手法、语言、风格等各方面进行。在这些方面中,题材的相同更容易被发现和理解,因而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在题材相同的前提下比较其他方面的不同更为常用。比如,可以将《六国论》与《过秦论》相比较,《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相比较,王维《渭城曲》与高适《别董大》相比较。这种比较还可以打破文体、古今、中外的限制,比如,可以将《岳阳楼记》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相比较,一为文,一为诗;曹操《观沧海》与毛泽东《沁园春?雪》相比较,一为古,一为今;陶渊明《闲情赋》与裴多菲《我愿是急流》相比较,一为中,一为外。也可以只着眼于局部进行比较,比如,将陆游《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和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相比较,将《愚公移山》和《愚溪诗序》中的“愚”相比较。这样的比较不仅有助于学生具体理解文章的词句,把握作品的思想艺术,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并且还能使学生学会求同辨异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五、质疑
  对于中学生来说,受本身能力和学识的限制,很难发现书本尤其是课本上的错误。老师如果能引导其发现课文中存在的问题,将会大大削弱他们对古人、对课本的迷信。比如,《阿房宫赋》里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是将火烧阿房宫的责任推在了项羽身上。而《史记?项羽本纪》则说项羽并没有火烧阿房宫,烧的只是秦在咸阳的宫殿。现今的考古发现表明,司马迁是对的,阿房宫并没有修成,只是一个半拉子工程。杜牧的说法可能是出于文学家的想象。学生明确了古人、课本也会有错误之后,遇到类似问题,就会去主动探究历史真相。
  历史是前进变化的,古人宣扬的东西现在不一定有意义,批判的现在也不一定是错的。教师可以从现代价值观出发提出质疑。比如课文《荆轲刺秦王》,作者着力歌颂的是荆轲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侠义精神。然而,用现代眼光来看,荆轲之死的价值很值得怀疑。从动机看,仅仅因燕太子丹给了他优厚的生活待遇就为其拼命,值不值?荆轲是为了当权者而牺牲还是为了所谓的知己,抑或是其他?从过程看,是不是必须得用这种血腥暴力的手段来解决政治问题?荆轲与现在的恐怖分子有何区别?从结果看,刺秦激怒了秦王,加速了燕国的灭亡,能叫明智吗?这些疑问的提出,使得学生与作者和课本拉开了距离,有了产生自己看法的可能,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至为重要。
  六、联今
  中学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疑虑:古代诗文离我们的现代生活太遥远了,学了能有什么用?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拉近古代诗文与现代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古代诗文的现实存在和现代意义,就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这种疑虑心理,从而刺激其学习兴趣,加强其学习动机。
  一种做法是以今观古。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本身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的同时,启发学生以现代眼光重新审视和理解其价值。比如,学孟子《生于陇患,死于安乐》,可提出问题:我们现在的生活可以说是很“安乐”了,根本不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那么孟子的观点还正确吗?再如《岳阳楼记》里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以这样提问:我们这些普通人需要不需要、能不能做到这一点?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如果有,你对他是什么看法?范仲淹和陶渊明,你更赞成哪一个?这样的问题能使本来高远玄虚的哲理和当下的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也使古典的东西活了起来,而不再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东西。
  另一种做法是以今证古。中学课本里选人的课文都是经典。经典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不仅自身经历历史的考验而持久存在,而且不断地发挥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语文教学中要向学生展示这些影响。学李煜的《虞美人》、王维的《渭城曲》,可以给学生听现代人谱曲演唱的歌,告诉学生古代的诗词都曾经是可唱的歌词。学《趣桥夜泊》《愚公移山》,可以给学生听听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江涛演唱的《愚公移山》,让学生知道从古代诗文中吸取了营养的流行歌曲别有一种味道;学《三国演义》《红楼梦》节选,可以让学生看相应的电视剧片段,让学生知道经典作品会常看常新;学《荆轲刺秦王》,可以让学生看张艺谋导演的同名电影和陈凯歌导演的《英雄》,让学生知道古代诗文是一个题材宝库,可以演绎出不同的现代版本。
  还可以并不针对某些具体篇目向学生布置一些任务,比如放假之前,提醒学生出门旅游前和旅游中搜集整理和旅游景点相关的古代诗文,搜集本地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及其作品、传说,搜集和古代作家作品有关的商品广告,作文中注意引用古代诗文名句等等。
  七、成文
  许多教师都会让学生翻译原文或写读后感。翻译能让学生对原文的字词句有比较扎实的理解,读后感能给学生留出个人思考的空间。但仅仅这样成文,形式未免过于单调。笔者在一位老师《长亭送别》的教案中发现了这样的写作练习题:
  1、以“长亭路”为题,将I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曲改写成散文。
  2、运用想象,以“临行”为题,将耍孩儿一曲改写成话剧片断。
  3、以“怅望”为题,将一煞 收尾 两支曲子改写成现代诗歌,尽量用上曲中意象,从莺莺的视角表现离别之情。
  这样的题目离课文比较近,又有个人的发挥空间,形式活泼,会收到良好的练习效果。
  另外,在现代文教学中常用的写作练习形式,如改写、续写、扩写、补写、串写等等,也同样可以利用。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多吸取他人的成果,在古代诗文的课后写作训练题目设计上下功夫,让学生爱读、爱写,让读和写互相促进。
  • 【发布时间】2018/12/3 10:00:08
  • 【点击频次】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