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正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应用科学的数学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习动机;激发
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这对学生造成了不小的学习难度,使得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科学的数学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来引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下面我就此谈谈个人的体会,与同行共勉。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正确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的动机。”兴趣是学好数学极大的推动力。培养学习兴趣,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事实证明,小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便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所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力。针对一年级孩子的实际情况,首先,我讲一些科学家小时候怎样立志成才;工农子弟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刻苦学习,结果成为农艺技师,养猪、养鸡专家等故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孩子心目中树立一些榜样,通过具体、形象而生动的语言,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做,才是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而学习,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而学习。激发他们“我要学,我想学,我一定要学好”的信心。但是,动机教育是长期的,不可能一步到位。我对随着年龄增长,却没有形成良好学习动机,情趣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或意志薄弱的个别学生,有针对性地 进行教育和辅导,直至改正为止。其次,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还必须靠教师良好的教学过程来影响。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观察力不集中,情趣易变。针对这些特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要坚持持久性。通过生动的教学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知识的兴趣。为此,我重视运用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形象语言,配合教具演示,指导操作学具,由直观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让学生学得高兴,学得乐意,不觉疲倦。
二、重视学习目的性教育,启发学生学习自觉性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动力因素 ,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或主观动因 ,在学习动机中占重要地位的两种成分是学习的自觉性和求知欲。一个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的或学习的社会意义 ,就构成了学习的自觉性 ,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自觉性 ,就会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在数学学习中,树立一个正确目标教育应该成为数学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教学的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联系实际,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在教学中经常给孩子们讲名人的成功事例。只有目的性明确,才会产生持续动力。同时,我还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最终是要步入社会,现在的学习是为了将来顺利工作打基础。特别是数学这门学科,在生活和工作中运用十分广泛,在日常工作、生活实践和社会科研中,一时一刻都离不开数学。通过这些道理,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使学习数学成为学生的自觉需要。
三、指导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能力的构成,有四个要素。一是基础知识,二是基本技能,三是智力技能(指观察、思维、记忆 、想象等心理内部活动的技能),四是学习方法。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只重视前两者,而忽视后两者。因而出现高分低能的倾向。为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又重视思维、记忆等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1.重视教给学生使用教材,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不会使用教材。一堂数学课往往是到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才 打开书。教材不只是教师教学用的材料,也是学生学习使用的材料,因此,教会学生使用教材也是培养学生自主的独立的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在低年级培养学生会使用教材应重点放在指导观察的方法上,新课本提供了大量的图画、图形、直线、线 段等形象直观的内容。我根据儿童反映在观察过程中的几个心理特征(注意力易分散,观察事物时随意性强; 情绪易变,兴趣横生,观察事物时具有易变性;浮于表面,粗略笼统,描述观察现象时带有主观性等),在指 导学生掌握观察图画、图形等时注意了以下几点:(1)观察图,了解图意和要求, 按顺序观察;按方位观察 (指导学生分清方位并能用上、下、左、右等词语)。(2)按图意要求,会操作学具,并能按图意会组织语言 表述操作过程。(3)按图意要求会填数、填符号或计算。(4)能明确图里标明知道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在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注意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课本中提供的学习方法,来理解概念与规律。通过实 际的操作,尽量引导学生依据课本去动手、动口、动脑,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概念,充分体现知识的形成和指导 过程。对课本中设置的有问无答或结语不完整等形式,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概括。
2.重视充分表露并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应试教学造成讲风过盛。数学课也照样是以“讲”代学生的“学”,实质上是以教师思维活动占有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数学课来说,学习过程主要是思维过程,因此,数学课上重视把思维过程充 分地表露出来,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内容。
3.重视训练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方法。操作技能是指需要掌握某种操作工具才能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一种技能。如测量、画图、制作等技能。受应试教育影响,过去严重忽视这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因为考试很少甚至根本不考它。但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应重视这种技能的训练。我在低年级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量线段的长度、画线段,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等技能方法;在中年级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运用测量工具在地面上测定直线、测量较短的距离,会用量角器按指定的角度画角等;在高年级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画图,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等。在训练中,我重视教师的示范,注意教给学生方法。通常情况下,我把这种训练分为两步。第一步,我边 做边教方法,使学生清晰地获得操作过程中每一个具体动作的准确无误的视觉形象。第二步,在这个基础上再 指导学生操作实践,强化和巩固学生掌握的操作方法,逐步形成技能和能力。像测量这样的操作,我重视让学生到现场去练习,实地演练的效果更好。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习能力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方式。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 能力,而且对将来工作和学习也有较大帮助。 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养成,我从一入学就开始严格要求学生,如抄题、审题、检查等,一步一步地进行长期培养和训练,使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思考的细致周密性,书写的规范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在一年级教学中,就应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方面,学习习惯大致包括:(1 )认真听讲,独立思考;(2)仔细观察,用心去记;(3)规范地写,准确地算;(4)及时检查,调节思路。到中高年级我还重视验算习惯的培养。 这些学习习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融会贯通 地加以培养。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来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只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就一定使自己得到提高,使学生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 彦;“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小学生数学的学习动机”[J];《基础教育研究》;2001、4
[2]刘朝霞;“激发学习动机 培养学习兴趣”[J];《小学数学教育》;2012、3
[3]张尚敬;“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J];《小学数学(教师论坛)》;2010、6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习动机;激发
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这对学生造成了不小的学习难度,使得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科学的数学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来引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下面我就此谈谈个人的体会,与同行共勉。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正确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的动机。”兴趣是学好数学极大的推动力。培养学习兴趣,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事实证明,小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便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所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力。针对一年级孩子的实际情况,首先,我讲一些科学家小时候怎样立志成才;工农子弟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刻苦学习,结果成为农艺技师,养猪、养鸡专家等故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孩子心目中树立一些榜样,通过具体、形象而生动的语言,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做,才是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而学习,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而学习。激发他们“我要学,我想学,我一定要学好”的信心。但是,动机教育是长期的,不可能一步到位。我对随着年龄增长,却没有形成良好学习动机,情趣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或意志薄弱的个别学生,有针对性地 进行教育和辅导,直至改正为止。其次,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还必须靠教师良好的教学过程来影响。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观察力不集中,情趣易变。针对这些特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要坚持持久性。通过生动的教学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知识的兴趣。为此,我重视运用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形象语言,配合教具演示,指导操作学具,由直观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让学生学得高兴,学得乐意,不觉疲倦。
二、重视学习目的性教育,启发学生学习自觉性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动力因素 ,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或主观动因 ,在学习动机中占重要地位的两种成分是学习的自觉性和求知欲。一个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的或学习的社会意义 ,就构成了学习的自觉性 ,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自觉性 ,就会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在数学学习中,树立一个正确目标教育应该成为数学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教学的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联系实际,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在教学中经常给孩子们讲名人的成功事例。只有目的性明确,才会产生持续动力。同时,我还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最终是要步入社会,现在的学习是为了将来顺利工作打基础。特别是数学这门学科,在生活和工作中运用十分广泛,在日常工作、生活实践和社会科研中,一时一刻都离不开数学。通过这些道理,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使学习数学成为学生的自觉需要。
三、指导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能力的构成,有四个要素。一是基础知识,二是基本技能,三是智力技能(指观察、思维、记忆 、想象等心理内部活动的技能),四是学习方法。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只重视前两者,而忽视后两者。因而出现高分低能的倾向。为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又重视思维、记忆等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1.重视教给学生使用教材,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不会使用教材。一堂数学课往往是到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才 打开书。教材不只是教师教学用的材料,也是学生学习使用的材料,因此,教会学生使用教材也是培养学生自主的独立的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在低年级培养学生会使用教材应重点放在指导观察的方法上,新课本提供了大量的图画、图形、直线、线 段等形象直观的内容。我根据儿童反映在观察过程中的几个心理特征(注意力易分散,观察事物时随意性强; 情绪易变,兴趣横生,观察事物时具有易变性;浮于表面,粗略笼统,描述观察现象时带有主观性等),在指 导学生掌握观察图画、图形等时注意了以下几点:(1)观察图,了解图意和要求, 按顺序观察;按方位观察 (指导学生分清方位并能用上、下、左、右等词语)。(2)按图意要求,会操作学具,并能按图意会组织语言 表述操作过程。(3)按图意要求会填数、填符号或计算。(4)能明确图里标明知道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在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注意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课本中提供的学习方法,来理解概念与规律。通过实 际的操作,尽量引导学生依据课本去动手、动口、动脑,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概念,充分体现知识的形成和指导 过程。对课本中设置的有问无答或结语不完整等形式,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概括。
2.重视充分表露并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应试教学造成讲风过盛。数学课也照样是以“讲”代学生的“学”,实质上是以教师思维活动占有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数学课来说,学习过程主要是思维过程,因此,数学课上重视把思维过程充 分地表露出来,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内容。
3.重视训练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方法。操作技能是指需要掌握某种操作工具才能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一种技能。如测量、画图、制作等技能。受应试教育影响,过去严重忽视这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因为考试很少甚至根本不考它。但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应重视这种技能的训练。我在低年级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量线段的长度、画线段,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等技能方法;在中年级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运用测量工具在地面上测定直线、测量较短的距离,会用量角器按指定的角度画角等;在高年级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画图,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等。在训练中,我重视教师的示范,注意教给学生方法。通常情况下,我把这种训练分为两步。第一步,我边 做边教方法,使学生清晰地获得操作过程中每一个具体动作的准确无误的视觉形象。第二步,在这个基础上再 指导学生操作实践,强化和巩固学生掌握的操作方法,逐步形成技能和能力。像测量这样的操作,我重视让学生到现场去练习,实地演练的效果更好。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习能力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方式。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 能力,而且对将来工作和学习也有较大帮助。 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养成,我从一入学就开始严格要求学生,如抄题、审题、检查等,一步一步地进行长期培养和训练,使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思考的细致周密性,书写的规范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在一年级教学中,就应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方面,学习习惯大致包括:(1 )认真听讲,独立思考;(2)仔细观察,用心去记;(3)规范地写,准确地算;(4)及时检查,调节思路。到中高年级我还重视验算习惯的培养。 这些学习习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融会贯通 地加以培养。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来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只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就一定使自己得到提高,使学生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 彦;“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小学生数学的学习动机”[J];《基础教育研究》;2001、4
[2]刘朝霞;“激发学习动机 培养学习兴趣”[J];《小学数学教育》;2012、3
[3]张尚敬;“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J];《小学数学(教师论坛)》;2010、6
- 【发布时间】2019/2/19 16:05:53
- 【点击频次】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