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中语文新课导入法初探

 

【作者】 刘麦玲

【机构】 陕西省韩城市金城二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语文课教学中新课的导入亦是如此,它不但是一门学问,而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新课导入得好,能让学生很快进入新课情境,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初中语文新课导入法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故事引路法。学生都爱听故事,在新课之前讲一个小故事,使课堂产生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如学习《况选州长》一文,有老师就用故事导入:马克?吐温发表《竞选州长》后,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纽约州州长长霍夫曼,霍夫曼见到这位大名鼎鼎的小说家,便恶意攻击说:“马克?吐温,你知道世界什么东西最坚固吗?什么东西最锐利吗?我告诉你,我的防弹轿车的钢板最坚固,我手枪里的子弹最锐利。”马克?吐温笑着回击说:“我以为世界上最坚固、最厚实的是你的脸皮,而最锐利的还是你的胡须。你的脸皮那么厚,可你的胡须居然能够剌破它长出来,还不锐利吗?”故事引起了同学们的笑声,老师乘兴提出:“马克?吐温的语言特色就是幽默、辛辣,你能从《竞选州长》中说说这种特点吗?”好,我们今天就开始学习这篇课文。
  二、叙事导入法。教师在导入时,根据教学的需要,用富于表情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叙述一件事或说明一个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如讲授《送东阳马生序》这篇课文的导入,可以叙述时下许多学生无心学习的问题,他们衣食无忧,还有许多零花钱,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还有老师的谆谆教导等,可是真正把疏思放在学习上的有几个人呢?这方面还远远不如古人。由此引起学生急切想知道古人求学的情况,既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三、设疑导入法。设疑导入法,就是教师一上课,就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把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如《万紫千红的花》的导入。教师可这样导入:“花儿是美丽的,朱自清在《春》这篇散文中有两句精彩的描写:‘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看,这绚丽多彩的花的世界真是美极了,这‘红紫烂漫’的春天,充满生机和活力。可‘花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颜色?它的形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以上问题。
  四、语文故事导入法。故事本身有一种吸引人的魅力,好的语文故事,不但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愿望,而故事导入,也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因为他们都喜欢听故事。如在上《奇妙的克隆》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西游记》中有一回真假美猴王的故事,说的是唐僧师徒西行途中有一天出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孙悟空,他们两个长相相同,法力也一样历害,连唐僧、八戒、沙和尚还有观音菩萨等仙都分不出谁是真谁假,最后闹到如来佛祖那儿才终于弄清真相。那么,现实社会当中又会不会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呢?《奇妙的克隆》会给我们答案。”这个导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新课的兴趣。
  五、开门见山法。教师的开场白是直接点题,用准确精练的语言,主动提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整体入微的感觉。如初中第一册《短文两篇》,因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师生之间不太熟悉。相互交流的语言还很贫乏,不可能一下子就采用生动活泼的导入法,只能采用直截了当的开门见山法: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初中阶段的第一篇文章《短文两篇》。《金黄的大斗笠》描绘了一幅风雨童趣图,画中充满生活的观乐,纯真的童心;《散步》则选取生活的一角,通过几个细节,写了三代人之间的深沉的爱。两篇文章都是写家庭生活的温馨、和睦、关爱。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这两篇短文。
  六、故事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就是指将新讲授的内容融于故事中,形象生动,简单明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的方法。如《提醒幸福》一文的导入,教师可从下面的故事入手:有这么个笑话,从前有个老婆婆,她有两女儿,小女儿开伞铺,大女儿开染坊。天晴了,老婆婆很着急,因为小女儿的伞卖不出去;天下雨了,老婆婆也很着急,因为那个染坊的女儿晒不干布。后来有人来对老婆婆说:“你真是幸福啊,天晴了,你的大女儿赚钱,天阴了,你的小女儿能赚钱,你真是幸福的老婆婆呀。”老婆婆自己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于是开始天天快乐了。首先,本来觉得很伤心的事,换个想法就不同了,你生活中有没有这种事?不用展开讨论,不用说得很多,总之还是有的。可见,生活中确实有必要提醒自己及时享受幸福,不要让幸福从自己的身边跑掉。这个道理有位女作家用很漂亮的语言说出来了,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提醒幸福》。
  七、简介背景导入法。文章是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反映。任何文章总要反映一定时期的一定社会生活,表达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都要求教师有必要介绍课文的背景,这样才能使学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例如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在上课之初教师就给学生介绍一下当时三国的基本形势,简单分析诸葛亮所处蜀国的境况,让学生对作者的处境有一定的了解,由此更能使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内容。
  八、诗歌朗诵法。诗歌朗诵很具感染力,尤其是带有抒情性的诗歌、能渲染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因素,增强学习兴趣。我校一个老师在教学《夏天也是好天气》时采用诗歌朗诵导入。首先,幻灯打入诗词,接着教师用充满感情、略显磁性的声音朗诵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歌朗诵把学生带入那种美丽的境界后,提问让学生辨别诗中所写的季节?接着讲述:我们今天也学习一篇写夏天的文章《夏天也是好天气》,作者素素。文章选自她的作品《走过四季夏》。
  总之,一堂课的成功,必须注重导入新课的艺术。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但在选取导入方法时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作精心的设计,灵活的掌握,只有紧扣课文的主体内容或主题,艺术地吸引或集中学生的思维才能使教学效果最佳。
  • 【发布时间】2019/2/20 8:54:18
  • 【点击频次】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