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让学科融合之花开得更美
——从科学+信息技术融合课《看星座》反思信息技术学科融合
学科融合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新热点,它是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打破传统学科间的壁垒和界限,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共同完成学科任务的教学活动。它是学科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伴随着学科融合的这股热潮,我与科学学科的蒋老师,共同研究并执教了一堂科学+信息技术学科的融合课《看星座》。这是一堂主题性融合课,围绕“看星座”这个主题,将信息技术学科网络基础“主题性活动3:收集和共享信息”与科学学科“探索宇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引领学生认识星座,了解星座,研究星座。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和探索。
【教学片断】
(一)明确科学任务
1.出示任务:
请选择下列你最感兴趣的星座,上网搜索并下载相关资料,制作成WPS文档,介绍给你的同学和朋友。
春季的代表星座:狮子座、大熊座
夏季的代表星座:天蝎座、天鹰座、天琴座、天鹅座
秋季的代表星座:仙后座、飞马座、仙女座、仙王座、英仙座
冬季的代表星座:猎户座、大犬座(天狼星)、小犬座、双子座
2.交流:读一读任务,了解一下我们要做什么?
3.师生归纳,明确任务。
(二)上网搜索并筛选信息
1.交流:你对哪个星座最感兴趣?(狮子座)听蒋老师说狮子座是个很特别的星座,它既是春季星座的代表,同时又属于黄道十二星座。想了解更多与它相关的信息,该怎么办?(上网搜索)你会搜索“狮子座”的相关信息吗?
2.指生演示:上网搜索“狮子座”,边操作边说过程。
3.信息的筛选
师:同学们,读一读这条信息“百度为你找到约21,450,000相关信息”了吗?面对如此海量的信息,我们该怎么选择,这就要进行“信息的筛选”。
(1)文字筛选:科学学科讲究“科学性”和“精确性”,我们可以选择百度百科。百度百科是网上的百科全书,它的信息相对而言比较精确,它必须经过审核后才能发布。百度百科出示的是占星学上的星座,是不是找错了?请看这里“狮子座”是个多义词,我们只要单击“天文学”选项,看,这就是我们要的资料。
(2)图片筛选:百度图片为我们准备了很多星座图片,卡通性、拟人化的图片不符合科学的特点,不选择;应选择具有星座特点和代表性的图片。
4.师生归纳:最简单的信息筛选。
(三)搜索、下载并表达信息
1.出示范例:“狮子座”wps文档作品
2.师生交流:主题明确,标题醒目,图文并茂,适当修饰。
3.学生操作,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价学生作品,并成果分享给同学和朋友
【设计意图】
围绕“看星座”这个主题,将科学任务与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巧妙地融起来。通过“完成科学任务”这一目标,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一步了解星座和研究星座。完成任务时面对海量的信息,让学生自主意识到目前的信息技能和信息储备还不够,需要新技能,自然而然地引入信息技术学科新知识“信息的筛选”,引导学生掌握信息筛选的最基本方法,为高效地完成科学任务提供技术支持。
那么,在信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融合中应注意哪些呢?下面笔者就这堂课,谈几点切身的体会和反思。
1.建设切实高效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信息化教学环境是信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进行课程融合的基础。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电子白板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智慧课堂等信息化教学设施随处可见。在《看星座》这堂课中,就既用了科大讯飞平台,学生人手一台PAD,又用了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人手一台计算机,这些新技术,新设备是支撑“看星座”活动顺利进行的强力保障。为什么用了PAD还要用计算机呢?在看星座、找星座的过程中,利用PAD上的Stellarium(模拟天文馆APP)在PAD缓缓的移动中定位南天和北天查看星座很好用,但在上网搜索和制作WPS文稿方面,计算机的功能更强大更便捷,更适合学生高效地开展活动。这些技术和设备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在开展融合课程时,一定要建设好能满足课堂新型的教与学需求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2.把握融合实质,正确进行学科定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普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一直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突破获取新知屏障。光做到这些,并不是真正的学科融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信息技术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基础学科,(下转第73页)(上接第77页)有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我认为真正的信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融合,信息技术不能单纯地作为辅助工具,它要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要在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中,适当渗透信息技术学科新知识。如《看星座》“信息的筛选”的安排,就很好地体现了学科间的相互交融,学知识拓展信息技能,用技术提升学科知识,学科间真正做到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学科间相互共赢。
3.依据学科融合主题,优化学科教学内容
学科融合一般以主题学习和实践活动为主。《看星座》就是围绕“看星座”这个主题,将科学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串联起来,将信息技术学科网络基础“主题性活动3:收集和共享信息”与科学学科“探索宇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优化了学科教学内容。《看星座》这堂课将“看星座”作为“探索宇宙”的主要教学内容,将“信息的筛选”作为信息技术的主要教学内容,两者通过“认识星座、了解星座和研究星座”等一系列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科学知识并不是《看星座》唯一的知识点,信息技术也并不只是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学习信息技术的“信息的筛选”可以让学生快速有效地获取高质量的星座资料,更好地理解、巩固或升华科学学科的知识和内容;而科学任务的实践,高效地搜索、加工和表达信息同样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信息技能;通过“看星座”这个主题两学科不再相互孤立,而是互助互生,相互交融,全面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4.打破传统模式,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授予者,学生只能被动地从教师处获取知识。学科融合的实施则改变了这种关系,丰富的信息化环境,开放的互联网信息,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基于项目学习、基于问题学习和基于探究学习的融合课程真以创新的方式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看星座》中互联网+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主地获取信息,如利用Stellarium(模拟天文馆APP)查看星座,利用网络自主地探究星座知识,自主地筛选,整理和表达信息。整个过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作者,帮助者,而学生则是真正的学习主人,这种新型的教与学方式,重塑了师生角色,构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科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新时代教师努力的方同,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有真正的突破,并实现新的生长和跨越。
- 【发布时间】2019/2/20 9:00:03
- 【点击频次】484